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Archive for April, 2011

GSK, Pfizer pay U.S. doctors $262M

April 14th, 2011 | by

2011-04-15

Following up Merck’s doctor-payment disclosures, Pfizer and GlaxoSmithKline posted their numbers. And perhaps befitting to the world’s largest drugmaker, Pfizer spent the most: $177 million was doled out to doctors in support for clinical trials and speaking fees. GSK’s payments were slightly less than half that, at a total of $85 million for trials and speaking. (Source: FiercePharma)

辉瑞和GSK公布支付给医生的报酬

2011-04-12 来源:医药经济报 大 | 中 | 小
核心提示:辉瑞和葛兰素史克去年分别向美国医生及科研机构支付1.77亿和8500万美元。
根据辉瑞和葛兰素史克日前披露的信息,2010年,两家公司分别向美国医生和科研机构支付了1.77亿美元和8500万美元用于开展临床试验、咨询、演讲及其它活动。

信息披露趋于透明

近年来,制药公司的信息披露趋于透明化,辉瑞和葛兰素史克就是最新的例子。外界批评制药公司利用向医生支付报酬之机,对其处方行为施加不正当影响; 制药公司则辩称,支付这类费用必不可少,因为这有助于研发工作顺利进行,也有助于通过教育活动,让广大医生清楚了解药物的新用途。

辉瑞、Cephalon、礼来等制药公司均被要求公布向医生支付的某些费用。此前这些制药公司被指控开展不正当营销活动,政府为此陆续展开调查,并达成和解协议。包括葛兰素史克、默沙东和强生等药厂在不同程度上自愿开始披露这方面的信息。

根据美国去年通过的医疗保健改革法案,2012年,所有制药公司需收集有关医生报酬数据,从2013年开始向政府报告这些数据。政府计划在一个可公开检索的数据库中公布这些数据。

支持人士表示,信息披露令制药公司承担更大的责任,让病人了解医生和药厂之间可能发生的经济往来。

临床研究费用占比最大

迄今为止,在披露信息的制药公司中,辉瑞的信息最为全面,这是2009年辉瑞与美国政府达成一项金额高达23亿美元的和解协议所要求的,当时政府对辉瑞通过不正当促销手段将止痛药物Bextra等其它产品用于未批用途加以指控。

在公司网站上,辉瑞列出了向医生支付的费用清单,包括价值10美元以上的餐饮费、差旅费及教育培训费。辉瑞表示,在2010年支付的总费用中,大约 1.08亿美元用于近1000家科研机构和医疗学术中心,这些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参与辉瑞的新药开发,具体包括招募病人及开展其它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2010年,辉瑞总的研发投入高达94亿美元。

在辉瑞去年支付的1.77亿美元费用中,还包括以下项目开支:向大约4600名医疗专业人员支付3440万美元的演讲费;价值1800万美元的餐饮费;向1400名医生提供890万美元的专业咨询费;580万美元旅行费;170万美元教育培训费。

葛兰素史克向各大科研机构支付了2850万美元,这些费用涉及127项临床研究,有595名主要研究者参与。2010年,葛兰素史克的研发总费用为69亿美元。

此外,葛兰素史克向5331名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支付了5680万美元的演讲费或咨询费。

3月底,默沙东表示,2010年该公司向医生支付2040万美元的演讲费。这一数据并不包括咨询费或临床研究费用;也不包括默沙东在2009年收购先灵葆雅后转移过来的类似开支项目。

“Zero Price Mark-up” Hits Small Drug Stores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The trend of “Zero Price Mark-up” has hit many small-sized private drug stores, for they will lose their core-competency in the competition. If hospitals don’t have any price adding, then it is hard for the small pharmacies to offer cheaper prices than hospital pharmacies. For this reason, 3021 small pharmacies may be washed out from the market, said the officer of CFDA.

零差价冲击客源单体药店或迎“关门潮”

来源:东莞日报作者:医药卫生网

 

新医改政策出台后,零售药店将会越来越“难过”?广东省 药品零售企业发展研讨会7日在东莞举行,会上,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广东就已经注销了3021家零售药店,单体药店生存空间已越 来越窄,而新医改基本药物、全民医保制度出台后还将给零售药店带来更大冲击。
药品零售市场已经饱和
“目前广东省一年用药量已接近一千亿了,全省每年用药量都以20~30%进行增长。”广东省食药监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副处长卢君强告诉记者,2010年是广 东医药市场发展比较快的一年,截至目前统计,全省现有批发企业1633家,零售药店是48951家,其中连锁门店11147家。
记者同时了解到,其中东莞早在2003年就已经率先在全省内实现了“村村有药店”。目前,东莞共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8家(其中本地连锁6家、外地连锁32家),药店总数超过了6000家。
市场快速发展,药品零售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据南方医药研究所统计,目前东莞有1/3的药店是挣钱的,有1/3是持平的,有1/3处于亏损状况。
对此,卢君强表示,目前,药品零售市场确实已经饱和,2009年,广东零售药店超过了5万家,2010年,全省就注销了3021家药店,其中主要是单体药店减少了,连锁药店增加了。“接下来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
“零差价”冲击单体药店客源
“接下来,新医改的政策还将会对药品零售企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卢君强说,新医改加大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卫生站的扶持力度,不仅给予人工补贴,而其中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的实施更是能让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享受到药品的出厂价。
“这样一来,药店没有了价格优势,谁还到药店去买药。”东莞市一药店老板告诉记者,此外,东莞已经提出要健全医保政策,实行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届时,到医院门诊看病用药都能享受到报销政策,这意味着单体药店将全面失去顾客。
电子商务是发展新方向
“接下来零售药店市场发展的必然则是数量将逐步下降,并逐步向连锁药店整合。”面对市场的新状况,卢君强认为,零售药店的发展应该采取多元化经营。“核心就是降低成本。比如零售药店可走收购制药企业路子,或与民营医院合作,探索药房托管等。”
此外,药店向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发展也是一个方向。研讨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实体药店综合成本中有30%的成本是铺租和人工。“网上销售大大降低了成本。”卢君强表示,目前,广东省批准的网上药店共有6家,“其中东莞有一家,发展非常快,营业额现以40%的递增。”

Investment Company Faces Challenges after Taking Charge of Public Hospital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Due to the management deficit, Ruian Second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under the trusteeship of Ruian Liji Hospital Investment Co.,Ltd. However, it seems that Ruian Second Hospital is facing a even challeging situation, for profit-driven firms have totally different company culture and management as public hospitals.

公立医院托管民企需摒弃磨合之争

2011-4-3 9:46:27 来源:今日早报作者:医药卫生网

 

公立性质的温州瑞安第二人民医院(下称“瑞安二医”),当初因经营状况不佳,交由民营的温州利济公司(以下简称“温州利济”)托管。然而,5年多过去,在经历诸多“变迁”之后,瑞安二医如今显露的,却是“病重”之态。相关报道:偌大医院唱空城记折射托管政策漏洞
采访中,不少医护人员坦言,或许“瑞安二医”眼下的困局,归根结底,还是公立医院的性质,和企业托管的实际,磨合出现了问题。
该院原先一批医护人员说,他们一直觉得,公立医院被托管后,企业以盈利为中心的意愿,往往注入明显。然而,公立的“招牌”,却又让他们工作中,不可能完全像民营医院那样“自由”运作。
好几个医生都跟我说,工作中,他们有时真的左右为难。如果一味“服从管理”,担心会出问题;但不按管理方要求去做,对方又觉得这是在“捣乱”。
这种磨合还体现在,公立医院托管后,相关部门虽然仍在行使监管职能,但考虑到管理方已有变化,即使发现问题了,也不像以往那样介入方便。
毕竟,托管合同放在那里,很多时候,得先借助沟通和协调等方式来“磨合”。
“多多少少,有点这样的味道。”采访中,一名卫生系统官员也表示,处理公立医院托管问题,从工作过程来说,要有一个程序。
然而,上述问题,反馈到老百姓眼中,又是什么呢?
在老百姓看来,无论公立医院托管与否,无论之后经营状况好坏,大家最关心的,只是值得信赖的“公家”医院,能不能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类似“瑞安二医”这样的情况,当务之急,或许更多的是需要摒弃“磨合”之争,通过各种渠道,先恢复医院正常运作。
或许,这也是老百姓最想求得的答案。

Trail Program of House Doctor Launched Beijing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Beijing Health Bureau announced that they have started a trail program of house doctor in several local districts, and they are planning to extend the coverage to the whole city. However, even if one general practitioner can take care of 200 families, Beijing City will still lack about 20,000 doctors.

北京39万居民签约家庭医生 2年覆盖全市

2011-3-30 14:4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医药卫生网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自2010年8月北京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以来,已有20万个家庭、39万居民签约并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北京市卫生局今天表示,今年底,预计全市60%的区域实现家庭医生式服务。2012年底,北京将实现家庭医生式服务全市覆盖。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今天表示,全市16个区县今年开始全面推进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按照每个团队负责600户家庭的比例计算,目前北京市社区卫生医务工作者缺口在2万左右。
针对社区医院医生人手不够、而任务量大的矛盾,作为试点之一的丰台区表示,对暂不愿接受、有需求时愿意接受和愿意接受服务的居民实行分类管理:对暂不愿接 受富服务的居民以观察为主,每年进行一次电话或信件随访;对有需求时才愿意接受服务的居民,以宣传为主,发放家庭医生联系卡,以便其有需求可随时与团队联 系;对愿意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居民,按照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东城区则整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建立了164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平均每个团队管理14个工作网格,服务1000多户居民,从而实现对居民网格化、均等化的健康管理。
西城区实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周报制度,辖区15家中心分别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数据报送,以便于通过准确及时的数据检测和信息统计,动态评估工作,及时查找 工作疏漏,完善工作流程。同时,还制定家庭医师团队工作手册,明确成员的服务目标、内容和标准等,提高团队高效协作的服务。
据悉,2010年8月,北京市率先在东城、西城、丰台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通过与居 民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建立起稳定的健康管理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目前,全市三个试点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服务团队671个,已 与20万个家庭、39万居民签约并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Johnson & Johnson (JNJ) to Pay $70M to SEC in Corrupt Practices Settlement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Johnson & Johnson announced today it will pay $70,006,316 in fines, disgorgement and interest, an amount previously reserved for, in a settlement related to publicly disclosed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FCPA) investigations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DOJ) and the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The Company hopes to reach a settlement of a related investigation by the U.K. Serious Fraud Office (SFO) in several days. (Source: JNJ.com)

强生与美监管部和解:涉嫌在多国行贿

2011-04-11 来源:新快报

核心提示:美国官员8日说,美国制药巨头强生公司因涉嫌在海外多国凭借贿赂、回扣手段换取签订售药合同遭起诉,已向美国执法和监管机构缴纳7000万美元,以达成和解。

缴纳7000万美元以达成和解

美国官员8日说,美国制药巨头强生公司因涉嫌在海外多国凭借贿赂、回扣手段换取签订售药合同遭起诉,已向美国执法和监管机构缴纳7000万美元,以达成和解。

“促销”

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说,强生公司海外子公司涉嫌1998年在希腊、波兰、罗马尼亚为医院官员以及医生提供金钱或旅游形式的贿赂,以换取对方与公司签订售药合同,为强生所产药品、医疗器械等“促销”。

为转移贿赂资金,强生公司成立一些虚假公司、签订虚假合同。

另外,2000年至2003年,即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执政时期,强生公司两家子公司涉嫌向萨达姆政府提供85.8万美元回扣,以换取签署19份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合同,合同价值总计900万美元。

“回扣使得合同价格上涨10%,不为联合国所知。”

强生公司同时正接受英国重大诈骗案检察局调查。

证券交易委员会执行部门负责人罗伯特·胡扎米说:“强生公司为寻求利益放弃遵守法律,收购私人公司,使用虚假合同……以掩盖足迹。”

挨罚

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依据《反海外腐败法》,就强生公司上述违规行为提出民事和刑事起诉。检察人员米瑟里·拉曼告诉法新社记者,强生公司“广泛”配合调查。

强生公司8日分别向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缴纳2140万和4860万美元。

证券交易委员会执行部门负责人胡扎米说,强生公司挨罚,表明“任何通过腐败(途径)获取的竞争优势都是幻想”。

《反海外腐败法》禁止公开交易企业为获取或保留“生意”,贿赂其他国家官员。过去5年来,美国多家医疗设备制造企业因涉嫌违反这项法律遭司法部调查。

担责

强生公司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违规售药指控,但表示会为旗下机构、雇员违规行为承担“所有责任”。强生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廉·韦尔登8日发布声明说,强生公司2007年向美国政府报告违规行为,“我们为这些行为承担所有责任”。

按他的说法,这些违规行为并不代表强生公司所有工作人员的行为,“全球范围内,强生公司工作人员诚实、正直。”

强生公司一名女发言人告诉美联社记者,违规售药指控所涉及人员眼下都不再是公司雇员。

近年来,强生公司多次旗下药品和医疗器械,包括非处方药“泰诺”以及隐形眼镜等,致使品牌口碑受损。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上个月宣布对强生公司下属3家工厂实施监管。

 

Pharmaceutical Firms Increase Investment in Mobile APPs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Patent expiries and falling revenue,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has massively increased the investment in smart-phone app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educational websites and wireless devices. Globall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worked on 97 projects of this kind over the last year, which translates as an increase of 78 percent compared to the prior year. “The industry has recognized the potential of increasing patient communication via mobile devices and social media,” comments Patrick Flochel, Ernst & Young EMEIA Life Sciences Leader.

制药公司瞄上手机软件

2011-03-31 09:24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核心提示:去年,制药公司启动了97个项目,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病人的健康。而在这之前的4年时间里,制药公司启动的类似项目总共为124个,其中大约41%是针对智能手机的应用,这一比例比2006年的11%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纽约咨询机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以默沙东和诺华为首的制药公司将它们对手机用途和教育网站的投资提高了78%,以促使病人服用它们生产的药物,吃得更加合理,并进行科学锻炼。

去年,全球制药公司启动了97个项目,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病人的健康。而在这之前的4年时间里,制药公司启动的类似项目总共为124个,其中大约41%是针对智能手机的应用,这一比例比2006年的11%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目前,由政府管理的医疗保险计划正在对制药公司施压,要求他们证明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是价有所值的,为此,制药公司正在采取更加积极的举措,以确保病人在药物治疗上取得成功。

研究人员表示,法国2011年的预算计划将药品支出费用减少了5.6亿欧元(合7.55亿美元),其中主要是削减那些只产生边际治疗效益的药物。英国则计划从2014年开始,将药品费用支出与它们的治疗效益挂钩。

安永全球医药行业主管合伙人Carolyn Buck-Luce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制药公司再也不能用它们以往那种生存方式存在下去,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改革的步伐,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结果,而在这方面,药品将发挥重要的而不只是部分的作用。

这份研究报告并没有包括制药公司在这些项目上所投入的资金数额。

报告指出,健康信息正在改变着制药公司开发新药,以及与医生、保险公司和病人沟通的方式。来自病人医疗记录的信息正在帮助制药公司设计更加具有成本效益的临床试验,并将营销目标指向那些最需要它们的病人。比如,手机软件可以帮助病人寻找抗癌临床试验,或跟踪血糖水平。

制药公司作出的投资落后于一些非制药公司,后者包括费尔菲尔德公司、通用电气公司以及加拿大第三大无线运营商研科公司、纽约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它们已经承诺要在与健康相关的信息服务领域至少投入200亿美元资金。制药公司已经投入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今后10年里,监测病人的医疗保健情况和证明治疗效果将越来越成为他们业务的一分子。

为苹果iPhone手机创造用途的包括由雅培开发的一款德语DiabetesMapp软件,可以帮助病人寻找附近的治疗专家;默沙东的糖尿病教育软件Vree对血糖、营养和锻炼进行跟踪;诺华的VaxTrak软件可以保持接种疫苗的记录。

Price Ceiling Makes Drugs Disappeared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The NDRC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has set price ceiling for another 163 essential drugs on Mar 28, 2011, the average rate of price reduction reaches 21% this time. However, it’s reported that some low-price drugs start to disappear , for manufacturers can hardly make any profit by the price ceiling. Consequently, low-price drugs will be in shortage soon.

药品降价要看得见降 也要看得见药

2011-04-01 11:38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核心提示: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实行福利医疗制度,但全免或部分免除的基本为“医费”,即看病、问诊的费用,而在药费这一块,则基本以自费为主,药费畸高成了困扰各国政府、医疗部门和患者的普遍问题。

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规定,自3月28日起,全国部分常用药物,包括162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实行正式降价,平均降幅高达21%。

此次降价所涉及的,大多数为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物,是患者最常遇到的 “大众性疾病”(如伤风感冒、头疼脑热等)必然用到 的药物种类,包括一些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如心血管类疾病用药等,一部分进口药物也在降价范围内。这意味着此次降价所惠及的患者覆盖面更广,不仅常见病患 者的医疗开支会有所节制,那些“老病号”的药费负担,也有望随之降低,这对于广大工薪阶层和低收入家庭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实行福利医疗制度,但全免或部分免除的基本为“医费”,即看病、问诊的费用,而在药费这一块,则基本以自 费为主,药费畸高成了困扰各国政府、医疗部门和患者的普遍问题。此次发改委主持的常用药物降价,意在通过价格调控,直接让利给普通患者,是一种勇敢的尝 试,其动机是积极的,也理应得到大众的欢迎和应有的正面评价。

但必须看到,这种以行政指令调控药价的常用药物大降价行为已非首例,从以往的经验看,社会、舆论和广大患者最担心的,莫过于“见得到降,见不到药”,即随着降价令的推出,原先的常用药渐渐变得不再“常用”,不仅药店里再难觅踪影,医院、诊所里也从此没了踪迹。

许多行家和敏感的消费者都早已发现,许多医药厂家对这种指令性大降价早已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旦降价范围确认,它们一方面迅速调整产能,将被选中的药物品种产能边缘化,另一方面将这些药改头换面,“新瓶装旧药”,换个名字重出江湖,从而理直气壮地游离于降价令之外。

即使不考虑这种消极对抗、绕开禁令的主观行为,客观地说,此次降价所涉及的头孢、抗生素等类药物,本身就属于更新换代极其频 繁的药物类别,几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就往往更新一代,如果缺乏这种对常用药名单变化、发展规律的前瞻性,那么这种对药价的行政调控,就可能陷入“隔三差五总 要再调”的怪圈,从而令相关决策部门疲于奔命。

既要看得见降,也要看得见药,才能真正惠及患者,扭转药价畸高的市场格局。

以往历次药品降价,之所以屡屡被医药厂家成功闪转腾挪,基层药房、医院和厂家的配合是关键。这就必须抓紧“医药分家”改革的推进,并改变目前不尽合理的药品采购机制和利润分配结构,打破“药”、“医”二者间的共生 “食物链”。

相对于零售药店,政府干预对医院、尤其担负医疗支柱职责的大型公立医院效果更好,影响力更大,有关方面应将药品价格管理的中心,从药房转向医院,从医院药品采购、处方这两大环节入手,加强监管,如此更有利于降价的常用药继续“常用”下去。

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千实惠、万实惠,少花钱便能治好病最实惠,他们所关心的不只是药品均价降了几成,而更在乎自己药费开支是否真的下降了。对此,有关部门应把思路放得更开一些,不仅对常用药名单上的药品种类“下手”,更要严控新药的审批、定价,并加大对低收入患者的直接补贴力度。

Frequent Change of Packing Size Confused Doctors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Ms. Li Li, member of the CPPCC National Committee in Zhejiang Province, said that frequent change of medicine packing would lead to a great number of wastes in hospitals. As we know, many manufacturers decided to change the size of packing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ntralized bidding. However, most doctors don’t change the amount of packages in the prescription their prescriptions, e.g. doctors used to give patients two boxes of medicine for certain disease, now suppliers double the quantity of drugs in one box, so when doctors prescribe two boxes now, one of them will probably just be wasted.

药品包装更改频繁 医院药房管理增加难度

2011-04-01 15:31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核心提示:今年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协委员李莉在小组会上提出,由于药品包装更改频繁,导致药品浪费等现象突显。

今年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协委员李莉在小组会上提出,由于药品包装更改频繁,导致药品浪费等现象突显。

自从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招标制度后,药品包装更改较频繁,尤其是改剂量、规格、改包装和商品名是比较常见,而这种频繁更换则为一线的医院和病人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记者日前走访浙江几家省级医院,进一步核实以上现象。

更改包装带来药品浪费

“现在药品浪费其实挺严重的。”浙江某省级医院资深的药师告诉记者,他们医院为减轻病人的负担,承诺病人可将多余的药退回给 医院,“但是,药物离开医院出去以后,在外面的保存环境和保管情况我们都不清楚,所以,一般不会再让这些退回来的药再进入药房,作报废处理,每个月,报废 的药都非常多,很可惜。”

药品怎么会多开?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主任李莉给记者分析道,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系药品频繁更改包装 所致,“药品通过招标,如果没有中标或其他因素,厂家通常对药品进行更换剂量、规格、包装和商品名,然后再次进入招标流程,而在这过程中,经常发生大包装 改小包装,或小包装改成大包装,如果是小包装改成大包装再进入医院,而医生还是按照原来习惯开出处方一盒或两盒,这很容易造成浪费;像感冒用药泰诺,原来 10颗每盒,现在医院里出现20颗每盒,20颗一次感冒基本上吃不完的;或者是改规格,小剂量改成大剂量,有时候甚至要求病人服用半粒药,这非但不方便, 而且还很不科学,半粒药手工操作,难以保证均衡。”

李莉说,这几年经过招标后有些药品出现五、六种规格剂型,尤其是针剂,而药典规定只有小儿和大人二种规格剂型。如头胞呋辛针,现经招标后有0.25,0.125,1.0,0.75,2.25,1.5,3.0七种规格,而原先则只有0.75和0.25这两种规格。

现在门诊用药,基本是开整盒药品,李莉举例道:“就拿感冒来说,上一次感冒用剩下的药,下次感冒不一定能用,因为导致感冒的 病因不同,用药也不同,通常很多家庭将多余的过期药作为垃圾来处理,这不仅浪费,而且这药,尤其西药,都是化学药剂,随意弃药,这对环境也是一种不负责的 做法。”

李莉表示,虽然过期药物回收有一定的渠道,但老百姓不太愿意为一点药再去趟医院或药房,如今社会上某些不法分子因利益驱动而回收药品(包括过期药),并将这些药流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这对老百姓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Pharmaceutical Firms Expand in Second- and Third-Tier Cities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This piece of news describe the expansion of Sinopharm and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Co.,Ltd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ier cities of China, Sinopharm has for example acquired twelve small- and middle-sized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the past year, the common challenge they are facing is how to integrate those companies into their own groups.

国药上药布控县级市场 扩张二三线城市并非巧合

文章来源:医药经济报 发布时间:2011年4月8日

在上海医药收购台州医药并成立台州上药医药有限公司一周之后,国药控股在台州地区的分公司也宣告成立“这纯粹是一个巧合。”国药控股副总裁、董秘吴爱民笑着说道。在上海医药收购台州医药并成立台州上药医药有限公司之后1周,国药控股在台州地区的分公司也宣告成立,时间上的戏剧性让人忍不住遐想,而这也正是两大商业巨头在全国格局的现实缩影。

在经历了战略区域的一级布点之后,两大商业巨头争夺的焦点逐渐转向二、三级城市。今年1月,国药控股在浙江就密集收购了温岭、缙云的两家医药公司,在全国共收购12家中小商业公司,涉及交易对价共9.58亿元。

布点温岭

据国药控股台州有限公司(下称国控台州)总经理蔡崇高介绍,国控台州的前身温岭医药药材有限公司(下称温岭医药)3年的销售收入持平在11亿元,90% 的业务为医院纯销,位列全国医药百强之列。双方的接触始于2009年12月,1年后才达成相关协议。新成立的国控台州,将以台州地区全品种、全业态、全配 送的医药商业流通旗舰企业为发展目标。

在台州地区,销售收入最大的是与上海医药联姻的台州医药。事实上,国药控股也曾与台州医药有过 接触,但最终选择了有25%当地国资背景的温岭医药。吴爱民告诉记者,与其他公司相比,温岭医药的优势在于网络覆盖面广、医院服务的口碑好以及纯销比例更 高。这项收购“非常符合国药控股向二级市场扩张的战略需求”,而且双方非常认同彼此的投资理念和价值观。

吴爱民还透露,国药控股一般 会选择规模在区域前3位的商业公司为目标,除了规模,还要看其网络覆盖面和团队。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铁律,“例如在湖北,国药控股收购的两家商业公司规 模都不大,但运营管理非常好,收购之后再整合其实力就不可小觑。再如河南,其业务模式比较新颖,初期的营业收入仅有几千万(元),但现在增势很猛。”

还看整合

通过收购,国药控股的网络在去年实现了快速的扩展,其省级网络覆盖已经增加至29个,覆盖全国133个城市,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40%。国控浙江有限 公司总经理徐春华也透露,国控今年的任务是加强在各地、县级市的布局。以浙江为例,除杭州外还有10个地级市,已经完成的包括温州、丽水、台州、舟山,其 余区域的布局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最终目标是要把浙江市场做深、做透。

收购之后的整合对于上海医药和国药控股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 事情。尽管收购对象此前多是区域龙头,但从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公司的区域运营平台的转变以及进行业务资源上的对接,都需要时间和磨合过程中的耐心。“整合 的方式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和股东利益。国药控股有了2003年的内部整合经验,现在做起来还是得心应手的。”吴爱民表示。

国药控股2010年年报的数据似乎能够从侧面印证前述说法。2010年,通过并购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45.49亿元,占全年业务收入的21.01%。全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1.45%,毛利同比增长32.4%,毛利率略升0.06%~8.43%。毛利率的增长,国药控股认为得益于收购业务的毛利率水平 高、内部整合产生的效益以及高毛利业务增长迅速3个方面。

转向县级

医药商业 并购的高潮大概始于2009年,彼时国药控股正在香港上市进程中。从2003年起就制定了全国战略,一直非常重视网络建设的国药控股在招股说明书中就明确 表示,最多将把募集资金的45%用于分销网络的建设。而国药控股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备受追捧也反映出市场对其战略的认同。

同一个时期,上海医药正进行换股吸收合并式重组。重组后的上海医药也意识到商业领域的资源争夺不仅是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战略需求。一场网络资源的争夺战由此展开。

目前,上海医药已经完成了在华东、华南和华北的战略性布局,接下来将分别依托现有的商业公司平台进行网络的完善和区域市场的深度渗透。国药控股也恰好完 成了对省级城市的布点,开始向地级及以下市场延伸。双方战略上的趋同以及处于同一个扩张阶段,使区域市场的短兵相接几乎成为家常便饭。

除此之外,两大巨头也逐渐意识到网络下沉的重要性。在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中,县级医院成为重 点扶持的对象,这无疑将促进县级医院市场的较大幅度的增长。业内普遍认为,其市场增量或将超过500亿元,并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市场层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 而言,这都是无法忽视的市场诱惑。

但县级市场的增长并非今天才开始。“相比较于省会城市,我们也感觉到县级市场的增速更快。例如在 江、浙、山东市场上,地、县级城市的增速就要快于省会城市,而中西部的增速又快于成熟市场。”吴爱民认为,现在的不成熟市场或许就是未来的潜力市场,有了 把握先机的布局才会在之后的竞争中继续拉大与第二梯队的差距。

链接>>>

华润医药收编辽晋“地方军”

3月28日,沈阳市于洪区人民政府、华润北药·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举行了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签约暨华润辽宁医药有限公司揭牌 仪式。华润辽宁医药是由华润北药控股公司北医股份与辽宁省医药实业有限公司于去年9月共同组建的新型医药流通企业。根据协议,北医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2亿 元,以在品种、IT、财务、物流等方面的优势,与合作方进行互补对接,在沈阳建造东北三省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和医药信息综合平 台。

此前不久,华润医药也宣布将对山西康兴源药业实施重组,后者是一家地方性医药流通企业,拥有全国部队系统医院销售网络以及山西省和华北地区数百家医疗销售机构网络,将被打造成华润医药山西公司。

另据消息,华润北药2010年完成营业额467.8亿港元(约合396亿元人民币),比重组前两个医药集团合并报表之后的营业额增长19.5%。 作者:魏赟

Vitamin Price Increases after Japan Earthquake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March 24, 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giant DSM (DSM) announced the worldwide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vitamin products. Affected by this, the vitamin section of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broad based, on Friday. Xin Fu medicine rose more than 6%, and the new Guangji Pharmaceutical and into the gain was more than 5%.

Early March, DSM has had a price increase. “This price increase is estimated by the Japanese earthquake, vitamins key intermediate (m-cresol) out of stock affected.” Executives in Zhejiang, a raw material drug companies, told reporters. (Source: Newhope360.com)

日本地震对全球原料药产业链影响渐显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1日

日本地震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正逐渐显现,在医药原料药行业已经初露端倪。

3月24日,国际药业巨头荷兰帝斯曼(DSM)宣布,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维生素产品的价格,所有新业务的维生素B2和B6提价15%,所有新签订单的维 生素A、维生素E和泛酸钙提价10%。公司给出的提价理由是,最近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化等因素促使公司决定调整价格。

3月初,帝斯曼已经有过一次提价。“这次提价估计是受到日本地震影响,维生素类关键中间体(间甲酚)断货。”浙江一位原料药企业高管如是说。

维生素变局?

“可能是提价周期的开始。日本地震的灾后重建,相应化工企业复产需要2~3个月,这期间,部分维生素中间体的供应会非常紧张,企业会有继续提价的动力。而下游需求刚性,同时需求在稳定增长,预计维生素涨价会延续一段时间。”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晞指出。

日本地震导致本州化学和Kuraray公司受损停产,为其提供原料的相关石油炼化企业也因地震发生火灾,且目前电力供应不足,电价上涨,业界普遍预期,本州化学无法短期内恢复生产。

本州化学是维生素E生产企业采购来源之一,其中帝斯曼约有一半的间甲酚从该公司采购,国内也有企业从该企业采购一部分。

而国内企业浙江医药自己从事中间体生产,另外一部分采购自德国;新合成两条生产线中,VE合成路线根本就不需要间甲酚中间体。浙江医药、新合成两家公司占据世界VE产量的40%,帝斯曼、巴斯夫掌握了另外60%的份额。

业内人士预计,此番帝斯曼提价后,国内企业会跟随。

2010年,维生素E市场售价每公斤最低110元,最高接近140元。全年均价在120元附近,以浙江医药为例,该项业务给公司贡献90%以上的利润,经兴业证券测算,仅考虑VE产品每公斤提价1元,公司每股净利润增加0.035元。

日本地震可能使VE传统四大寡头的均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有医药研究员表示,“帝斯曼因为中间体短缺,有可能大幅减产VE。”

培南类药物前景看好

培南类抗生素与人们熟知的头孢类、沙星类、磺胺类等抗生素是同一概念。近年来,普通抗生素由于被滥用而产生抗药性,培南类抗生素的优势逐渐凸显,2010年的数据显示,国内市场培南类抗生素的增长在50%以上。

而培南类抗生素的原料药4-AA由日本最早开发成功,在2007年之前,全球只有日本具有生产4-AA的能力,进口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一般在600美元/ 公斤左右。2007年后,海翔药业等国内企业逐渐掌握了核心生产工艺技术,大幅降低了4-AA的成本,逐步抢占了日本公司的市场份额。

震前,日本仍是国际上4-AA最大的出口国,高砂化学、钟渊化学和曹达化学3家共计拥有约300吨产能。长江证券认为,强震及核泄漏后,日本4-AA中间体出口或将受到严重影响,将加剧中间体市场紧缺的状况。
日本强震之前,4-AA市场已经非常畅销,货源紧张。目前,国内4-AA主要生产商有十几家,规模较大的有海翔药业、华海药业、海滨药业、海正药业等,4-AA现在对外报价1300元/千克左右,且货源非常紧张。

“4-AA预计提价是大概率事件。”长江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海翔药业具有约300吨/年的产能,仍然供不应求。非公开增发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具有每年400吨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010年,我国共出口4-AA中间体约103吨,海翔药业出口份额约占95%左右,占绝对优势。因此,若4-AA中间体因为日本地震而提价,海翔药业最为受益。

目前随着培南类产品的美国专利到期,业界判断培南类市场需求很快会扩大到2000吨,而目前全球的产能是800吨,这对于国内尚处于紧追阶段的原料药企业来说是长期利好。作者:言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