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Schlagwort: ‘Pricing’

Pharmaceutical Firms Form An Alliance to Reduce SC Costs

May 30th, 2011 | by

Six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and two distributors in Shanxi Province have formed an alliance to reduce the costs of drug circulation. It’s reported that the alliance can help pharmaceutical firms to save costs for up to 1,000 types of drugs.

必康等8家企业达成工商一体化联盟

来源:陕西日报

核心提示:当天,达成联盟的6家制药工业企业有:陕西必康、辅仁药业、开封制药、武汉五景、江苏康宝、成都长青;2家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有南京医药和陕西同信,6家制药企业有1000余个医药品种。8家医药企业工商一体化联盟,将为降低药品流通环节费用开展模式创新。

5月28日,陕西必康等6家制药企业与南京医药等2家医药商业企业在西安建立工商一体化联盟,以利用我省优质药材资源,生产优质基药,并依托联盟商业网络,达到药品生产和零售的无缝连接。

当天,达成联盟的6家制药工业企业有:陕西必康、辅仁药业、开封制药、武汉五景、江苏康宝、成都长青;2家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有南京医药和陕西同信,6家制药企业有1000余个医药品种。8家医药企业工商一体化联盟,将为降低药品流通环节费用开展模式创新。(郭晓斌)

Problems Occurred after Centralized Bidding

May 19th, 2011 | by

The current bidding process might make the drug less expensive but it raises quality concerns at the same time:

1) While some patients benefit from the less expensive drugs, others find that some drugs disappeared from the pharmacies.

2)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not happy with the bidding system. The argument is that the essential medicine procurement system distorts market competition, for some companies might compromise drug quality to lower production costs.

遇招标双刃剑 大型药企遭阵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据参与招标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述价格已经接近企业的成本价,不过,现在必须硬着头皮把价格降下来,以满足专家组的心理预期。

目前,已经有若干省份开始执行“安徽模式”进行基本药物招标,大型医药集团并未因为其“资质”而抢得先机,相反,已经呈现“节节败退”的情况。

资质优良药企的出局,可能会降低药物的品质,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药物降价带来的益处。

价格低到“不可思议”

所谓“安徽模式”即“双信封”制,按照该模式,企业投递第一信封,为“技术标”,招标方根据企业的规模、信誉、资质来打分;第二信封,为“商务标”,通 过技术标入围的企业,再各自报上价格,两轮报价同时进行。而在实际的药品采购中,“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难以体现,基本药物大多实施低价者中标的制 度。

在这一招标模式下,全国大型制药集团的产品中标率集体下挫。

从市场了解情况来看,大部分规模医药公司的中标率从原先的90%降到了5%。即原先投标100个品种,90种中标,变为现在的5种中标。

以某大型医药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安徽投标127种,中标7种;在山东投标相同品种,也只中标7种。“很多产品的价格已经低到不可思议的程度。”相关企业的高管表示。

以某省的普通输液价格为例,中标价仅为0.77元。“你到超市里面随便选一瓶250毫升的液体,只要是液体,不管是水、酱油还是醋,都不可能卖到这个价格,那你还敢往身体里打吗?”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

“价低者得”的情况,导致了很多企业为了争取某个省的市场份额,而出现成本与售价倒挂的情况。而不愿倒挂的企业,只能出局。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据我们了解,很多‘中标’企业,一时报出的低价,后来自己也生产不出来,结果导致中标后,也不履行,很多商品就此断货。”

事实上,低价药断货的情况,从去年年底就在国内不少省份出现。一些常见的品种,如板蓝根颗粒,中标价仅0.11元/袋。包括全国最大的板蓝根生产厂家白云山等生产品牌板蓝根颗粒的厂家,均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1分钱压倒一个大企业

众多大型药企折戟药品招标,导致了很多药品从市场上彻底消失。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安徽模式”下,医药系统已经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一方面基层医生因为药价太便宜,不愿“开”基本药物;另一方面,由于中标价格过低,基本药物也很难找到供应企业。

此前,国家发改委就经典老药在市场消失的话题,组织行业内的关键企业开会商讨对策。记者了解到,由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下称“信谊”)生产的一款名为 “乙酰唑胺”药品已经断货,主治青光眼。其价格从12元一度被发改委调整至17元,调价让生产该药品的信谊看到了恢复生产的希望。

“我们原先的原料从北京双鹤采购,可是双鹤由于成本的关系不再生产原料,我们决定从国外进口。”信谊核算发现原料进口后,该药制造成本为20元。

不过很快,随着发改委将该药的价格从17元又调回12元,正在进行的进口原料药注册申请,也随即中止。

自基本医药目录制度实施以来,仅信谊旗下就有十多种老药退出市场,停止生产。事实上,经典药品的缺失,让这一市场拱手让给外资跨国企业,其产品价格平均为国内价格的5倍~10倍。

“现在包括山东、四川、黑龙江等省的招标文件中,都明确表明,招标价格将参照之前招标的省份来制定,要比前面低,这种‘越招越低’的情况让企业难以为继。”于明德表示。

以复方丹参片为例,某省60片装的中标价格为0.95元,而“药材网”上根据国家药典公布的原料药采购价格就为2.95元,这还未计算人工、房租、水电、税收。这让经典老药的市场前景十分暗淡。

于明德指着中国地图对记者表示,从北向南数,中国市场数得着的大型医药集团,几乎都在“安徽模式”下栽了跟头,包括哈药、东北制药、石药、华北制药、北药、新华制药、上药、康恩贝、广药等。“商务标,往往1分钱压倒一个大企业。”于明德表示。

药品安全监管隐患

去年,为规范药品的招标采购,卫生部64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规范基本药物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的56号文,提出了“双信封和带量招标”的创新模式。

一位医药企业高管表示,新的招标模式呈现出了一些问题:首先即是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严重,一些地方“歧视性”的招标规则加重了省外投标企业的负担;

其次,中标价格差异过大,原研、首仿、单独定价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引起的中标价格差距达到几倍甚至更多,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同时,“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难以体现,基本药物唯低价中标,使一些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内控标准较高的制药企业常常很难中标,不可避免地给药品安全监管带来隐患。

“国家对于品牌药企,应该有差异化的定价政策,现在仅按照原研、首仿和仿制来划分,过于笼统。”信谊的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

竞标如此激烈,也与我国制药行业目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关。根据我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制药工业销售额前十强企业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4%,百强企业为42.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个别品种有50多家企业可以生产。

从招标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大型制药企业并未因竞争的加剧而变得更为强大,事实上,随着在各地招标采购中的“失利”,大型制药企业正在经历阵痛。

一位化学工业制药协会官员表示,仅在项目层面的管控尚显不够,“如何细化大企业扶优做强的政策,如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明确行业发展指导目录,对于大企业审评注册给予优先,对于招标、医保、定价等给予倾斜,同时提高GMP标准,鼓励优势企业提高药品标准等。”

去年11月,工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基本药物销量前20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应 达到80%以上,“美国实现这个目标用了80年,我觉得中国实现这个目标,起码要用20年。”一位多年从事医药行业人士表示。(赵奕)

Over a Hundred Doctors in Nanjin Under Investigation of Kickbacks

April 15th, 2011 | by

2011-04-15

Nanjin Health Bureau is investigating another case of drug kickbacks, three public hospitals and over a hundred doctors are involved. So far it’s reported that the manufacturer price of one infusion costs only 7 Yuan, but the retail price that patients get from hospital is 45 Yuan.

 

7元一支的注射液卖到45元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网曝“三家医院医生吃回扣、百余医生上名单”引发追问:7元一支注射液是怎么卖到45元的

新华报业网讯 三家大医院的几十名医生开药拿回扣,医生的姓名、开药数量、回扣数额等明细账,历历在目……昨天,网上的一则帖子并由此曝出的“南京3家医院医生吃回扣,百余医生上名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此次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药物叫“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脑血管病比较常规的一种药品。网上发帖称,江苏弘惠医药有限公司从牡丹江友搏药业购进 时价格是每支7-7.5元,到省药品招标采购中心时,采购价变为每支39.18元,医院再从采购中心购进并按国家允许加价15%,最终销售价格为45元左 右。按所谓潜规则,医生每开出去一支药就能得到10元的“临床费”。

主管部门回应:

成立调查组一查到底

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南京市卫生局和省卫生厅有关人士。据南京市卫生局介绍,前天他们在网上看到相关报道后,局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

“网上曝的这个药名确实有,医院确实在使用,但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举报人用的是化名,没有医生承认自 己拿了回扣,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南京市卫生局纪委一位参与调查的负责人说,开药拿回扣,这是卫生界多年来一直强调不能碰的“高压线”,只要调查属 实,轻的吊销医生执照,重的则移送司法机关,一查到底,决不手软。不过他也坦言,“说实话,没有证人、没有证据,很难查清楚。”

省卫生厅有关人士表示:在全省卫生系统努力改变形象、提升百姓满意度的当口,曝出这种事,如果一经查实,决不姑息。

记者发稿前了解到,三家医院都已连夜分别组成调查小组,展开调查。三家医院表示,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调查此事,一旦有结果,立即向社会通报。

开药回扣,

沉疴何以久治难愈

记者昨在南京随机采访市民,听到这样的反应:“医生没拿回扣,谁信啊?这是公开的潜规则了。”“不拿回 扣,为何去医院看病,医生单挑贵的药开?”“在看病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医药代表围着医生转,各医院的药房也被医药公司紧紧盯着。”一位药品经销商则透 露,在医药行业内,医生拿回扣、收红包已是公开的秘密。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一行业“潜规则”沉疴久治难愈?一家大医院院长直言不讳地说,说到底是体制的问题, 是目前“以药养医模式”体现出的一个弊端,只要这种体制继续存在下去,回扣问题就难以除根。“在财政补贴不到位的情况下,医院必须依赖药品利润生存,要想 彻底杜绝药品回扣,最终还是要依靠‘医药分家’。”

如何监管?“说实在的,确实比较难监管。”采访中,不少医院的主管人员向记者坦言,“我们一直非常注意 医生药品使用量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太隐私了,主观性很强,难用硬框子去框——医生开处方,用什么药,他说是病情需要,谁能说不对呢?”“我们对每月价格 贵、用量大的药品进行排名,连续用药排名在前5位的,院领导要找科室主任、医生诫勉谈话;如果连续三次名列前茅的药品,院方要找相关公司谈话;如果还不见 效,最后一个撒手锏是停止进该药。只能这样啊……”南京市下关区一家医院负责人透露。

记者了解到,南京一家医院曾专门出台《医院行风职业道德奖励规定》,对拒收回扣、提供查处“回扣”线 索、检举揭发医药代表不良行为的医务人员给予奖励。此规定明码标价,明确指出“凡提供线索者奖励500元;举报他人收受回扣、‘红包’者奖励500元;自 己拒绝收受回扣、‘红包’,并且举报其他违规行为,给予2000元奖励”。但事实上,这一招收效甚微。

医生吃回扣,

利剑高悬难制裁

医生吃回扣算受贿——2008年,最高法院与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意见》,其中规定,“医务人员、教师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物品销售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将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但记者昨从省高院有关部门 了解到,两年多来,我省基层法院仅有几起医务工作者吃回扣而被以受贿定罪的案件,省高院二审案件至今没有。据了解,有的案子尽管起诉到法院,但不久“因种 种原因”当事人就自行撤案了。“个中况味,一言难尽。事实上,培养一个医生也不容易,好医生医院也缺不起……”省法院一位法官慨叹。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小冰分析以法律手段制裁“医生吃回扣”的最大难点是,“药品回扣查证难。” “通常药品回扣是以销售费用的形式通过医药代表实现,这部分费用在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财务账上反映不出,使得回扣像一个‘隐身人’一样,确实存在但不留踪 迹。取证难,导致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

刘小冰说,既有法律的精准度不够也给司法实践带来难度。《意见》中提出了“数额较大”这一习惯性词汇。但“较大”到底多大?5000元还是5万元?这些问号找不到答案。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给医生“吃回扣”行为以精准的法律定性,尽快制定出实施细则。

“法律威慑不强,政策处理不得不成为主角。但由于查处难度大,最终并没有人受到惩处。风头一过,药商又回到了医院,医生照拿回扣,有回扣的药品也越来越多,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一位办理过此类案件的检察官说。
本报记者 沈峥嵘 仲崇山

“Zero Price Mark-up” Hits Small Drug Stores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The trend of “Zero Price Mark-up” has hit many small-sized private drug stores, for they will lose their core-competency in the competition. If hospitals don’t have any price adding, then it is hard for the small pharmacies to offer cheaper prices than hospital pharmacies. For this reason, 3021 small pharmacies may be washed out from the market, said the officer of CFDA.

零差价冲击客源单体药店或迎“关门潮”

来源:东莞日报作者:医药卫生网

 

新医改政策出台后,零售药店将会越来越“难过”?广东省 药品零售企业发展研讨会7日在东莞举行,会上,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广东就已经注销了3021家零售药店,单体药店生存空间已越 来越窄,而新医改基本药物、全民医保制度出台后还将给零售药店带来更大冲击。
药品零售市场已经饱和
“目前广东省一年用药量已接近一千亿了,全省每年用药量都以20~30%进行增长。”广东省食药监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副处长卢君强告诉记者,2010年是广 东医药市场发展比较快的一年,截至目前统计,全省现有批发企业1633家,零售药店是48951家,其中连锁门店11147家。
记者同时了解到,其中东莞早在2003年就已经率先在全省内实现了“村村有药店”。目前,东莞共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8家(其中本地连锁6家、外地连锁32家),药店总数超过了6000家。
市场快速发展,药品零售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据南方医药研究所统计,目前东莞有1/3的药店是挣钱的,有1/3是持平的,有1/3处于亏损状况。
对此,卢君强表示,目前,药品零售市场确实已经饱和,2009年,广东零售药店超过了5万家,2010年,全省就注销了3021家药店,其中主要是单体药店减少了,连锁药店增加了。“接下来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
“零差价”冲击单体药店客源
“接下来,新医改的政策还将会对药品零售企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卢君强说,新医改加大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卫生站的扶持力度,不仅给予人工补贴,而其中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的实施更是能让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享受到药品的出厂价。
“这样一来,药店没有了价格优势,谁还到药店去买药。”东莞市一药店老板告诉记者,此外,东莞已经提出要健全医保政策,实行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届时,到医院门诊看病用药都能享受到报销政策,这意味着单体药店将全面失去顾客。
电子商务是发展新方向
“接下来零售药店市场发展的必然则是数量将逐步下降,并逐步向连锁药店整合。”面对市场的新状况,卢君强认为,零售药店的发展应该采取多元化经营。“核心就是降低成本。比如零售药店可走收购制药企业路子,或与民营医院合作,探索药房托管等。”
此外,药店向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发展也是一个方向。研讨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实体药店综合成本中有30%的成本是铺租和人工。“网上销售大大降低了成本。”卢君强表示,目前,广东省批准的网上药店共有6家,“其中东莞有一家,发展非常快,营业额现以40%的递增。”

Price Ceiling Makes Drugs Disappeared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The NDRC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has set price ceiling for another 163 essential drugs on Mar 28, 2011, the average rate of price reduction reaches 21% this time. However, it’s reported that some low-price drugs start to disappear , for manufacturers can hardly make any profit by the price ceiling. Consequently, low-price drugs will be in shortage soon.

药品降价要看得见降 也要看得见药

2011-04-01 11:38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核心提示: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实行福利医疗制度,但全免或部分免除的基本为“医费”,即看病、问诊的费用,而在药费这一块,则基本以自费为主,药费畸高成了困扰各国政府、医疗部门和患者的普遍问题。

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规定,自3月28日起,全国部分常用药物,包括162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实行正式降价,平均降幅高达21%。

此次降价所涉及的,大多数为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物,是患者最常遇到的 “大众性疾病”(如伤风感冒、头疼脑热等)必然用到 的药物种类,包括一些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如心血管类疾病用药等,一部分进口药物也在降价范围内。这意味着此次降价所惠及的患者覆盖面更广,不仅常见病患 者的医疗开支会有所节制,那些“老病号”的药费负担,也有望随之降低,这对于广大工薪阶层和低收入家庭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实行福利医疗制度,但全免或部分免除的基本为“医费”,即看病、问诊的费用,而在药费这一块,则基本以自 费为主,药费畸高成了困扰各国政府、医疗部门和患者的普遍问题。此次发改委主持的常用药物降价,意在通过价格调控,直接让利给普通患者,是一种勇敢的尝 试,其动机是积极的,也理应得到大众的欢迎和应有的正面评价。

但必须看到,这种以行政指令调控药价的常用药物大降价行为已非首例,从以往的经验看,社会、舆论和广大患者最担心的,莫过于“见得到降,见不到药”,即随着降价令的推出,原先的常用药渐渐变得不再“常用”,不仅药店里再难觅踪影,医院、诊所里也从此没了踪迹。

许多行家和敏感的消费者都早已发现,许多医药厂家对这种指令性大降价早已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旦降价范围确认,它们一方面迅速调整产能,将被选中的药物品种产能边缘化,另一方面将这些药改头换面,“新瓶装旧药”,换个名字重出江湖,从而理直气壮地游离于降价令之外。

即使不考虑这种消极对抗、绕开禁令的主观行为,客观地说,此次降价所涉及的头孢、抗生素等类药物,本身就属于更新换代极其频 繁的药物类别,几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就往往更新一代,如果缺乏这种对常用药名单变化、发展规律的前瞻性,那么这种对药价的行政调控,就可能陷入“隔三差五总 要再调”的怪圈,从而令相关决策部门疲于奔命。

既要看得见降,也要看得见药,才能真正惠及患者,扭转药价畸高的市场格局。

以往历次药品降价,之所以屡屡被医药厂家成功闪转腾挪,基层药房、医院和厂家的配合是关键。这就必须抓紧“医药分家”改革的推进,并改变目前不尽合理的药品采购机制和利润分配结构,打破“药”、“医”二者间的共生 “食物链”。

相对于零售药店,政府干预对医院、尤其担负医疗支柱职责的大型公立医院效果更好,影响力更大,有关方面应将药品价格管理的中心,从药房转向医院,从医院药品采购、处方这两大环节入手,加强监管,如此更有利于降价的常用药继续“常用”下去。

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千实惠、万实惠,少花钱便能治好病最实惠,他们所关心的不只是药品均价降了几成,而更在乎自己药费开支是否真的下降了。对此,有关部门应把思路放得更开一些,不仅对常用药名单上的药品种类“下手”,更要严控新药的审批、定价,并加大对低收入患者的直接补贴力度。

Vitamin Price Increases after Japan Earthquake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March 24, 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giant DSM (DSM) announced the worldwide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vitamin products. Affected by this, the vitamin section of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broad based, on Friday. Xin Fu medicine rose more than 6%, and the new Guangji Pharmaceutical and into the gain was more than 5%.

Early March, DSM has had a price increase. “This price increase is estimated by the Japanese earthquake, vitamins key intermediate (m-cresol) out of stock affected.” Executives in Zhejiang, a raw material drug companies, told reporters. (Source: Newhope360.com)

日本地震对全球原料药产业链影响渐显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1日

日本地震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正逐渐显现,在医药原料药行业已经初露端倪。

3月24日,国际药业巨头荷兰帝斯曼(DSM)宣布,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维生素产品的价格,所有新业务的维生素B2和B6提价15%,所有新签订单的维 生素A、维生素E和泛酸钙提价10%。公司给出的提价理由是,最近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化等因素促使公司决定调整价格。

3月初,帝斯曼已经有过一次提价。“这次提价估计是受到日本地震影响,维生素类关键中间体(间甲酚)断货。”浙江一位原料药企业高管如是说。

维生素变局?

“可能是提价周期的开始。日本地震的灾后重建,相应化工企业复产需要2~3个月,这期间,部分维生素中间体的供应会非常紧张,企业会有继续提价的动力。而下游需求刚性,同时需求在稳定增长,预计维生素涨价会延续一段时间。”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晞指出。

日本地震导致本州化学和Kuraray公司受损停产,为其提供原料的相关石油炼化企业也因地震发生火灾,且目前电力供应不足,电价上涨,业界普遍预期,本州化学无法短期内恢复生产。

本州化学是维生素E生产企业采购来源之一,其中帝斯曼约有一半的间甲酚从该公司采购,国内也有企业从该企业采购一部分。

而国内企业浙江医药自己从事中间体生产,另外一部分采购自德国;新合成两条生产线中,VE合成路线根本就不需要间甲酚中间体。浙江医药、新合成两家公司占据世界VE产量的40%,帝斯曼、巴斯夫掌握了另外60%的份额。

业内人士预计,此番帝斯曼提价后,国内企业会跟随。

2010年,维生素E市场售价每公斤最低110元,最高接近140元。全年均价在120元附近,以浙江医药为例,该项业务给公司贡献90%以上的利润,经兴业证券测算,仅考虑VE产品每公斤提价1元,公司每股净利润增加0.035元。

日本地震可能使VE传统四大寡头的均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有医药研究员表示,“帝斯曼因为中间体短缺,有可能大幅减产VE。”

培南类药物前景看好

培南类抗生素与人们熟知的头孢类、沙星类、磺胺类等抗生素是同一概念。近年来,普通抗生素由于被滥用而产生抗药性,培南类抗生素的优势逐渐凸显,2010年的数据显示,国内市场培南类抗生素的增长在50%以上。

而培南类抗生素的原料药4-AA由日本最早开发成功,在2007年之前,全球只有日本具有生产4-AA的能力,进口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一般在600美元/ 公斤左右。2007年后,海翔药业等国内企业逐渐掌握了核心生产工艺技术,大幅降低了4-AA的成本,逐步抢占了日本公司的市场份额。

震前,日本仍是国际上4-AA最大的出口国,高砂化学、钟渊化学和曹达化学3家共计拥有约300吨产能。长江证券认为,强震及核泄漏后,日本4-AA中间体出口或将受到严重影响,将加剧中间体市场紧缺的状况。
日本强震之前,4-AA市场已经非常畅销,货源紧张。目前,国内4-AA主要生产商有十几家,规模较大的有海翔药业、华海药业、海滨药业、海正药业等,4-AA现在对外报价1300元/千克左右,且货源非常紧张。

“4-AA预计提价是大概率事件。”长江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海翔药业具有约300吨/年的产能,仍然供不应求。非公开增发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具有每年400吨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010年,我国共出口4-AA中间体约103吨,海翔药业出口份额约占95%左右,占绝对优势。因此,若4-AA中间体因为日本地震而提价,海翔药业最为受益。

目前随着培南类产品的美国专利到期,业界判断培南类市场需求很快会扩大到2000吨,而目前全球的产能是800吨,这对于国内尚处于紧追阶段的原料药企业来说是长期利好。作者:言焱

Chinese Government to Set Standard Price for Essential Drugs

March 18th, 2011 | by

2011-03-18

The official of the National Devel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said that they will set up a  standard price for some essential drugs to avoid the vicious competition during the bidding processes. As we know that som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will offer extremely low price to force other  companies to withdraw from the market, but neither can they ensure the drug quality at such a unreasonable price.

 

药品价格管理方法渐变 降价死是假象

2011-03-16 09:46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告诉记者,对 部分经过多次招标、价格稳定、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品种,国家发改委将会研究制定国家统一价格,从而避免企业恶性竞争可能带来的质量风险,“现在正在研究如 何遴选这些药品品种,今年肯定会选出一批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

药品价格管理正在酝酿变化。今年,将有一批基本药物实行国家统一定价。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告诉记者,对部分经过多次招标、价格稳定、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品种,国家发改委将会研究制定国家统一价格,从而避免企业恶性竞争可能带来的质量风险,“现在正在研究如何遴选这些药品品种,今年肯定会选出一批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

目前,基本药物实行的是国家限价政策,由国家发改委规定其最高零售价格。在各地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中,中标的基本药物价格并不一致。

按照目前的基本药物招标办法,所有基本药物招标实行双信封制,参与竞标的企业要先通过技术标也就是药品质量关的审查,然后才能进入商务标的竞争。在商务标的竞争中,最大的竞争砝码就是价格。

这样的招标方法曾被不少医药协会和药企批评,认为造成了药厂恶性竞争,造成基本药物质量隐患。

“如果部分基本药物实行国家统一价格,今后基本药物的招标将从双信封变成单信封。药厂将有望从价格竞争转变成质量、服务竞争。”宋大才说。

不仅基本药物定价机制在发生变化,本月底,今年首次药品降价也将拉开帷幕。

药品“降价死”是否假象

从3月28日开始,将会有162个品种的药品正式进入降价通道。

这162个品种主要是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涉及近1300个剂型规格。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这个消息公开后,一些国内药品生产企业抱怨,一些外资药品生产企业有意见,公众则怀疑,这样的降价能否真的减少药品支出。

在以往药品降价过程中,一降价就导致廉价药消失的说法颇有市场。

“药品降价是否真的会带来’降价死’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多次去药店进行了解。结果发现,由于政府降价,供货商与零售商之间需要重新协商供货价格,从而会造成临时性的药品下架现象,但很快都能恢复供应。这种现象往往集中发生在降价前后,容易让人形成“降价死”的印象。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降价药品整个退出市场、没有人生产的说法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即使消失,也是个别品牌消失,或者市场发生了转移。

一个用来否认“降价死”的例子是头孢曲松注射剂。该注射剂上世纪90年代卖100多元,经过政府多次降价后,现在市场价格一般也就三四元,但每年仍然有几亿元销售额。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这种例子不在少数。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一直在关注廉价药品消失的问题。2007年,曾专门委托一家研究机构对2002~2007年间媒体报道的200多种所谓“因为降价造成短缺或消失的药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5%的“被短缺”药品依然在正常销售,剩下5%的药品则是由于药品的正常更新换代被替代,基本上没有发现因为降价造成的药品消失。比如在大医院可能买不到的青霉素,其实在农村等基层市场用得非常普遍。而一些药品降价后,放下身段转战基层市场,对于收入比较低,原来用不上这些药的群体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对于很多人反映对降价“没感觉”的问题,他认为,这些年国家发改委连续降药价对缓解看病贵是起到作用的,毕竟把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压低,对招标采购等各个环节的药品价格都起到了下拉的作用。但是不同人群对药品降价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很少吃药的年轻人,对具体药价往往不熟悉,因此对药品降价当然也没感觉。对那些慢性病患者来说,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品,对降价的感受会更明显。

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尽管药品价格被拉低,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还是会有变相阻止低价药的现象。比如,医生会转而开出没有被降价的同类药品。

这个问题在公立医院改革尚未完成的阶段,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这一点,也正是国家发改委药价管理部门的无奈之处。

“客观说,药品调价只是治标之策,要真正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还是要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药分开来实现。”国家发改委的工作人员表示。

降药价,企业会不会亏钱

3月4日,“声音·责任——2011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20家医药行业协(学)会与不少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出席。

坐在这些行业协会与药品企业面前的,是来自国务院医改办、发改委、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药监局等药品管理相关部门的代表。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药企代表都在抱怨,招标把药价压得太低。

河南一家药企的老总在座谈会上公开表示,自己公司有多个产品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现在药品招标的技术标大家都能达到,到了商务标,就是拼价格,价格不是不应该降,而是不能低的离谱。”

这位药厂老总的话引起了现场所有药厂老总的共鸣。有企业表示,现在不参加招标是速死,因为不参加招标就失去了大块市场;参加了招标则是折腾死,因为必须不断压低价格。

有企业甚至表示,如果招标再压低价格,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就要受到影响。“医改是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应该政府埋单,不能让企业贴钱。”

这样的发言,让很多人觉得,我们的药价是不是真的太低了?但另一个事实是,这么多年并没听说哪家药企因药价降了破产倒闭。

3天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发布消息,将从3月28日起降低162个品种药品的价格。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对药品价格实行必要的监管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一项措施。合理控制医药费用支出,减轻患者药费负担,整顿药品市场秩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药品价格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次药品降价并非针对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大量外资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也被列入降价名单。

就在国家发改委发布降价消息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很快回应:降价不是降低医疗卫生费用的唯一手段,建议下一步价格调整应采取分批、分阶段逐步调整价格的措施。

药品价格管理该怎样改

药价是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价格改革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国家发改委降低药价透露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价格调整、管理的方法在改变。

从价格调整的结果看,降价的药品被区别考虑对待。日费用高的药品降价的幅度大,日费用低的药品降幅低或者不降价。在专利等创新型药品的价格上,降价也被控制在一定幅度内。此外,还取消了一部分药品的单独定价权,缩小了其与统一定价药品间的价格差异。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降价综合考虑了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实际交易价格等因素,并区分不同情况,突出了重点。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减轻患者负担,同时也不挫伤药品生产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拿出《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委托中国价格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等七家协会收集意见。

征求意见稿被认为是针对药价虚高做出的动真格的一招。依据征求意见稿,药品价格管理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其中,列入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特征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除了零售价,药品的出厂价和流通加价也将成为政府监管的对象。

外资药的超国民待遇也在这个征求意见稿中被减少,原研药单独定价概念被淡化。

不过,就在这个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出现了“天价芦笋片”、“新进医保目录药品突击涨价”等问题。这个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并没有如期出台。

国家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已经基本成熟,正在按照医改工作的整体要求进行完善。

Healthcare Related Topics in NPC & CPPCC Annual Sessions 2011

March 7th, 2011 | by

2011-03-07

National healthcare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NPC & CPPCC Annual Sessions 2011, and according to Mr Chen Zhu, the Health Minister, following issues have been discussed on the past day:

1) The necessity to separate drug sales from hospitals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3) To increase the medical reimbursement
4) To reduce the costs without endangering drug quality

The result of NPC & CPPCC Annual Session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for the coming policies.

陈竺:药物统一配送可降医疗成本

来源:羊城晚报 大 | 中 | 小

核心提示:陈 竺:实际上安徽就创造了很好的经验,首先是抓质量,就是把质量、信誉好的企业产品遴选出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谈价格,这样就确保了它的质量。应该说 我们的基本药物现在已经是比较便宜了,已经是相当便宜了,所以就不能过于强调价格越低越好。我们希望是能把价格降下来,实际上就是让它有一个合理的价格。 配送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层层加码,这就不对了。

3月6日上午,政协小组讨论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接受记者的采访,就医改重点、医患关系、药价等热点答问。

医药分开是很关键的一步,不改掉的话,趋利行为就很难去控制。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

十二五规划之中,应该制定一个可行的管理制度以规划奶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胡克勤

“医药分开很关键。医药费控制不下来,老百姓还是得不到实惠”

记者:医改的重点在哪里?

陈 竺:基层的改革我觉得是具有战略意义、全局意义的,未来卫生工作的主战场就是在基层,我是这么认为的。而基层的能力很多也是要靠大医院来扶持的。公立医院 应该还是我们医疗卫生的核心部分。安徽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面,我觉得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比如芜湖的医药分开,我觉得医药分开是很关键的一步,不改掉的 话,那趋利行为就很难去控制。政府不断在增加医保的力度,但是如果医药费控制不下来的话,那实际上老百姓还是得不到实惠。我觉得芜湖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马鞍山是在公立医院和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上下联动方面走了一步,它搞了医疗集团,我觉得这个非常符合我们未来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只有上下 联动,基层才能强起来,通过这样一个体制,逐步缓解难和贵的问题。

医患关系→机制调解

“十几个省建立了人民调解 机制,两年内推向全国”

记者:您怎么看待很多人关注的医患关系问题?

陈 竺 :从源头上面,我觉得是要把我们的医保体制建立得更好,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性,要提高服务质量、水平,让群众满意度提高。这是很根本的。对待医患关系,像 纠纷调处等,我们很多地方也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如人民调解,第三方的调解。当然我们也主张,我们应该保护患者权益,小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疗机构 的投诉渠道解决,通过行政的调解大部分都能解决的。当然有一些问题最后要诉诸法律。但是很多问题的确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去解决,现在全国大概有十几个省建立 了这样的机制,我们想在两年内把它推向全国。实际上它既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权益的保护,同时它也涉及社会的稳定,我们现在讲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个是 非常重要的。

免费救治→每年推新病种试点

“儿童白血病 的免费救治,今年要在全国推开”

记者:儿童白血病的免费救治今年能铺开到什么程度?

陈 竺:其实现在不是完全的免费救治。去年我们搞试点,有几个省(市),包括安徽、湖南、陕西、重庆已经推向全省(市),今年我们要在全国推开。我觉得虽然我 们只选了两类六个病,但是它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我们从低水平、广覆盖,到现在是广覆盖、保基本,比如说一些儿童的大病,疗效好,费用能够控制,这样的病, 我们觉得有效的资源用上去,它是非常符合成本效益的,也是社会关注的。

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的,妇女的两个主要的肿瘤,还有前几天总理提到的尿毒症,是涉及很多家庭的,我想每年我们总要推几个大病试点出来。随着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方案更加合理,费用能够进一步控制,政府和个人出资达到300元的时候,我想我们大概能够使主要大病的因病致贫得到初步的缓解。

药品价格→保质量降成本

“不能过于强调药价越低越好,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

记者:基本药品零差率 让市民担心,药价降了,质量怎么能保证呢?

陈 竺:实际上安徽就创造了很好的经验,首先是抓质量,就是把质量、信誉好的企业产品遴选出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谈价格,这样就确保了它的质量。应该说 我们的基本药物现在已经是比较便宜了,已经是相当便宜了,所以就不能过于强调价格越低越好。我们希望是能把价格降下来,实际上就是让它有一个合理的价格。 配送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层层加码,这就不对了。应该是企业确保药品的生产质量,这才是最最关键的。流通方面我们提的是统一配送。这样的话既保证质量又降 低了成本,这样医疗机构零差率就真正让百姓满意。去年全国的基层药价,平均下降幅度是30%或者更多一点,这样的话群众就更愿意到基层去,所以基层是“两 升两降”,一个是就诊人数上升了,住院人数也上升了,门诊费用降下来了住院费用下降了。在整个物价通胀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之不容易 的。(张演钦 许琛 程行欢 鲁钇山)
(责任编辑:肖贺)

Five Hospitals in Hangzhou Involved Kickbacks

February 28th, 2011 | by

2011-02-28

A drug representative revealed details about hospital kickbacks. Five famous hospitals in Hangzhou are involved this time. As an example he mentioned the price difference of his own product– Edaravone Injection, the procurement price from manufacturer is 15 RMB (specification 10ml/15mg), while the bidding price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64.1 RMB and the sales price in hospitals is 74.4 RMB (≈15% price adding based on the bidding price), and it is said that doctors could receive 15-18RMB for prescribing one package. The case is currently under the investigation.

 

浙江医药“回扣门”频被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核心提示:继去年网络曝出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的医药“回扣门”之后,杭州又曝业界丑闻。

继去年网络曝出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的医药“回扣门”之后,杭州又曝业界丑闻。25日下午,一名自称“杭州海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前业务员”的网友在多家网站发帖,称因不满拖欠工资,将公司今年1月的医疗回扣统计详单公布。网帖罗列了杭州、宁波5家浙江知名医院200余名医务工作者“收受临床费”情况。

这位署名“小于”的海疆医药“前业务员”在网帖中称,作为药品代理销售公司,杭州海疆公司主要销售吉林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商品名:易达生),有10ml/15mg和20ml/30mg两种规格。其中依达拉奉注射液10ml/15mg的厂家给底价是每支15元,而浙江省中标价高达每支64.1元,医院零售价为每支74.4元,中间利润高达41元,全省各医院按15元到18元给临床医生发回扣。此外,20ml/30mg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厂家给底价是每支22元,浙江省中标价是每支92.44元,医院零售价为每支104.2元,中间利润则高达58元,全省各医院按20元到25元给临床医生发回扣。

“我把上月公司统计的发给医生的详单公之于众,相信各医疗机构和反贪部门会给百姓一个公正的说法。”网帖详单列出了所涉医院医生姓名、工号、科室,并注有所开药品数量、金额、“临床费”。每个医生“临床费”则从几十元至几万元不等,多属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其中最高的一名沈姓神经内科医生,“临床费”达3.2万元。

该网帖涉及的5家医院,分别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和宁波市第二医院等。记者先后联系几家医院,发现名单中部分医生的姓名、科室、医院与网帖基本相符。按照网帖中所列名单,记者联系上其中一名医生。该医生在电话中称自己根本不知道杭州海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也不认识这家公司的业务员。而杭州海疆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被人恶意报复,“此事背后涉及商业纠纷。公司没有‘小于’此人,也从不拖欠工资”。

据了解,针对网帖所反映的情况,浙江省卫生厅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记者电话联系到杭州海疆公司负责人倪东敏,他称:“这事背后涉及商业纠纷,被人恶意报复。首先我们公司没有‘小于’此人,并且从不拖欠工资。”

他还说,贴上所报的药品是他们公司在代理,涉及的医生工号均正确,但罗列的数字是假的。”他还表示将协同厂家一起去报案。

新闻衍生:杭州施强药业被曝向开单医生发放回扣 否认称系伪造

1月9日,署名“黑心药商”的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帖,称杭州施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强药业”)为销售一种名为复方玄驹胶囊的药品,向开单医生发放“回扣”。帖子上传了办公系统截图、医院档案卡、医生基础卡和请客、送礼等“投入”明细,1月11日,施强药业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这些明细“是伪造的,是发帖子的人把自己制造的所谓表格和回扣数据,PS到了我们的0A办公系统页面上,制作出的画面。”

在发帖人上传的施强药业0A办公系统截图中,显示有去年10月和11月的“销售费用申请单”。据发帖人解释,这实际上就是施强公司每月根据医生开单卖药的数量,返给医生的“回扣清单”。其中,医院及医生姓名皆用代码表示,回扣金额则用“满意度”显示,即每开出一盒复方玄驹胶囊36粒,返给医生的钱数,支付方式有“打卡”和“不打卡”两种。

发帖人说,销售费用就是每个月医生用多少盒药,公司返给他的总钱数。每个月初销售人 员在月初申请,经过层层审核后再将费用打下来,有的是通过打卡,有的不打卡,直接给现金。客户卡有的是医生自己办的,有的是公司提供的,公司提供的一般一 年更换一次,以保安全。发帖人还曝出,打到医生卡中的钱一般是由杭州滨江经济开发区一家或几家农行打出,“据说是通过第三方让银行将费用打了,此事保密级 别较高,只有财务部经手人员才知道钱的具体流程,不过通过客户手中的卡的钱的来历也能查到具体哪家银行”。

发帖人贴出了“2010年10月的销售费用申请”的明细截图。记者查阅后发现,“满意度”普遍为16元,发帖人解释说这表示每推销一盒药给医生16元。在已曝光的两张清单中,打给医生的最高金额为一个月7293元,而销售额是25740元,也就是回扣比例高达28%。

1月11日上午,在记者向施强药业办公室致电核实情况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已经看到这篇引起风波的帖子,但否认施强药业在药品销售行 为中存在“回扣”行为。并称帖子上曝光的办公系统截图是“无中生有”、“伪造的”。“我猜发这个帖子的人极有可能是出于报复心理,可能是对公司有情绪的内 部员工,可能是竞争对手,不好说。”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施强药业对此事正处于调查阶段,希望当前媒体不要发布任何相关信息。

在同时曝光的医院档案卡中,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榜上有名”。当记者问及施强药业是否与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讨论过此事时,该负责人表示,由于不认为此事涉及该医院,因此“目前以公司内部调查为主”。
记者随后拨通了南通妇幼保健院的电话,该医院的党办负责人称,对“回扣门”毫不知情,无法发表评价。约一小时后记者再次致电南通妇幼保健院,党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领导看到帖子后正在开会研究,并召集了有关人员展开调查,目前不方便透露任何态度,“调查结果一两天后就会出

Private-owned 3A-class Hospital Acquired its Distributor

February 24th, 2011 | by

2011-02-24

Dongguan Kanghua Hospital, the first private hospital with 3A-class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acquired 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ast year, which now mainly provide drugs for Kanghua Hospital.  “The acquisition has saved us up to 20% of drug costs”, said the hospital president.

全国首家三甲民营医院收购医药公司

2011-02-24 来源:南方都市报
核心提示:在 回报社会方面,康华医院将有哪些作为?该医院的行政总裁陈旺枝向记者透露,在去年底,康华集团已经收购了一家医药公司,相信此举会使药品成本下降将近两 成。他说:“现在药品价格虚高,主要是因为药品销售环节太多,其中成本累积,我们现在收购了这个医药公司,让它专门为我们供应药品,在成本方面肯定是大为 降低的。而降低的成本,我们会在患者医疗费用上体现的。”

东莞康华医院获评三甲医院,这是全国首家获此殊荣的综合性民营医院,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昨天出席了揭牌仪式。该医院方面透露,康华集团已经收购了一家医药公司,用以供应该医院的药品,此举使该院的药品成本降低了将近两成。

“东莞优质医疗资源仍然缺乏”

记者在昨天上午举行的揭牌仪式上获悉,在广东省恢复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之后,全省范围内首批申报评级的共有6家医院,东莞只有康华医院参评,并最终获评三级甲等医院。出席仪式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这是全省首家三甲民营医院,也是全国首家综合性的三甲民营医院。

尽 管副省长雷于蓝多次肯定东莞在扶持民营医疗方面的力度和做法,但东莞市副市长吴道闻依然清晰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他在讲话中说:“目前东莞的优质医疗资源仍 然是缺乏的,我们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只有9家,8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只有5家,而三甲医院目前只有三家。在引进高端医疗技术、发展特色专科方面东莞 还有很大空间。”

记者了解到,东莞市已经参评三甲的医院除了康华医院之外,还有东华医院和石龙人民医院,目前还没有进入评审阶段。

“康华的优势在于它不靠医院赚钱”

雷于蓝在上车离开医院的时候,她握住康华医院院长吕玉波的手说:“你们要实现你们的承诺,要大力回报社会。”

在 回报社会方面,康华医院将有哪些作为?该医院的行政总裁陈旺枝向记者透露,在去年底,康华集团已经收购了一家医药公司,相信此举会使药品成本下降将近两 成。他说:“现在药品价格虚高,主要是因为药品销售环节太多,其中成本累积,我们现在收购了这个医药公司,让它专门为我们供应药品,在成本方面肯定是大为 降低的。而降低的成本,我们会在患者医疗费用上体现的。”

根据该医院的思路,除了药费之外,医疗费、检查费等方面的费用都会进行严格控制。身为广东省中医院院长的吕玉波担任了康华医院院长之后,大力推行其曾在公 立医院中实行的临床路径措施,以控制患者就医费用。该医院已经为34个病种都订立一个标准化的诊疗规范,医生诊治此病时需严格遵循该规范,从而遏制滥用药 和大处方的出现。吕玉波说,在今年,这34个病种将会增加到卫生部所要求的112个病种,基本囊括市民常见的病种。

“康华的优势在于它不靠医院赚钱,它整个集团财力雄厚,医院的收入并非主要收入。作为一个企业,它有更多的资源和能量来做一些专注于社会效益的事情。”吕玉波说。据陈旺枝表示,截至目前,康华集团在康华医院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20亿元。(严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