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New Drug Bidding Rules Failed in Guangdong

July 4th, 2013 | by

Due to the fierce opposition from the industry, the new drug bidding rules, which says technical factors takes 10% in the final bidding decision, whereas drug price accounted for 90%, didn’t take into effect on Jul 1st as planned.

广东药品招标新规引争议 “低价”恐左右基药招标

来源:必联网 作者:医药卫生网

有关广东药品招标新规的争议仍在进一步发酵中。原定于7月1日开始正式上市招标的广东药品交易新规并未如期在7月启动。

有知情人士认为,由于业界反对强烈,该药品交易新规是否批复还未可知。

事发于5月17日,广东省公布的《药品交易相关规则(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拟采用“双信封”制度实现基本药物招标。

根据《征求意见稿》,新规则确定“商务标(价格标)”占90%,“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标)”仅占10%。这一规定为业界解读为“重价格、轻质量”,并引发医药行业强烈的担忧。

“唯低价是取”担忧

该《征求意见稿》一出,立即遭到了业界的强烈反对。

医药界人士担心,广东的基本药物招标新规则会使得招标变成惨烈的“价格战”。该规则更是因“唯低价是取”被诸多业内人士称为安徽模式的电子化。

5月28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五家医药行业协会,向国务院 法制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递交建议书,呼吁对新规进行“根本性修 改”,称设立“入市价”限制了市场准入;基本药物招标价格占90%“唯低价是取”;药品质量层次划分欠科学;每月一次竞价频次太高等。并担忧新规一旦实 施,有可能导致“‘毒胶囊’事件重演”,“不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实际上,早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关于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56号文件,推行“双信封”招标采购模式。安徽省率先尝试,但是在当时技术标合格的企业 并没有计算质量权重,导致基本药物招标取向由原来的“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变成“质量合格,价格最低”。这种以低价是从的手段引起了医药行业的新问题。之 后爆出的蜀中制药造假以及毒胶囊事件等以次充好事件再次将这种招标模式推到风口浪尖。

6月9日,在一场医药界座谈会上,20多位业界人士也呼吁修改“最低价中标、技术标占10分、商务标占90分”的规定。

也有观点认为,药品招标采购本身就是为了获得“可能的最低价格”,广东新规的不足之处在于,质量标比例仅占一成,使得前端无法对过多过滥的医药企业进行筛选,使得相对较好的医药企业可能成为“价格战”的“受害者”。

“电子交易平台”质疑

和此前招标制度最大的不同是,广东药品招标交易将不再经由省级采购部门运作,而是直接在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上进行。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广东将打造“在线竞价、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融资、在线监管”的药品交易新模式,通过网上竞价、量价挂钩等措施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根据《征求意见稿》,广东全省范围内的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的民营医疗机构药品交易今后均须在药交所进行,草案同时还鼓励其他民营医疗机构进入交易平台进行药品交易。

但实际上,业界对“药交所模式”也仍然存在广泛质疑,有业内人士认为,药品品种和质量层次繁多,价格复杂,并不适于在电子交易平台上进行“期货产权交易”,国际上也未有成功先例。

更为重要的原因来至于我国“以药养医”的体制现状,这使得药品交易和价格并不受市场调节的支配,因而无法通过交易所形成市场价格。

基药招标“低价”走向

广东药品招标规定的争议尚未平息,陕西近日也在以“价格就低”原则对新版基药目录增补涉及品种进行了价格动态调整。

综合今年各省的基药招标工作来看,“价格就低”的做法已相当普遍,包括广西、江西、湖南在内的多个省份在新版基药目录“过渡期”,都加大了政府对基药招标的价格管控力度,其中,江西、湖南的相关政策还被业内冠以“霸道降价”的头衔。

业内担心,“价格就低”的评判标准或不再止于新版基药目录的“过渡期政策”,而更可能成为未来基药招标的大方向。有业界人士甚至认为,“从陕西、江西、湖南的基药招标情况已经可以看出,未来基药招标不存在区分质量层次的说法,即价低者入围。”

市场博弈初现

在陕西公布相关文件后,外资药企罗氏、赛诺菲等纷纷因价格难以接受而放弃陕西基层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外资药企作此选择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价格体系。事 实上,不仅仅是外资药企,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一部分专注于高端用药的国内药企也站在了外资药企的一边——放弃竞标。

针对广东新规,也有观点认为,即使这样的交易规则送审通过了,也可能因为医药厂商和医疗机构的联合反弹而无法推行,如果药企不能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即使中标也可能会因其他成本原因而遭弃用。“大的药企要维持价格,可能都不去投标,甚至围标”,该人士表示。
(http://www.yywsb.com)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