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Archive for April, 2014

China Resource Gained another Two 3A-Class Hospital Pharmacies

April 24th, 2014 | by

China Resource has successfully pocketed another two 3A-Class Hospital pharmac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mpany emphasized that this will not b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hospital pharmacy trusteeship, yet no further detail is revealed.

华润医药25亿巨资急吞广州两大医院药房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医药卫生网

日前,华润系已正式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医)签订合作协议,或已投资20亿元换取中山附属一院与东院(即黄埔分院)的药房管理权。同时,据可靠的消息人士透露,几乎与上述行动同步的是,华润还以5亿元代价托管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药房。
据了解,华润系此次成功地在广东圈得两大医院地盘,出价高是一大因素,此前负责中山医药房的家庭医生医药有限公司最终因为14亿的投标价败北。
华润医药集团16日未就其25亿巨资拿下两大药房管理权置评,该集团16日还强调,其目前在国内推广的这一项目非传统意义上的药房托管。
合作协议火速签订
华润接触中山大学旗下附属医院,拟高价拿下药房管理权的传闻,最终在15日被证实。依照此前中山大学附属黄埔医院党办的说法,医院与华润的合作尚在征求职工意见阶段。不过,来自中大内部的消息则确认,上述合作协议已经火速签订。
部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向来是国内药企的必争之地。其用药市场一度由家庭医生医药有限公司负责。康美药业[-0.31% 资金 研报]等多个有志于在药房托管方面大展拳脚的药企也曾多方接触中山医。
“我们总部这边尚不清楚究竟以何条件与中山医等广东的医院达成了协议。医院不同,达成的协议应该会有所不同,”华润医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其介绍,华润此前已经与广东省人民医院达成药房管理的合作协议。如果上述与中山系两家医院以及省中医的药房管理项目最终落实,华润在广东管理的三甲医院附属药房的数量将增至4个。
“我们的医药物流智能一体化,简称H LI,它不影响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权和药事服务主动权,只是医药商业公司充分发挥自己在药品物流和药库、药房现代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帮助医院提升药 房管理水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降低库存,降低成本,降低药师的劳动强度,将药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为患者用药咨询服 务中心;并且,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可以实现药品全程可追溯,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该负责人如是说。
据前述负责人向南都记者称,华润医药的H LI项目已成功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全国多个省市的大中型医院实施。在其看来,华润的医院药房管理非传统意义上的药房托管,因为采购权和用药权依旧在医院本身。
药房“托管”尽显三方博弈
不过,被誉为医药分开破冰之举的医院药房托管一直广受争议。据了解,药房托管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托管药房的企业为医院独家配送药物,每年向 医院交纳托管费或药品盈利分成,医院支付给托管企业药品流通费用,而企业也能从进入医院药品中获得差价。另一种模式是托管企业只赚取独家为医院配送药品的 流通费用,承担药房人员和药品管理的成本。但不论上述哪一种模式,由于牵涉到用药的问题,都已引发业内激烈的争论。
有制药企业表示,药房托管将催生新的利益集团形成,并成为替医院行驶盘剥药品供应链利润的利器,药品企业医院配送业务多了一个新环节,物流效率降低,托管药房出于以营利为目的可能消灭品牌药,老百姓将间接受影响。
不过,也有不愿具名的医药流通专家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药房托管有助于医药物流延伸到药房,并减少医院医生与医药代表接触的机会,有助于为医院门诊药房社会化铺路。
而争论的背后,则是公立医院、托管方和制药企业的三方博弈。
(http://www.yywsb.com)

Prescription Monitoring System Prevents Kickbacks

April 24th, 2014 | by

302 Military Hospital has recently adopted a prescription monitoring system with alarm function as a method to crackdown kick-backs.

302医院系统对非法统方将实时“报警”

来源:北京日报

核心提示:“统方”原意是指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进行定期统计。但近年来,这个常用术语却因医生、药商相互勾结、利欲熏心变了味儿。近日,302医院正式启动防止“统方”系统,如果药商非法“统方”,该系统将实时报警。

“统方”原意是指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进行定期统计。但近年来,这个常用术语却因医生、药商相互勾结、利欲熏心变了味儿。近日,302医院正式启动防止“统方”系统,如果药商非法“统方”,该系统将实时报警。

过去医药代表给医生开药提成主要靠“打通”医院信息关键渠道,通过定期检索、统计相关医生开具处方及用药品种、数量情况“论功行赏”。

302医院防止“统方”系统直接连接信息中心核心交换机,具有及时报警“统方”行为、实时监控“统方”信息等功能。只要发觉可疑“统方”行为,该系统会以 短信、邮件、电脑弹出提示框的方式,第一时间向302医院纪检部门报告,并详细显示何人、何时、在何地哪台电脑上,统计哪种药品的详细使用信息。该系统每 天都会评估可疑“统方”级别,为查办案件提供原始证据。该系统还能实时监控批量提取患者姓名、诊断结果、联系方式等隐私信息的违法行为,不仅为医生开处方 安装“报警器”,同时也为患者信息安全配备“电子锁”。

Song Lin Investigation Hits China Resources Affiliates

April 24th, 2014 | by

News of a corruption investigation against the chairman of a Chinese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y hit the share prices of its Hong Kong-listed affiliates in trading Tuesday morning.

Song Lin, chairman of China Resources Holdings Co. was stripped of his position as the firm’s Communist Party chief, state news agency Xinhua reported on Saturday. Earlier last week, the Communist Party’s Central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nounced that Mr. Song was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suspected serious violations of discipline and law.” That followed online allegations by a Xinhua-affiliated reporter that the value of mining assets China Resources bought in Shanxi province had been inflated. (Sourc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华润董事长宋林被免职显示反腐行动扩大

华尔街日报
国共产党免去了中国最大国有企业之一的一位高管职位,表明其反腐行动正蔓延到新的领域。这场反腐行动已经撼动了国家领导层的高层。

上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纪委)宣布华润集团(China Resources)董事长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中国当局通常用这种说法指代腐败行为。中共上周六说,宋林已被免职。在此之前,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下属报纸的一名记者举报宋林在公司交易中滥用权力,例如从一个煤矿收购交易中谋取私利。

在被免职前,宋林上周发表声明为自己的声誉辩护,说那位记者的指控纯属捏造和恶意诽谤。宋林下落不明,但据信他被党内调查人员控制,党内调查人员经常在没有正式提起指控的情况下扣留嫌疑人,且不让他们会见律师。

据华润集团信息显示,该公司是总部位于香港的一家贸易集团,去年营业额为645亿美元。华润集团是中国中央政府直属的113家企业集团之一。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人事地震显示出中国庞大的国有企业成了商业和政治的交集。分析人士怀疑,宋林的渎职行为并不能完全解释他为何被中共免职,中国主要国企的负责人由中共全权任命。
Bloomberg News
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因涉嫌违纪违法被免去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赵晓称,这不仅关乎反腐,还涉及到权力斗争。赵晓曾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下属一个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国资委负责管理华润集团和其他112家企业集团。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宋林被免职可能代表习近平的反腐行动进入了新的一章,预计其他现任或退休高层官员将会受到此次洗牌的影响。

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国有企业问题专家李系称,一名官员落马意味着整个派系将受到影响。

直到最近,中共调查人员似乎一直专注于中国的石油行业,拘捕了多名涉嫌腐败的石油企业高管和与石油行业有关的企业巨头。在一些案件中,被拘者与前石油业高层周永康有关。2012年,周永康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些调查并未提到周永康的名字,记者无法联系到他置评。

赵晓表示,华润集团领导层的调整显示出反腐行动正在扩大到国有企业。他还说,任何高层人事变动都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

过去,中国党派政治引发的清洗对大型企业集团的运作损害微乎其微。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像宋林这样的企业高层影响力很大,但通常很容易被替换。

李系表示,国企运行有一套机制,并不只是由一个人掌控。李系说,国企负责人由中共任免,其任务是贯彻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维护国有资产,而不是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华润集团任命了一位临时董事长,他表示,集团正面临非常严峻的时刻。周二香港股市在长假后恢复交易,受上周四宋林遭调查消息影响,华润系股票下跌,其中华润创业(China Resources Enterprise Ltd. HK:0291 +1.37% )收盘下挫约4%。

在中国的机制下,国有企业往往成为一个试验场,国企高管有时能够步入政坛担任高级职务。目前七名政治局常委中就有两位来自国企。

目前主管反腐败工作的王岐山就是提拔自银行业高管岗位。另一位常委张高丽曾在石油行业工作。

相 比之下,宋林一直就职于华润集团,这是一家在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前就已成立的企业集团。华润集团成立于1938年,前身是香港联和行(Liow & Co),当初为抗日根据地筹集资金购买军需物资。今天,华润集团已拥有员工42万人,业务范围遍及房地产、电力、零售、医药和啤酒等各个领域。

英文名叫Charley的宋林1985年从大学毕业获得机械工程学学位后加盟华润集团。他在这个以国内业务为主的庞大企业中不断升迁,工作过的部门包括资产管理、石化、电力和零售等。

宋 林当年的老领导是现任中国国有粮食贸易公司中粮集团(COFCO Corporation)董事长、知名企业管理人士宁高宁。宋林信奉市场经济学──“若商业决策失当,负责人必须承担责任,接受解聘”,他还获聘其他一些 企业的董事及荣誉职位,包括担任香港反腐机构的道德委员会负责人。宋林大概从5年前开始担任华润集团董事长一职。

2012年底中国政府换届期间,许多央企的领导也纷纷换人。军工企业中国保利集团公司(China Poly Group co.)、建筑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简称:中国铁建 CN:601186 -0.68% )、能源企业中国广核集团(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Group)和冶金企业中钢集团公司(Sinosteel Corp.)的领导班子均出现了新面孔。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2012年至2013年间,中国113家央企中有15%更换了一把手,共涉及17家集团公司。

不过,美国企业更换首席执行长的频率可能更高。管理咨询公司史宾沙(Spencer Stuart (BIV) Ltd.)的统计数据显示,同样是在2012年至2013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有90家更换了CEO,比例为17%。

RBS Markets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World Bank)驻北京专家高路易(Louis Kuijs)称,中国央企高管是由中共一手安排的,这可能有助于政府协调行业政策,但从西方观点来看,这种做法并不正常。

在 中国国企近期的高层人事调整中,一家铁路设备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被调任一家光伏企业的负责人;一家冶金企业的领导人被调任一家旅游公司的领导人,不过16个 月后此人被降职。在过去的人事调整中,航空公司和电信公司的领导人曾经出现过对调;三年前,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的高管被大挪移,部分职位互换,其中一人还被 调任某省担任省委副书记。

James T. Areddy / Laurie Burkitt

A New Regulation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Low-Price Drugs

April 24th, 2014 | by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China, the Stat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China and six other departments have jointly issued “The Guidelines for Ensuring the Supply of Common Low-Price Drugs”. According to it, drugs listed among the low-price drug list should be tendered and bid online and won’t have the maximum retail price limits so that their prices can be determined by costs and th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Source: CCTV)

 八部委取消低价药限价 国产药品能否挑大梁?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有望在今年6月全面启动的短缺药品招标定点生产和低价药目录公示工作,足以搅动中国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15日,国家卫计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 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卫药政发〔2014〕14号)(简称“《意见》”)。其中首次明确指出: “对纳入国家低价药品清单的药品,取消针对每一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

取消最高零售限价后,生产经营者被允许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各地根据日均费用标准,确定本省(区、市)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

随着《意见》的发布,被业内称之为“低价药目录”的这份取消限价产品名单也呼之欲出。

有望在今年6月全面启动的短缺药品招标定点生产和低价药目录公示工作,足以搅动中国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如今,由于卫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目录名单中药企的选择透露了明确的偏好,已然引发了内资药企的集体狂欢。

卫计委方面表示:“引导医务人员尽量用价廉质优的药品,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能用仿制药不用原研药。”此言一出,立即被业内广泛解读为口碑占优但价格略高的外资药品将被挤出名单。

然 而,依靠仿制药、国产药扛起这一目录的做法也让业界忧心忡忡。“目前国内仿制药的质量仍远低于欧美仿制药的水平。仿制药研发需要做到与原研药物基本一致, 至少需要一千万的投入和不低于五年的时间,而这些成本已远远超出国内大部分已上市仿制药所在企业的承受水平。”北京秦脉医药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顾问陈哲 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日均费用标准争议

近年来,一方面“蜀中事件”、“毒胶囊事件”等唯低价论的招标倒逼现状不断刺激着医患的神经,另一方面,鱼精蛋白、凝血八因子等低价常用药因利润稀薄而消失于市场也让有关部门头疼不已。为调和常用低价药的平价特性与企业生产积极性,“低价药目录”及配套方案应运而生。

“ ‘低价药目录’正是针对目前国内基药招标现状而做出的配套补救措施。虽然各地基药招标风格不同,但价格标起的决定性作用都不言自明,企业为进入目录恶意压 价的情况屡有发生。不少成熟企业都纷纷表达出了‘企业不进基药会死,进了基药死得更快’的担忧。”有医药行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低价药目录”的设置来看,是将名单中的药品从原本各地基药招标后的最高零售限价中“赦免”了出来,在相对条件下将自主定价权还给生产经营者,按照独立的日均费用标准这一定价机制进行重新销售。

不 过,政策的推进并不算顺利,曾传出该目录890种药品的大名单也在内部被否,而如何制定出公允的日均费用标准更成为了此番药品定价改革的难点。自2013 年下半年以来,有关低价药日均费用的业界版本已经翻新了数轮,有来自发改委内部的声音也曾暗示“日均费用的制定已在内部进行了多次反复”。

其中,较具可信度的一个版本是将每日用药的费用标准控制在“化药3元、中药5元以下”的列为低价药,但由于不断有内资企业(尤以中药企业居多)对标准和目录名单进行公关,存在进一步压缩日均费用限额的可能性。因而最终6月的官方版本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就政策的导向来看,内资企业无疑是新政的受惠者。广药集团总经理助理黎洪近日就公开表示,如果按照上述日均费用标准,广药集团70%以上的主销品种均能列入低价药范围。

然而,前述医药人士表示,日均费用的计算基础在于药品每日用量和单位价格两项。此前国内医药市场就曾出现过企业为增加销售而修改药品说明书、刻意加大用药剂量的多个先例。如何在后续监管上跨部门有效开展合作就成为了遏制那些企业潜在违规行为的关键。

质量托底难题待解

遗 憾的是,目前国内仿制药距离一致性的水平仍有时日,这也让业界关于仿制药在“低价药目录”中挑大梁表现出了悲观。由于国产仿制药质量在业界口碑不 一,2012年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对国内有关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工作,以此作为药品流通的重要前提,确保质量与外资原研药相当的情况才 能流通,叫停一系列问题仿制药的生产。

“目前中国仿制药尚无参比制剂目录和上市药品溶出曲线等信息数据库的例子,国内仿制药注册仍然缺少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具体规范要求,这些都是短期内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而实际导致的显性结果就是,中国药品现阶段仍鲜有能进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药品采购系统的案例。”

以 上海对2007-2009年进口药品和同期地方抽检药品的数据为例:进口药品检验总体不合格率均维持在0.1%以下,而国产制剂抽检不合格率则为3%左 右。在总体不合格率、各流通环节的不合格率以及主要剂型的不合格率方面,国产药品的数字均明显偏高,国产仿制药的信任危机仍未被彻底破除。

陈哲峰强调,同一药品的质量判别需要依赖一整套科学、系统性的综合评价体系,而如今的现实情况却是有关部门受到人力所限,难以全面开展对已获国家批准许可的18.9万个药品进行上市后再评价与一致性评价。

“目 前国内上市流通的药品中,质量存在明显差异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企业执行的药品质量标准不一,大部分企业执行的是各类国家标准,只有部分合资企业和近30家 国内领先的龙头药企才会执行更为严格的欧美国标。部分企业对强化质量管理的自律性很差,面对恶性竞争甚至愿意牺牲产品质量。” 陈哲峰表示。(编辑杨颢) 返回21世纪网首页>>

Private Hospitals Taking Part in Public Health Insurance Networks

April 15th, 2014 |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and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jointly announced a package of healthcare measures that consist of relaxing price controls covering non-public hospital services and encouraging the private sector to build health institutions. Moreover, private hospitals are now eligible to join the hospital networks covered by public health insurance.(Source: ChinaDaily)

包头市9家非公立医院已列入医保范围

来源:内蒙古晨报
核心提示:昨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包头市已经有9家非公立医院被纳入医保范围。但不少市民提出,放开非公立医院的服务价格,是否会出现涨价行为,价监部门是 否还会对其进行管理?对此,包头市卫生局、医保中心以及发改委给予了解答。

4月9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 医疗服务价格、将符合规定的非公立医院纳入医保范围。昨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包头市已经有9家非公立医院被纳入医保范围。但不少市民提出,放开非公立医院的 服务价格,是否会出现涨价行为,价监部门是否还会对其进行管理?对此,包头市卫生局、医保中心以及发改委给予了解答。

《通知》规定,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所有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要将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定点服务范围,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报销支付政策。

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范围,这对于减轻市民就医负担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记者在包头市卫生局和包头市医保中心了解到,目前包头市注册的非公立医院共有17家,其中都市妇产医院、现代女子医院、九州泌尿专科医院、朝聚眼科医院、李德皮肤、云龙骨科医院、平禄骨科医院、金氏肾病医院、包头淞雅医院9家医院已经被纳入医保范围。剩余的8家非公立医院,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将陆续纳入医保范围。

包头市医保中心稽查科科长王勇介绍:“包头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院纳入了医保范围。一般是医院向医保中心提出申请,经过审批验收合格的,就可以将其纳入医保系统。将非公立医院纳入医保范围,对就医贵的问题,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减轻患者负担。”

除了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内外,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的规定,让不少市民心存疑虑。市民张女士说:“让医院自己定价,那会不会出现医院医疗项目或者药品涨价的情况?”

对此,记者从包头市发改委了解到,之前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实行的都是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按照《通知》要求,非公立医院将开始根据自身特点实行市场调 节价。虽然减少了政府干预,但对非公立医院来说,也是竞争的开始,老百姓可以选择价格实惠、服务好的医院就医。为了吸引更多的患者就医,非公立医院也会相 应地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诊疗水平。

虽然实行了市场调节价,但价监部门也会加强对医院价格行为的监督。要求医院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和医药费用明细清单制度,向患者公示医疗服务价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医疗服务价格存在违法行为的医院也会依法进行处理。

UK Early Access to Medicines Scheme to Launch in April

April 15th, 2014 | by

A pharmaceutical industry-funded Early Access to Medicines Scheme (EAMS) is to launch in the UK in April, offering severely-ill patients the opportunity to try ground- breaking new medicines “years” before they would normally reach them, Ministers have announced.

 

 UK Early Access to Medicines Scheme to launch in April

World News

The Scheme will enable patients with life-threatening and seriously debilitating conditions to receive innovative and promising new drugs as soon as the 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 (MHRA) has signalled that the benefits outweigh the risks, through a two-stage evaluation process.

In stage one, if the MHRA considers a product to be a possible candidate for EAMS, it will issue a Promising Innovative Medicines (PIM) designation, based on early clinical data. In stage two, the Agency will issue an EAMS Scientific Opinion if the quality, safety and efficacy data provided in support of the application is sufficient to support a positive benefit/risk balance and added clinical value.EAMS will be complemented by a new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 technology appraisal and NHS England commissioning process.

Because the Scheme is to be funded b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patients will benefit from world-class breakthroughs at no cost to the NHS, says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drugmakers will gain from being able to obtain experience of their medicines being used in the NHS and work closely with regulators to look at the value of their products, gaining guidance and advice much earlier in the regulatory process.

“Companies are expected to invest more in the UK as a result because of their increased confidence that they can work with doctors and patients to get experience of the new medicines and bring drugs to patients quicker. We expect charities and small businesses to also work together to develop new approaches to treating rare and life-threatening diseases, which could include cancer, muscular dystrophy and dementia,” the Department adds.

Health Secretary Jeremy Hunt commented that making Britain the best place in the world for sci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a central part of the government’s long-term economic plan. “This ground-breaking scheme will provide cutting-edge medicines earlier, give hope to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save lives. And as part of our strategy for life sciences, it will create more job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helping secure a better future for our country,” he said.

Patient groups, charities and industry have broadly welcomed the EAMS, pointing out that a similar approach is working well in the US through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s 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Companies use it to secure investment and increas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medicines in the scheme, particularly in other countries,” noted Peter Butterfield, chair of the Smaller Companies Forum at the Association of the British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BPI), and he said the UK initiative will provide “an exciting opportunity for smaller companies.”

However, the lack of central funding for the scheme will be an issue for some companies, as it means they will have to bear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upfront investment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cheme, noted Paul Catchpole, director of value access at the ABPI.

The Association is calling for a review of the Scheme, one year on, “so that we can appraise its first year and potentially review funding options,” said Mr Catchpole.

And Steve Bates, CEO of the BioIndustry Association (BIA), warned that, without centrally-funded reimbursement, the Scheme runs the risk of being underutilised. “The BIA remains committed to working in partnership with all stakeholders to ensure that this is not the case and the Scheme remains globally competitive,” he said.

Alongside the EAMS, the Department has launched the BioResource project, a bank of nearly 75,000 medical research volunteers, fun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 (NIHR) and led from Addenbrookes Hospital in Cambridge, which it says should make it much easier for researchers to recruit into research and trials people with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a family history of conditions.

BioResource will focus on heart disease, dementia, infections and rare diseases, and “could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s and attrac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s a result of companies having access to a growing bank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volunteer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who are keen to help medical research,” says the Department.

– Earlier Access to New Medicines is the subject of PharmaTimes Directors’ Club (PDC)’s spring meeting, to be held on April 15 at Royal Mint Court in central London. Discussing the issues will be senior figures from NICE, MHRA, NHS England and McKinsey & Co.

 

Japanese University Wrongly Disclosed Data to Novartis in Leukaemia Drug Study

April 15th, 2014 | by

An interim repor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Hospital found that Novartis inappropriately received data on patients participating in a trial of the company’s leukaemia drug Tasigna (nilotinib). ” The leak is a serious breach of confidentiality as well as a violation of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 hospital director Takashi Kadowaki said. The hospital added that it is unsure whether the documents had been altered.

Senior officials at Japan’s 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 described the case as serious and requested a detailed investigative report from the hospital. (Source: Firstwordpharma.com)

数据再爆造假?诺华开除仨日本高管

来源:E药脸谱网

因爆出学术造假丑闻,诺华总部与其在日本的管理团队日前决裂。在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4月3日,这家瑞士公司开除了日本3名参与白血病药物临床试验造假的高层经理。

据悉,诺华的销售代表及其他雇员参与了5项评价白血病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根据东京大学医院方面的说法,诺华的员工被允许从各种试验网站搜集患 者的数据,同时也参与记录了255个临床试验的结果。该研究中涉及诺华的尼罗替尼(Tasigna),其作为突破性治疗方法格列卫的随访研究。在这些学术 不端行为浮出水面后,调查者从诺华团队中检查发现了大量的文件被粉碎或者删除。

4月4日,诺华召开新闻发布会,诺华全球制药部门总裁David Epstein对此事表示公开致歉:“他们的行为是明显违反行为规范的,是不可接受的。”

在前次“代文数据造假”事件中,诺华日本高管被整体降薪30%。此次事件一出,诺华选择了直接开除。目前,诺华目前指派外籍经理接管日本办公室。来 自英国的经理Michael Ferris将取代日本经理Hiroko Ishikawa开展工作。德国人Dirk Kosche将取代Yoshiyasu Ninomiya成为新任日本商业经理, 加拿大人Francis Bouchard将取代Kazuo Asakawa运营肿瘤药业务。

对于一直饱受数据造假丑闻的诺华来说,代文在日本的销售额已经下降了约四分之一,而炒人则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2013年夏天,诺华开除了参与代文学术造假的员工。然而,日本监管机构没有因此而手软,3月即对诺华公司及高管提起刑事诉讼,称诺华使用虚假数据促销药物。

除了开除经理,诺华表示将采取一切行动反对公司员工参与白血病临床试验的学术不端行为。

CMS to Publicly Release Medicare Physician Payment Data

April 7th, 2014 | by

On Wednesday,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announced that it will release Medicare physician payment data on April 9, 2014 to the public for the first time, the New York Times reports . Specifically, the data will include Physicians’ names and addresses, Summaries of the services provided, and the amount providers were paid for the services. The data won’t include any patient information.

In total, the data will list details of more than $77 billion in Medicare payments to more than 880,000 providers for about 6,000 different procedures and services. (Source: New York Times)

 

美国将公布880,000名医生医保支付记录 医生炸开锅

来源:健康界 作者:医药卫生网

尽管美国医生反对了近30年,民众仍将在下周三看到美国医疗保险支付给880,000名医生的详细信息。这些数据可能会将一些医生可疑的收费记录公布于众。

CMS公布数据:旨在提高透明度,遏制医疗腐败
根据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中心(Center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CMS)4月3日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称,价值77亿美元的2012年医疗保险B部分的支付费用明细将于下周三(4月9日)公布。CMS副 署长乔纳森?布鲁姆称,公布的信息将包括医生的供应商信息,医生的收费,医生的病人数量以及医疗保险支付给医生的信息。
布卢姆透露,这些数据可以让公众比较多种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和程序,并且允许公共数据分析师计算出收费和服务量的异常值。
布鲁姆在4月2日给美国医疗协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的信中写道。”公布支付给医生的费用信息,将会增加医保支付医生服务费用的透明度,遏制医疗浪费和滥用,此举对于公众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AMA强烈抗议:严重侵犯医生个人隐私
对此,AMA在4月2日(周二)晚间发表声明,表示会密切关注CMS大范围地公布涉及医生的医保支付数据。该声明称公布数据会误导公众做出不合理甚至有 危害的诊疗决定,同时还会使公众对医生产生不必要的偏见,更严重的是可能会毁掉一些医生的职业生涯。该协会要求CMS允许医生在数据发布之前检查和纠正自 己的信息。
1979年,出于对医生隐私的保护,AMA与佛罗里达州医学会成功地在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说服了一位联邦法官,从而永久性地废止了医疗数据的公开。AMA强烈抗议公开涉及医生个人的医疗保险支付的数据,他们认为这将违反医师的个人隐私权。
美国公众:对医疗保险的透明度要求逐渐提高
从永久性地废止医疗保险支付数据公开以后,发生了很多改变。布鲁姆说,公众对于提高医疗保险透明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布鲁姆借用了几则华尔街发表的的消 息,这些消息中包含的数据和CMS即将公布的数据相似,只是数据量小了很多,但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窥探医保支付给医生过程中的浪费、欺诈和滥用。代表患者利 益的人认为,这些数据还将有助于让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知道哪些医生有足够的病人数量,拥有足够数量病人的医生被认为是安全的从业人员。
佛罗里达州的不允许公布医保支付数据的禁令,被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道琼斯公司起诉后推翻,后来这一禁令在去年被另一位来自杰克逊维尔的法官取消了。这也为CMS公布信息扫清了道路上的障碍。
最初的信息发布只能根据信息自由法案,经过特别设计的要求后才能发布。但经过多家媒体的强烈要求,CMS透露,现在必须遵循联邦法案,公布一些被媒体经常要求公开的信息。
“大鱼”出现:303个医生每年人均拿走420万美元
卫生和人类服务(HealthandHumanServices,HHS)总监办公室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有303个高收入的医生,每人拿回家420万 美元,这是一个超出平均收入水平非常多的数字,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审查当中。这303个医生当中的3个,已经被吊销了医师执照,另有两人被起诉。分析 报告称,剩余的880,000左右的医生平均每年约挣78,000美元。
(http://www.yywsb.com)

PKU HealthCare Group Accelerates Hospital Acquisitions

April 7th, 2014 | by

It’s reported that PKU HealthCare Group, joint venture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Founder Group, has recently acquired several public 3A-class hospitals including Kaide Hospital in Hunan province, the Second – and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in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etc.

北大医疗并购医院进程提速 意欲树立进入壁垒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医药卫生网
3月底,在湖南株洲举行的一场医学论坛上,湖南省内的泌尿外科主任悉数到场。他们此行是来听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名誉主委、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首席医学专家那彦群教授讲课的。
对于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身后的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来讲,收购株洲恺德医院并植入地方分中心后,医疗技术输出模式又一次取得成功。近期,北大医疗被曝出将收购多家公立三甲医院;投资45亿元建设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九家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也将于年底开业。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大医疗产业集团CEO李国军曾表示,”办医院只有钱不行,这是我们一直很慎重的原因。”但是当他们开始变得”激进”之后,有媒体写下了这样的标题–狼来了。

激烈争夺之后
2013年10月底的株洲,在当地知名的恺德医院里,聚集了一群来自北京的商务人士。在他们身后不远处,这家老牌医院的二号住院楼即将收尾。
这群商务人士来自方正集团旗下的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去年8月,经过与其他资本巨头的争夺,他们成功收购了这家有着近60年历史的非营利性医院。据知情人 士透露,在最终决定是否被收购的投票环节中,恺德医院职工委员会被北大医疗的许诺打动–北大医疗将把自身的医疗资源带到恺德医院,帮助医院提升管理能力 和医疗水平。
恺德医院前身为株洲六〇一医院,是湖南省内心血管领域较为权威的医院。三级医院的资质、理想的学科配置以及民营专科医院的性质都使其成为北大医疗产业集团理想的合作对象。
北大医疗在完成对恺德医院的收购后,在两个月内迅速地将在全国拥有优势品牌和专家资源的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的株洲中心,设立在恺德医院,并邀齐琳担任名 誉主任。齐琳是湖南省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湘雅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半年来,他亲自在恺德医院进行临床教学、学术讨论和手术指导。
对于湖南当地的患者来说,有了北大医疗和吴阶平两块招牌,恺德医院更受青睐。据悉,吴阶平泌尿外科株洲中心设立以来已经完成了数千台手术,2014年1月的手术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6.45%;2月恰逢春节,但手术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33%.
在本次的医学论坛上,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副总裁、株洲恺德医院董事长高立红表示,医院将以引进”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为龙头,依托北大医学部,针对心血管、泌尿、神经内外等重点专科,集中优质资源打造湖南乃至我国中南地区一流的专科精品医院。
编辑:红丽

GSK Sacks some China Staffs for Malpractice-source

April 7th, 2014 | by

GSK has terminated employees in China in recent months following increased monitoring of employee expense claims, a person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said. A company spokesman said that they have found potential issues and have withheld incentive payments accordingly; however, they declined to specify the number of staff involved in the crackdown.(Source: Euronews)

 

GSK贿赂丑闻余震:威逼利诱员工签“认罪”说明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医药卫生网

2013年7月横空出世的GSK(葛兰素史克)中国区贿赂丑闻历经10个月的发 酵后,目前正逼近案件调查收尾工作的节点。然而,就在公安部等上级部门对GSK涉案主要负责人梁宏等人的量刑与整起案件性质盖棺定论之前(曾传出今年4月 会作了结),GSK中国区对于医药代表的大裁员清理已经如火如荼了,此举也引发员工的抗议。
记者从GSK中国公关部门和部分公司的医药代表处分别证实:自3月下旬以来,GSK中国开展了多轮大规模裁员,所涉及销售人员的职位从基层的医药代表、大区经理一直到部门主管。
“去年公司丑闻事发之后,GSK对旗下3000名医药代表中三分之一的人进行了内部核查,调查到近千名存在所谓‘合规问题嫌疑’的药代。此后通过内部单独面谈希望让这部分药代签署‘认罪’性质的说明书。”GSK中国一位参与抗议的医药代表王强告诉记者。
据其透露,公司方面声称签署了这些所谓“认罪”说明书就能安全过关,否则就将诉诸法律手段。而仅仅过了数月,公司却拿这些签了说明书和合同即将期满的员工开刀,终止劳动关系。
王强表示:“截至目前已经裁去了超过150人,近期很可能还将继续。这些被辞退员工中不仅有孕妇和哺乳期的,很多还没有获得理应承诺的‘N+1’劳动补偿和原先工作的报销经费、销售奖金,而全国所涉员工的这些报销费用至少超过千万。”
清理“问题员工”
3月31日,GSK中国位于上海的总部大楼前聚集了众多公司医药代表,从其所拉出的横幅和口中反复质疑的话中可以了解到,双方最为核心的矛盾点集中在“变相辞退和克扣经费”上。
多名参与抗议医药代表均表示:“以上矛盾都来自GSK剧烈的销售体系肃清行动中的不规范行为。”
作为公司反省中国区此前销售乱象的一剂猛药,去年12月中旬GSK宣布在中国区销售模式“急转弯”,即在内部销售薪酬考核中,将不再出现个人销售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将从多方面对直接与处方医生联系的所有销售团队员工进行评估和奖励。
不过,上述药代透露,“GSK中国内部新的销售模式及随之而来的报销、奖金分发模式早在2013年7月就已低调实施了,早于外界公布半年之久。”
王强表示,2013年6月底之前,GSK所有的药代都是有销售指标的,每个人基本都有上万元的销售费用等待批准报销。但在事发之后,这部分费用的报销被内部审核给打断,原本只需一个月的报销周期无限延迟,至今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报销。
不仅如此,作为转型前同大多数医药公司一样的内部激励机制,GSK每季度会对完成指标的药代支付奖金。而这笔作为此前药代收入重要部分的奖金也因为内审而未有下文,主要涉及2013年的三四季度。
据了解,GSK方面为清理销售体系中疑似存在的合规问题人员,在2013年聘请了第三方机构进行内部审核,并于今年3月中旬开始对其认定有问题的药代进 行合约终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药代方面提供的多份企业内部审核、谈判沟通的录音中了解到,有负责内审的工作人员向药代直言不讳的表示:“不要去质疑 为什么和你有同样情况的人被认定无辜,而你却将被辞去。说你有问题,你就有问题。”
“在公司被调查审核的千名员工中,公司基本都是选出那些合同快到
期的或者之前被其威逼利诱签署‘认罪’说明书的人下手,但从我们内部横向比较来看,这些员工与其他人并无任何业务合规上的差别。”王强说。
据其透露,GSK内部第一二轮已经分别裁去了50人和100人,其中河南地区已经有两个主管因此离职,未来还会有两个主管级别的下马。“内审以来已经有超过300名员工主动辞职或被终止合同。从理论上来说,这一千个药代都同样面临被裁去的风险。” 王强进一步透露。
对此,GSK中国在回复中证实了扣发奖金确有其事。“为了符合公司政策的规定,接受合规调查的员工的奖金有可能被推迟发放。GSK正在对2013年部分可能存在问题的报销申请进行调查,以确保其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
裁员贴补销售转型?
王强透露,公司内部销售改制后,最初还是承诺会履行报销义务,只是适当延后,不料最后无疾而终。而随着近期员工抗议的逼迫,GSK方面也对160个参与的员工进行了每人五千元左右的安抚报销。
对于备受质疑的裁员标准,GSK方面并未在回应中予以解释。公司方面只是强调,如果发现相关员工违反了公司的政策规定,公司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 警告甚至解职处分,并有可能不发放奖金。“公司将确保所有与2013年报销相关的调查的高效性,从而尽快得出最终结论。”
“这 更让我们质疑克扣经费和终止合同背后根本是人为筛选操纵因素占据主导,一切都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来贴补公司销售的下滑。”一位GSK医药代表告诉21世纪 经济报道记者,其所在内科重点产品领域,因为丑闻重创后销售下滑超过60%,业绩亟待开源节流。而新销售模式的实际推行较难,新业务开展正面临一定挑战。
在此轮合规内审中,GSK表现出了相当铁腕的处理态度。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得到的GSK内部对“问题药代”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文件中发 现,公司方面会列出药代合同期内疑似合规风险的内容进行质疑,并以此作为解聘依据。如不配合终止合同,则将开具惩罚性质的附带解聘说明,后者将对药代日后 再就业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得到的多份药代内部文件中看到,被GSK企业层面认定为药代个人行为的合规报销,大多有着上级主管的签字审核。内部主管对于开展销售所需的这部分支出都有内部文件指导操作。
(http://www.yyw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