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the end of October 2015,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national drug supply guarantee management went online after the construction for more than one year. The platfo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atform systems of drug centralized purchasing in 30 provinces (districts, cities, excluding Xizang). Information related with drug supply are basically linked together nationally. (Source: Health News)
药管平台期待更多“合纵连横”
来源:健康报 2015-12-24
核心提示:今年10月底,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正式上线,与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系统对接,基本实现了药品供应相关信息的全国互联互通。
[hide for= “!logged”]
今年10月底,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正式上线,与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系统对接,基本实现了药品供应相关信息的全国互联互通。至此,在新一轮医改“四梁八柱”的制度架构中,“四梁”之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有了联通全国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信息透明助力药价回归合理
“各地的采购周期、目录、政策不尽相同,所以每个省份发布的药品采购相关信息都要关注,光找这些政策信息就耗费了不少人力。时间一紧,简直手忙脚乱。”一家大型国产制药企业销售部门经理表示,“国家药管平台就是信息的集散地,各地最新的采购政策和进展可以‘一网打尽’,为企业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国家药管平台所能发挥的作用,远不止信息集纳。
2014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由药政司负责,由统计信息中心具体承担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统计信息中心为此专门成立了药物信息管理处,先后完成了一期软件开发、监理公开招标和一期平台建设任务,使平台初步具备了药品供应管理、配送管理、使用管理、资金监管、招采绩效评价、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情况监测评价和综合统计分析功能。
该中心一位技术专家表示,信息获取和沟通交流,属于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平台外网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平台内网可随时监控省级平台数据传输,每日上报数据处理等情况,及时汇总各地药品集中采购的中标价格、采购价格,每天的交易数量,全国药品价格十分位区间等信息。目前,统计信息中心已为各地配发了数字证书和USBKey,各地药品采购部门可在权限范围内随时查阅相关数据信息。“国家药管平台可以使药品价格等此前相对难以获取的信息,在一定范围内更加公开、透明,各地在药品采购时可以互相参考,促使药品价格整体水平逐渐回归合理”。
药政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药管平台的近期目标,主要是为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做好服务、加强监管;从长远来看,则是服务于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国家药物政策、医改政策决策和管理的现代化工具和手段。
药品ID是数据宝库的“钥匙”
此前,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各地多是自行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药品编码;国家药管平台与各地互联互通后,缺乏全国统一的药品名称和编码,成为平台之间顺利对接的一个障碍,不仅造成彼此信息数据交流不畅,导致信息收集、统计分析工作难度大、成本高、准确率低,而且数据背后隐藏的市场参考价值也很难被充分发掘出来。
“国家平台说的是普通话,各省级平台说的是方言,如果连交流都有困难,工作就更难开展了。”技术专家对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统一药品分类编码就是一把打开数据宝库的‘钥匙’,是在平台上开发所有功能的基础性工作。”
16万条,是国家药管平台药品基本数据库(V1.0版)中的药品编码数量,“具体到品规和生产厂家,国内上市的每一种药品都可以在数据库中找到自己对应的唯一编码”。专家介绍,从2014年开始,国家卫生计生委就组织专家和机构梳理分析各省集中采购编码,研究制定《药品集中采购统计分类与编码规则》。在此基础上,首先对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520种)进行编码,结合分类编码专家、药学专家和药品集中采购专家的建议,进行系统化、实用化和标准化改造。经多轮专家论证、修改,逐步完成了对全品种药物的统一赋码。
国家药管平台药品基本信息库的数据将实行集中维护、定期更新,“新批准上市的药品要及时更新添加,淘汰退市的药就要整理删除”。专家介绍,这套统一标准的药品编码已经提供给各省使用,目前新一轮药品采购中,已有不少省份主动开展了编码的对照翻译工作。
除了药品分类编码没有标准,由于一直以来缺乏统一的建设规范要求,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功能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平台只能满足招标采购需求,没有监管和结算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多次推动省级平台的规范化建设,明确平台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收集了2014年度各省份药品采购相关数据,开展医疗机构数据库、药品价格数据库、生产经营及配送企业数据库建设。
互联互通不应只在采购环节
事实上,药品在我国被赋予的编码有很多:报销结算环节的医保系统编码,生产注册环节的药监系统编码,甚至不少医院为方便管理制定了内部药品编码。专家表示,药品编码太多、太乱,彼此间互不相认,给药品领域信息的互联互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例如,此前短缺药品上报都是各地在药品短缺实质发生后,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上报信息,但有了统一的身份编码和管理平台,“情况就不一样了”。技术专家介绍,目前国家药管平台正在开发药物短缺预警信息模型,医疗机构发送订单后企业迟迟没有响应,或企业响应后不能足量供应等情况发生时,平台就会自动实时获取这些数据,提前发出药品短缺预警。
国家药管平台的建设、与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为药品供应保障的管理提供了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但专家同时表示,国家药管平台目前开发的功能仍限于药品采购环节,在药品入库结算后就结束了。从药品全流程、全链条管理的高度来考虑,这样的信息联通还不够“过瘾”,“在采购环节把各地的信息链条全部打通后,应该更多考虑在药品生产、使用等环节加强对编码的应用”。
仍以药品短缺为例,专家表示,如果通过标准统一的药品编码,实现国家药管平台与药品生产、监管等领域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当药品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标准升级等情况发生时,药品供应保障系统就能及时获取这些信息,为应对可能发生的药品短缺做好准备。建议国家和省级平台一方面开展与同级医保、工信、药监等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另一方面加强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联通,形成全链条“闭环式”管理。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