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May, 2011
Five-Year-Plan for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After a long discusstion,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has finally issued the Five-Year-Plan for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The keywords ar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市场机制领头 医药流通十二五集约化发展
来源:医药经济报
核心提示:备受瞩目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在充分征求意见和反复多次讨论后,终于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药品流 通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也是商务部在接手流通行业管理职能后,全面推进流通行业改革和发展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观纲要全文,可以看出发挥 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鼓励整合利用行业内外资源共同发展、兼顾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以及健全行业管理制度并规范流通秩序是贯穿其中的四条主线。
备 受瞩目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充分征求意见和反复多次讨论后,终于在5月5日正式对外发 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药品流通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也是商务部在接手流通行业管理职能后,全面推进流通行业改革和发展最为重要的一 项工作。
药品流通行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多年来虽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缺乏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并受体制机制等 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表示,商务部对《规划纲要》的制定非常重视,将其列入拟制定的国内贸易“十二五”规划的 专题规划,强调这是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纲要》设定了行业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其中提出了很多鼓励发展 的方向,也提出了很多规范行业发展的措施。通观纲要全文,可以看出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鼓励整合利用行业内外资源共同发展、兼顾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以 及健全行业管理制度并规范流通秩序是贯穿其中的四条主线。
关键词一:市场化
《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一节就开宗明义地写道:以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强化现代科学技术和新型管理方式应用为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贯穿在整个《规划纲要》中,是最大的亮点。”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鼓励大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引导一般中小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市场化途径并入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鼓励建设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药品物流 园区和配送中心等等。如何落实这些鼓励政策,《规划纲要》提出的第一条保障措施就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温再兴对此表示,药品流通行业是市场化程度很 高的行业,政府的管理更多地要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办法,创造出公平竞争的环境,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支持措施,改善政策环境、企业融资 环境。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山区、牧区、海岛等边远地区较多,交通不便,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点多面广,且采购量少,因此向这些地区配送药品的 成本会大大增加,单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温再兴表示,如果说国家有资金支持的话,投入方向与国家财政的投入方向是一致的,应该是与民生、“三农” 等有关的如“老、少、边、岛、渔、牧”等偏远地区的药品供应。商务部正在探索建立“放心药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大中型骨干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和 偏远地区延伸药品供应网络。“市场化机制是重要原则,政府不大包大揽。”
对于《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要“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建立退出制 度”,有记者问商务部是否会据此来对新设的批发、零售企业进行数量上的限制。温再兴表示,作为药品流通行业主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体制改革进展、城乡建设规划、人口增长与密度、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药品供应能力等实际情况,制订药品批发零售网点合理设置和布局的 具体规划,保证药品供应,但不会对流通企业的数量进行限制。因为如果提出此类限制,有可能成为地方保护的借口,限制批发企业和连锁企业兼并重组及跨区域发 展,影响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因此,《规划纲要》未提出用行政手段限制批发企业数量和零售药店数量及间隔距离的要求。
关键词二:节约化
《规划纲要》“开放整合、资源共享”思想在多处得到体现和倡导。
这 一思想在“推动医药物流服务专业化发展”的描述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一方面,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向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延伸现代物流服务,让药品流通企业的物流 功能社会化。另一方面,也提倡在满足医药物流标准的前提下,有效利用邮政、仓储等社会资源,发展第三方物流。于明德对此高度评价,认为物流服务专业化发 展,既可以自己有,也可以用别人的。他说:“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投资,如果有现成的物流系统和网络能帮助行业实现低物流成本,则完全没必要自己投资新 建。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按标准说话,专业的药品流通企业也好、邮政也好、民航也好、铁路也好,只要符合医药物流的标准,为什么不允许呢?这种开放发展 的思路是对国家资源、社会资源的最大节约。”
从天坛医院药库与北京医药股份的合作、上海医药与中邮公司最近签订的物流方面合作协议,可以看出业界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对于之前饱受争议的“批零一体化”,《规划纲要》明确给予鼓励。温再兴对此表示,鼓励批零一体化,有利于提高集中度,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于明德认为,批零一体化是当前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方向。批发企业管批发物流,零售企业提供第一线的用药需求,两者结合,资源共享,是非常好的做法。
在“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这项任务中,《规划纲要》提到要“鼓励连锁药店积极承接医疗机构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对此,于明德说,全国共有零售药店38.8 万多个,遍布城乡各处。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资源,完全能够很方便地满足患者的购药需求。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中再建新药房是一种浪费。应该利用基层药店,资 源共享。“‘医药分开’是医改的一个方向,不应该受任何利益的影响。这是‘医药分开’在药品流通行业中的表述。”
有不愿具名的专家分析指 出,中央医改文件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均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医药分开”。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取消“以药补医”政策,已具备了试 行“医药分开”的条件。《规划纲要》此处正是积极引导连锁药店充分发挥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有消息称,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周边零售药店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不再设药房,医生只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可凭处方就近选择零售药店购药。
关键词三:规模化
在此前媒体关于《规划纲要》的报道中,关注的焦点都落在政策将鼓励通过兼并重组,“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上。确实,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行业集中度,是《规划纲要》引导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现实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流通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的出路是规划中必须考虑的。
我 国药品批发前三强仅占全国销售总额的约20%,零售前三强仅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总额的5.6%左右,行业集中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温再兴指出,这是我国流通 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调整行业结构,提高行业集中度是药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规划纲要》提出要“引导一般中小药品 流通企业通过市场化途径并入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与此同时,还将支持专业化和有特色的中小药品流通企业做精做专,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引导中小药品流通 企业采用联购分销、共同配送等方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组织化程度等。
于明德认为,《规划纲要》将引导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符合行业实际。简 单倡导“做大”是不够的,目前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应让大中小企业各得其所。差异化竞争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应鼓励他们创特色,做精 做专,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联盟是中小企业很好的集约化方式,也是中小企业生存的需要。
关键词四:规范化
规 范流通行业秩序、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倡导行业自律是《规划纲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行业规范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制定行业规划布局,提高行 业准入门槛,建立退出制度;还提出要“逐步实施药品流通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类别和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激励企业在规范经营的基础上改善 服务设施,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规划纲要》还首次提出要对流通企业的医药代表资质和行为进行管理,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药品批发企业营 销人员、药品生产企业和代理企业医药代表的资质管理办法和行为规范,实行持证上岗和公示制度”。
“医药代表”这个概念是随着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而带来的一种营销新概念和新模式。国家对这种“新职业”的管理应该说还是空白。
据 了解,医药代表大多服务于工业企业,随着流通企业业务的多元化,总代理企业全面负责药品的推广和销售,因此流通企业中也有数量不多的医药代表。于明德指 出,国家对于“批发企业营销人员、生产和代理企业医药代表”的管理还是空白。外企的医药代表一般只负责技术推广,国内企业的医药代表身兼技术推广、销售、 回款等多项职责于一身。从目前的行业实际情况看,把技术推广和商务、销售推广完全分开不符合实际。于明德认为管理部门针对行业实际,制定从业标准,规范从 业人员的行为,对于净化行业环境、规范流通秩序很有必要。此举也将有利于将医药代表纳入国家职业管理范畴。(王丹)
Pilot Program of DRG-based Reimbursement Starts in Beijing
Six public hospitals in Beijing city, including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The Third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Friendship Hospital, Chaoyang Hospital and Xuanwu Hospital, are taking part in a trial project regarding reimbursement based on DRG system. DRG (Diagnosis-related group) is a system to classify hospital cases into several categories. In the trail program, patients get different reimbursement rate based on which category their diagnoses belong.
北京试点按病种付费 医院绩效考核是关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我们发现,在目前已经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国家,确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毛羽说,“在北美地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医保支出增长过快,而在欧洲地区的问题则是,预约等待的时间过长。”“鉴于此,我们的按病种付费制度绝不是照搬国外的经验,而且为了避免弯路的出现,推行按病种付费的关键是改革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 毛羽说。
新医改进入第三年,亟需在改革攻坚上取得新的突破。
“北京市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很快将正式启动。”5月18日,在北京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透露了这一信息。
按病种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简称DRGs)目前是国际上公认的控制医疗费用的方式之一,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今年4月初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这一付费制度改革。
北京市对此研究已有数年之久,实行按病种付费改革相对其它地区而言条件也更为充分。毛羽表示,推行按病种付费改革,避免弯路出现的关键是医院绩效考核机制的改革。
从按项目到按病种
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是新医改的目标之一。药占比重过高、重复检查、过度服务等现象是造成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而目前普遍实行的按项目付费方式则是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
实行按项目付费,意味着增加患者的检查项目、药物剂量等可以增加医院和医生的收益。而医保部门是事后结算,很难起到对医疗机构在收费方面的监督作用。
按病种付费则是一种打包付费制度,医保部门可以设定疾病的付费标准,一旦诊疗费用超过了医保部门设定的标准,医院自身将承担额外的费用。
但这种付费方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医院减少必要的服务项目而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毛羽表示,医院需要进行的必要准备是建立临床路径的监管体系。
由于处在起步阶段,应用于临床路径的疾病是诊疗手段清晰、治疗效果明确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改委和卫生部遴选了104个病种,供各地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时参考。
另外,施行临床路径,带有强制性的操作程序使医生的工作量大为增加,如何监督成为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先期的探索中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建立学习型临床路径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将整个工作流程信息化;另一方面,在诊疗事前、事中、事后设立了88个质控点,对医生进行监督。
改革绩效考核方式
实行临床路径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医生给患者提供的医药服务内容,以此来控制医疗费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制度仍然存在问题。
一方面,医院可能会诱导患者住院,或者通过分次诊疗的办法来获取不当利益。这种制度将极大减少医生因提供医疗服务所获得收益,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医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调动医生的积极性。
“我们发现,在目前已经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国家,确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毛羽说,“在北美地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医保支出增长过快,而在欧洲地区的问题则是,预约等待的时间过长。”
“鉴于此,我们的按病种付费制度绝不是照搬国外的经验,而且为了避免弯路的出现,推行按病种付费的关键是改革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毛羽说。
在这方面,北京市按病种付费试点之一的北大人民医院已经进行了相应改革探索。
北大人民医院的改革思路是,逐步试行与收支结余脱钩的绩效奖励措施,消除因逐利行为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长或质量下降;鼓励科室收治疑难重症患者,体现大学附属医院的价值,发挥三级医院应有的作用;同时缩短各类检查预约时间,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毛羽表示,北京市确定首批按病种付费的是六家公立医院,包括北大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宣武医院等。(刘涌)
(责任编辑:肖贺)
Pharmaceutical Firms Form An Alliance to Reduce SC Costs
Six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and two distributors in Shanxi Province have formed an alliance to reduce the costs of drug circulation. It’s reported that the alliance can help pharmaceutical firms to save costs for up to 1,000 types of drugs.
必康等8家企业达成工商一体化联盟
来源:陕西日报
核心提示:当天,达成联盟的6家制药工业企业有:陕西必康、辅仁药业、开封制药、武汉五景、江苏康宝、成都长青;2家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有南京医药和陕西同信,6家制药企业有1000余个医药品种。8家医药企业工商一体化联盟,将为降低药品流通环节费用开展模式创新。
5月28日,陕西必康等6家制药企业与南京医药等2家医药商业企业在西安建立工商一体化联盟,以利用我省优质药材资源,生产优质基药,并依托联盟商业网络,达到药品生产和零售的无缝连接。
当天,达成联盟的6家制药工业企业有:陕西必康、辅仁药业、开封制药、武汉五景、江苏康宝、成都长青;2家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有南京医药和陕西同信,6家制药企业有1000余个医药品种。8家医药企业工商一体化联盟,将为降低药品流通环节费用开展模式创新。(郭晓斌)
Problems Occurred after Centralized Bidding
The current bidding process might make the drug less expensive but it raises quality concerns at the same time:
1) While some patients benefit from the less expensive drugs, others find that some drugs disappeared from the pharmacies.
2)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not happy with the bidding system. The argument is that the essential medicine procurement system distorts market competition, for some companies might compromise drug quality to lower production costs.
遇招标双刃剑 大型药企遭阵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据参与招标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述价格已经接近企业的成本价,不过,现在必须硬着头皮把价格降下来,以满足专家组的心理预期。
目前,已经有若干省份开始执行“安徽模式”进行基本药物招标,大型医药集团并未因为其“资质”而抢得先机,相反,已经呈现“节节败退”的情况。
资质优良药企的出局,可能会降低药物的品质,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药物降价带来的益处。
价格低到“不可思议”
所谓“安徽模式”即“双信封”制,按照该模式,企业投递第一信封,为“技术标”,招标方根据企业的规模、信誉、资质来打分;第二信封,为“商务标”,通 过技术标入围的企业,再各自报上价格,两轮报价同时进行。而在实际的药品采购中,“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难以体现,基本药物大多实施低价者中标的制 度。
在这一招标模式下,全国大型制药集团的产品中标率集体下挫。
从市场了解情况来看,大部分规模医药公司的中标率从原先的90%降到了5%。即原先投标100个品种,90种中标,变为现在的5种中标。
以某大型医药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安徽投标127种,中标7种;在山东投标相同品种,也只中标7种。“很多产品的价格已经低到不可思议的程度。”相关企业的高管表示。
以某省的普通输液价格为例,中标价仅为0.77元。“你到超市里面随便选一瓶250毫升的液体,只要是液体,不管是水、酱油还是醋,都不可能卖到这个价格,那你还敢往身体里打吗?”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
“价低者得”的情况,导致了很多企业为了争取某个省的市场份额,而出现成本与售价倒挂的情况。而不愿倒挂的企业,只能出局。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据我们了解,很多‘中标’企业,一时报出的低价,后来自己也生产不出来,结果导致中标后,也不履行,很多商品就此断货。”
事实上,低价药断货的情况,从去年年底就在国内不少省份出现。一些常见的品种,如板蓝根颗粒,中标价仅0.11元/袋。包括全国最大的板蓝根生产厂家白云山等生产品牌板蓝根颗粒的厂家,均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1分钱压倒一个大企业
众多大型药企折戟药品招标,导致了很多药品从市场上彻底消失。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安徽模式”下,医药系统已经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一方面基层医生因为药价太便宜,不愿“开”基本药物;另一方面,由于中标价格过低,基本药物也很难找到供应企业。
此前,国家发改委就经典老药在市场消失的话题,组织行业内的关键企业开会商讨对策。记者了解到,由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下称“信谊”)生产的一款名为 “乙酰唑胺”药品已经断货,主治青光眼。其价格从12元一度被发改委调整至17元,调价让生产该药品的信谊看到了恢复生产的希望。
“我们原先的原料从北京双鹤采购,可是双鹤由于成本的关系不再生产原料,我们决定从国外进口。”信谊核算发现原料进口后,该药制造成本为20元。
不过很快,随着发改委将该药的价格从17元又调回12元,正在进行的进口原料药注册申请,也随即中止。
自基本医药目录制度实施以来,仅信谊旗下就有十多种老药退出市场,停止生产。事实上,经典药品的缺失,让这一市场拱手让给外资跨国企业,其产品价格平均为国内价格的5倍~10倍。
“现在包括山东、四川、黑龙江等省的招标文件中,都明确表明,招标价格将参照之前招标的省份来制定,要比前面低,这种‘越招越低’的情况让企业难以为继。”于明德表示。
以复方丹参片为例,某省60片装的中标价格为0.95元,而“药材网”上根据国家药典公布的原料药采购价格就为2.95元,这还未计算人工、房租、水电、税收。这让经典老药的市场前景十分暗淡。
于明德指着中国地图对记者表示,从北向南数,中国市场数得着的大型医药集团,几乎都在“安徽模式”下栽了跟头,包括哈药、东北制药、石药、华北制药、北药、新华制药、上药、康恩贝、广药等。“商务标,往往1分钱压倒一个大企业。”于明德表示。
药品安全监管隐患
去年,为规范药品的招标采购,卫生部64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规范基本药物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的56号文,提出了“双信封和带量招标”的创新模式。
一位医药企业高管表示,新的招标模式呈现出了一些问题:首先即是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严重,一些地方“歧视性”的招标规则加重了省外投标企业的负担;
其次,中标价格差异过大,原研、首仿、单独定价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引起的中标价格差距达到几倍甚至更多,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同时,“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难以体现,基本药物唯低价中标,使一些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内控标准较高的制药企业常常很难中标,不可避免地给药品安全监管带来隐患。
“国家对于品牌药企,应该有差异化的定价政策,现在仅按照原研、首仿和仿制来划分,过于笼统。”信谊的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
竞标如此激烈,也与我国制药行业目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关。根据我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制药工业销售额前十强企业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4%,百强企业为42.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个别品种有50多家企业可以生产。
从招标政策实施的效果来看,大型制药企业并未因竞争的加剧而变得更为强大,事实上,随着在各地招标采购中的“失利”,大型制药企业正在经历阵痛。
一位化学工业制药协会官员表示,仅在项目层面的管控尚显不够,“如何细化大企业扶优做强的政策,如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明确行业发展指导目录,对于大企业审评注册给予优先,对于招标、医保、定价等给予倾斜,同时提高GMP标准,鼓励优势企业提高药品标准等。”
去年11月,工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基本药物销量前20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应 达到80%以上,“美国实现这个目标用了80年,我觉得中国实现这个目标,起码要用20年。”一位多年从事医药行业人士表示。(赵奕)
Ministry of Commerce to Cancel Community Hospital Pharmacies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is planning to cancel the pharmacies in community hospitals. Instead, patients can buy drugs from chain drug stores nearby. The purpose is to cut hospital income from drug selling. However, as it involves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parties, it will not be easy to carry it out.
商务部拟取消社区医院药房 短期难实现
2011-5-12 16:43: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日前,商务部正式发布“十二五”《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其中的一个新提法是,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以药补医的基层医疗机 构,特别是周边药品零售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可率先探索医生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的模式。
这意味着,基层医院的药房可以“退休”了,由社会药店取而代之。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若落实到位,在生存的边缘苦苦挣扎的连锁药店将“咸鱼翻生”,其投资价值也将被重写,然而,这涉及到商务部和卫生部、人保部等几大部委之间的博弈,短期内,剥离社区医院药房也许只是商务部一厢情愿而无法实现的梦。
基层医院处方或流向连锁药店
作为接管医药流通后,商务部对医药零售终端这块大蛋糕进行的最大一次分切术,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比例被要求在2015年达到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被要求由目前的1/3提高到2/3。
60%这一目标相比此前提出的原目标70%,虽有所下调,但由于规划明确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的处方流向社会连锁药店,业界普遍认为医药零售终端市场重新洗牌将是大概率事件。
国药控股高级研究员干荣富告诉记者,探索社区医院的处方流向社会连锁药店,是国家鼓励门诊处方流向社会药店的第一步。商务部有意要引导医药商业终端最大做强。经过一系列的整合,最终有可能会医药商业区域龙头旗下的连锁药店执行社区医院药房的部分职能。
干荣富同时认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连锁药店要完全履行社区医院药房的职能,对药店的要求很高。依照国外的经验,社区医院的急诊用药通常是自己出,门诊用药则由外面的社会药房配。未来,我国或有可能会借鉴这一做法。
零售药店话语权有望增厚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全国39.42万家药店的年销售规模现为1739亿元,百强连锁药店2010年销售总额逾655亿元,百强连锁药店的集中度仅为37%。
目前,我国医药商业终端领域尚存在几方面的明显问题,除集中度低外,管理水平、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
另外,此前一个摆在社会零售药店面前,阻碍其发展的,还有一座政策“大山”。依照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机构零差率销售的政策,各地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 填补基层医疗机构实施零差率销售后形成的收入窟窿,但社会零售药店却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了享受补贴的范围之外。为此,一些社会零售药店被逼走上了卖高毛利 的贴牌药品的路子,一些药店甚至卖起了快消用品,而这些路子显然不利于社会零售药店自身长远的发展。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多次就社会药店发展提出建议,认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不再设置药房。
谢子龙认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不再设置药房的好处,不仅可以减少政府投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减轻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有助于缓解 “看病难”的状况。因为,药房剥离使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不再承担药房运行费用,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将精力集中在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方面,专心做好本职工作。
此番新的“十二五”规划,正式提出探索“医生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的模式,无疑让社会药店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
依照规划,为方便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商务部已经要求各地加快赋予所有符合条件的药店处方药销售资格。支持零售连锁企业和其他具备条件的零售药店申请医保定点资格,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零售药店在药品终端市场上的销售比重。
东方证券首席医药分析师李淑花就此认为,如果这一措施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并逐步推广,零售药店在分销终端的话语权将明显增强,其投资价值也有望得到重新审视。
零售终端整合潮呼之欲出
据记者了解,药品零售领域的并购整合案事实上早已悄然展开。
一位接近国大药房有限公司的业内人士透露,作为中国医药集团零售终端的整合平台,国大药房已经在积极寻觅合适的对象,以期完善终端网络。而并购的最终力度则将视国家政策而定。
据了解,成立于2004年的国大药房,目前已基本上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了区域连锁公司,其规模增长得益于在国资委的牵线搭桥下于近年接连展开的多宗并购。国药控股近期公告称,计划以配售H股的方式集资37亿元,并将其中约10亿元用于零售网络的扩展。
来自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我国连锁药店前五强———海王星辰、桐君阁大药房、国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广东大参林的年销售额均已突破30亿元。
有迹象显示,近年来,国字号社会连锁药店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国大药房和桐君阁大药房背靠母公司上市展开了强势扩展,上海华氏大药房等国字号药房也在进入新一轮的上升通道。
此外,民营社会连锁药店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整合潮做准备。除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海王星辰外,排名全国老四的老百姓大药房目前也传出上市计划。
广东大森林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洁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一新的政策导向下,大的连锁药店肯定是希望展开扩张。目前一些按兵不动的 连锁药店,主要还是在等规划配套文件。不过,她同时表示,在针对社会零售药房的社保系统尚未完全搭建好的情况下,快速扩展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剥离社区医院药房短期难实现
尽管商务部的构想很好,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毕竟剥离社区医院药房、让处方流向零售药店是商务部的一家之言,而此事涉及到商务部和卫生部、人保部、 财政部等几大部委之间的博弈,加之社区医院基本药物零差价还没有完全实施,而其他非基本药物还在起到补贴医院收益的作用,短期内,这也许只是商务部一厢情 愿而无法实现的梦。
Henan Government Permits Private Capital in Public Hospital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hospitals, Henan government has recently issued a guideline which allows private capital flow into the public hospital as shares. The policy is said to be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health reform.
民资入股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不再孤单
2011-5-17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医药卫生网
个人办医院,政府将在价格、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支 持;民间资本可以“入股”公立医院;公立、私立医院的医生可流动……河南省近日出台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下称《意见》),一系列鼓励民间资本办医疗机构、鼓励民营医院发展、优化医疗资源的新举措即日起开 始实施。
无疑,这是个政策上的巨大进步。
长时间以来,公立医院无论是在医疗、设备、人才还是政策上,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医疗资源过于集中,造就了普通民众对公立医院的“厚爱”,于是,无论大病小 病都拥向公立医院;于是,被作为公立医院“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的民营医院,虽然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但发现其实举步维艰。而一些民营医院为了能够支撑 下去,一些“不得已”的不当做法,更是加深了民众对民营医院的质疑,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于是,“看病难”问题成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老大难”。
笔者认为,所谓“看病难”,除了我国目前医疗人才、资源依然相对不足的外围因素之外,核心问题并不是医院太少,好医生太少,而是难在好医生扎堆,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如今《意见》的出台,相关措施的颁布,充分反映和佐证了此点。
以前,公立医院可谓水火不侵。如今,可以允许私人“进驻”,“将优先选择具有办医经验、社会信誉好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鼓励有实力的非公立 医疗机构兼并和托管公立医疗机构。”此种举措不仅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同时也将掀起公立医院间新一轮的竞争。这竞争,不仅有利于优化和整合 公立、民营医院之间的医疗资源,更有利于鞭策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完善服务质量。这对于患者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医生流动的突破。
允许公立、民营医院医生相互流动,这里面有两个好处。民营医院里的专家可进入公立医院,这对于公立医院的医生,是个潜在的“威胁”。而鼓励公立医疗机构执 业医师,选择非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多点执业,“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人才流动,符合规定条件的,工龄可以连续计算。对申请到非公立医疗机构工作 的离退休医务人员,原单位不得因此减发其政策规定的离退休经费”等规定,则为原本在公立医院的专家们流向民营医院解除了后顾之忧。此种方法如得以普遍运 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必将展开新一轮的良性竞争。
我们有理由相信,届时,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民众无论到哪家医院都能找到专家看病,实现患者分流,相信看病难问题必将得到有效缓解,变得不再“难”。
Jointown Pharma to Establish the Largest Logistics Center in Wuhan
Jointown Pharmaceutical Co. Ltd., a leading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distributor, will invest RMB 380 million in setting up a logistics center in the Hubei provincial capital of Wuhan.
The center will be located in the city’s Dongxihu District and will occupy 173 mu (115,334 square meters), according to the announcement. Construction will take approximately 20 months, although no start date was given. The logistics facility will be capable of distributing between RMB 6 billion and RMB 8 billion worth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each year, the announcement added. (Source: INTERFAX-CHINA)
全球最大医药物流中心布局武汉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该医药物流中心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规划占地面积173亩,建筑面积187531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现代医药物流分拣中心、三方物流中心及相关配套功能区。项目建设周期约20个月。
九州通表示,该项目立足湖北,辐射全国,将打造集商贸、物流、休闲、医疗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医药物流产业园,不仅可以给九州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可以通过对药品的合理调配,降低医药供应链的成本,进一步规范医药流通市场局面。项目(一期)建成后,可支撑年销售配送药品60亿-80亿。
九州通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医药物流企业,也是我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位列中国企业五百强。
5月10日,记者专访九州通医药集团董事长刘宝林,探寻建设全球最大医药物流中心背后的战略逻辑。
契合中国的药品需求增长趋势
记者:九州通为何要把这一次战略投资定位在全球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
刘宝林:目前,全球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在美国,而且第二、第三大医药物流中心都在美国。中国有13亿左右的人口,而美国人口只有3亿左右。每个人消耗的药品量应该是差不多的。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药品的需求总量,毫无疑问很快就能超过美国。
美国的药品也相对贵一些,所以从物流量来说,中国的医药物流量应该说远远超过美国。
我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全球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是很正常的,是由药品需求驱动的。
利用“九州通衢”的区位优势,整合九州通的总部能力
记者:九州通业务已遍布全国各地,2009年在上海奠基了亚洲最大的医药物流中心。现在,为什么把全球最大的物流中心布局在武汉?
刘宝林:第一,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从面上讲是全省,从点上讲是武汉。武汉的“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形成, “九省通衢”正在向“九州通衢”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武汉的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物流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有利于物流中心发展。
第二,九州通的总部在武汉,湖北的业务量本身也是九州通所有分公司中的最大的。另外,华中地区的业务发展得很快。武汉能辐射人口的范围也很大,需要很大的物流能力支持。湖北就有6000多万人口,再加上周边的人口数量,构成庞大的需求。
总部还承担更多功能,有很多业务形态,不仅做药品,还要涵盖医疗器械,医药的第三方物流,医药的电子商务等,这就需要强大物流和仓储的支持。
九州通将来的发展需要依靠物流这个核心能力。如果没有现代医药物流做支撑,我们的业务是做不大的。
等项目建成,中国医药物流最先进的技术都能在总部看到。其中,医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还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在行业中具有示范效应。现在,我们还为上游药品供应商提供物流技术服务。
把全球最大医药物流中心布局湖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是湖北人,对家乡的发展有着特殊情结。而且,湖北投资环境也正在不断优化。
不管从哪个方便来讲,在武汉建立全世界最大的物流中心都是有必要的。
目前武汉物流中心难以满足未来3到5年的需求
记者:九州通是什么时候筹划建设全球物流中心的?为什么选择现在来推进?目前,九州通武汉的物流中心是否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刘宝林:我们在2009年就有这样一个规划。因为我们要用全世界最好的技术、设施和设备,前期规划和设计要花很长时间论证。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现代医药物流的重视,市场空间日益增长,以及九州通的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应该是水到渠成。
目前,汉阳的这个物流中心是7年前建成的,当年是国内最先进的,现在的销售额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设计标准,是满负荷运行。此外,该物流中心还受到交通 管制,运输车辆进出越来越困难。我们测算,在湖北,医药物流加上其他业务形态,3到5年后,我们业务量会达到或超过100个亿的规模。显然,目前的医药物 流中心难以满足3-5年后的市场需求。
如果市场需求再扩大,我们也预留二期和三期的发展,现在投资的是一期。
自建物流中心与稳妥收购相结合
记者:九州通如何看待自建物流中心与兼并收购的相互关系?
刘宝林:九州通的策略是自主建设医药物流中心,并稳妥推进收购、兼并、合资等扩张方式。九州通的药品是走平价路线的,药品价格低、毛利低,主要销售对象是完全市场化的客户。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高效率,低成本”才能取胜。靠物流技术来降低成本,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现代医药物流技术,其特点是能够提供物美价廉药品。所以,我们必须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支撑,做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九州通将在自主建设医药物流中心的同时,寻找良机,稳妥推进收购、兼并。目前,我们收购了几个企业,不多,收购过程比较谨慎,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控制风险,这符合九州通一直以来的务实风格,我们将坚持这种风格。(方珞)
[1]
China Stresses Consolidation in Five-Year Plan for Drug Distribution
Consolidation is the theme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2011-15) for China’s drug distribution sector. In the plan,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encouraged more M&A to continue the rollup of pharma distribution companies. The goal is to have, by the end of 2015, three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distributors, each with annual revenues of at least 100 billion RMB ($15.4 billion). Underneath the top layer, the MoC wants to see the formation of 20 regional distributors with sales of more than 10 billion RMB ($1.5 billion). (Source: ChinaBioToday)
国药将上千亿级 第二梯队并购齐追赶
来源:经济参考报
核心提示:《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提高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他分析说,国药控股2010年销售额已经接近900亿元,预计今年就可以达到千亿规模。因此今年更激烈的竞争会在上药、华润、九州通、南京医药、广州医药等“第二梯队”中展开。
商 务部5日发布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发展药品流通行业的八项任务和五项保 障措施。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纲要》鲜明地表达出商务部为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力促医药分业的决心。这将可能改变我国医药流通业未来五年的格局。
据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介绍,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多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149家,下辖门店13.5万多家,零售单体药店25.3万多家,零售药店门 店总数达38.8万多家。但是,我国药品批发前三强仅占全国销售总额的20%,零售前三强仅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的5 .6%,行业平均费用率高达7%左右。而且,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及零售连锁企业多集中在城市,而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零售药店数不到全国的30%。
《纲要》中提到未来五年的具体发展目标是“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 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 额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县以下基层流通网络更加健全。骨干企业综合实力接近国际分销企业先进水平。”
《纲要》起草人之一、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纲要》历时近一年的时间,贴近当前国内药品流通行业的情况,对“十二五”期间药品流通发展提 供了明确的方向。最重要的是商务部非常有远见,已将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医药分业的思想贯彻于整个《纲要》中。“全国约有38万家药店,因此在基层医 疗机构的建设中,再建新药房是一个浪费。医院利用基层药店是一项资源共享、群众得益、政府减轻财政负担的好事,不应该受任何利益的影响。”他说。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提高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他分析说,国药控股2010年销售额已经接近 900亿元,预计今年就可以达到千亿规模。因此今年更激烈的竞争会在上药、华润、九州通、南京医药、广州医药等“第二梯队”中展开。
据清科集团统计,2011年前四个月,医药流通业共发起并购20起左右,已经相当于去年前半年的合计数。清科资本合伙人郑玉芬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预计今年总体并购数量会多于去年,并购仍将是以国企为主力,行业龙头企业将会在政策鼓励下加强重组力度。考虑到高昂的收购成本和银根紧缩,民营企业手头资 金并不充裕,因此在并购方面有大动作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对于《纲要》中提到的五年具体目标,郑玉芬则不表示乐观。她说,现在医药流通企业之所以呈现出多、小、散的特点,采购环节的制度设计是根本性的原 因。目前我国药物76%的流通掌握在医疗机构手里,只有24%是在药店。药物的采购方式直接决定销售方式,如果采购方式不转变,仅靠流通业的规划难以解决 实际问题。(曾亮亮 孙韶华)
Sinopharm Xinjiang Unloads Seven Non-operating Subsidiaries
Sinopharm Xinjiang Pharmaceutical will sell seven subsidiaries in Xinjiang province for one RMB each, a total seven RMB for the package. The company is a subsidiary of China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Group (Sinopharm). The buyer will assume all the debt of the seven companies, an amount that was not specified. None of the seven companies is currently operating because of their high levels of debt. (Source: ChinaBioToday)
七元卖七子 国药轻装奔千亿
医药经济报
国药正加快整合资源速度,向千亿医药龙头迈进(戴丹 摄)
本报讯 近日,国药集团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旗下7家子公司产权,挂牌价格均为1元。
经营不善 多已停业
这7家公司都位于新疆,分别为新疆医药公司、新疆医药联营公司、乌鲁木齐市医药总公司、乌鲁木齐中药饮片厂、新疆化学玻璃仪器公司、新疆医药物资公司以及新疆药材公司。
从资产评估表来看,其净资产总值为-1.33亿元,总负债达1.38亿元。而交易条件中明确规定,7家公司必须打包出让,且全部债权债务由转让后的新公司承继。这意味着若进展顺利,国药集团将在一个月内甩脱这一大笔不良资产。
据悉,新疆医药公司、新疆医药物资公司已连续5年以上处于停业状态;新疆药材公司已改组为一家参茸公司;乌鲁木齐中药饮片厂则作为宾馆经营;另外,乌鲁 木齐市医药总公司、新疆医药联营公司由私人承包经营。七家公司中只有新疆化学玻璃仪器公司近年来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不过,挂牌信息显示该公司目前也已停止 经营。
“这几家公司确实经营不善,不良资产也很多,比如被拖欠的应收账款等。”据新疆当地的业内人士称,近几年部分国有医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当地逐渐被边缘化,有的因资不抵债而歇业多年。
去粗取精 整合加速
去年以来,国药集团新疆药业有限公司连续出售旗下4个房产项目和1个房产公司股权项目:2010年2月以437万元出售昌吉房产项目,4月以174万元 出售霍城房产项目,5月以2819万元出售公司下属新疆迈德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上周又以4691万元出售公司房产及设施。
事实上,国药集团对新疆药业集团连续进行资产剥离,除了部分不良资产,同时也在向相关方转让优质资产。早在国药集团入主新疆药业集团时,就有相关人士猜 测,国药集团有意将其商业板块分拆出来,和国药旗下的国药控股进行资源整合,后者是国内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也是国药集团旗下盈利最大的一块资产。
国药集团旗下国药股份此前发布公告称,国药控股将成为国药集团医药商业的唯一运营平台,国药集团将在5年内解决国药股份与国药控股同业竞争问题。
“在政策扶植医药商业龙头老大的背景下,国药集团分拆旗下商业板块并进行优质资源注入及整合的速度明显在加快。”北京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认为,上述优良 资产很有可能通过挂牌转让方式归入国药控股旗下,而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国药控股对新疆地区医药市场的控制,为其打造国内首家销售额过千亿的医药商业龙头加 码。(易才)
Johnson & Johnson Buys Synthes for $21.3 Billion to Boost Trauma Products
Johnson & Johnson agreed to buy Synthes Inc for $21.3 billion in the biggest purchase of the company’s 125-year history, to become the leader in the $5.5 billion market for devices that treat trauma victims. (Source: Bloomberg.com)
强生213亿吞并Synthes
来源: 米内新闻网
■编译 王迪
Synthes占创伤医疗器械市场50%的份额,是全球最大的生产治疗骨折和创伤医疗器械公司,其规模和利润相当可观。
日前,强生同意以213亿美元收购Synthes公司,此举将成为强生125年来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并为强生增添用于骨折和创伤治疗的医疗器械。
两家公司在上月底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Synthes公司的股票持有者将获得每股价值159瑞士法郎的现金和股票。Synthes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公司股票在瑞士进行交易。
强生史上最大收购
这次收购行动令强生获得一家几乎占领创伤市场一半份额的医疗器械公司,该公司的经营利润率高达35%,这一比例在股票市值超过50亿美元的医疗产品生产商中是最高的。
强生是世界上第二大医疗保健产品销售商,自2010年初以来,公司发生了50多次药品和医疗器械召回案。
Matrix投资公司的分析师纳维德·马利克(Navid Malik)评论说,在创伤医疗器械市场,Synthes占了50%的市场份额,是全球最大的生产骨折和创伤用医疗器械公司,其规模和利润相当可观,它显然会补强强生的骨科经营业务。
两家公司表示,Synthes公司董事长(也是公司的创始人)维斯(Hansjoerg Wyss)及相关实体投票赞成此项交易行动,他们至少占公司33%的股份。出售Synthes令维斯成为全瑞士最富有的人,超过生物科技行业亿万富翁、默 克雪兰诺董事长埃内斯托·贝尔塔雷利(Ernesto Bertarelli)。
Synthes股票持有者每股将获得55.65法郎的现金,以及价值103.35法郎的强生股票。根据彭博新闻社编制的数据,这次收购行动令 Synthes的价值大约相当于公司今年EBITDA(EBITDA是指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和摊销之前利润)的11.2倍。数据显示,过去5年来,在 医药行业,收购者支付给被收购者的价格大约是后者利润的11.5倍。
马利克说,为赢得反垄断审批(此举将制约强生愿意支付给Synthes的价格),强生可能将不得不剥离一些业务。“这一价格是合理的,考虑到强生有可能剥离一些业务,尤其在脊柱业务方面,我不认为有比这更高的收购价格。”
在苏黎世交易时间,Synthes的股价上涨了0.5%,达到147.2法郎。在这之前,包括股息再投资在内,Synthes的股价已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17%。而在同一时期,彭博全球医疗保健产品指数下跌了9.3%。
迄今为止,Synthes的股价仍然以低于强生开出的收购价进行交易,这是因为一些投资者担心,这次收购行动也许过不了监管部门的审批。而强生一些股东表示,在公司对它存在的问题完成整改之前,他们并不希望公司实施这项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
骨科产品成增长动力
两家公司预测,这项交易行动将会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它将接受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审查,并且需要得到Synthes股东们的批准。
强生计划将Synthes与它下属部门DePuy合并到一起。通过合并,它们将成为强生医疗器械和诊断部门的最大组成部分。
强生首席执行官比尔·韦尔登(Bill Weldon)在一份声明中说,骨科是一个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全球骨科市场的规模已达到370亿美元,骨科对强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增长动力。
马利克表示,Synthes生产的大多数产品用于紧急手术,因此,就整个骨科市场来说,它对经济波动或政府施加的价格压力并不那么敏感。
了解这项收购行动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75岁的维斯希望出售Synthes,如此一来,他可以专注于慈善事业以及他感兴趣的工作。这位Synthes的创始人希望拥有相关资源的收购者来进一步发展Synthes,去年他开始与潜在的收购者进行接触。
强生表示,这次收购行动不会影响公司对今年的利润预测,不过,这一行动将适度降低公司2012年调整后的每股收益。Synthes目前握有20亿美元的现金。如果不将这笔资金包括在内,那么这次收购将耗资大约19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