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Kategorie: ‘Other Hot Topics’

China Becomes the Second Largest Drug Sales Market

May 13th, 2013 | by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KPMG, China has now exceeded Germany and Japan, becoming the second largest pharmaceutical market in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has the biggest drug transaction value.

毕马威: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中国经济简讯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发布报告指出,在2011年至2012年间,中国医药行业共录得132宗并购交易,其中94宗已公布的交易共涉及52亿美元,显示中国已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广州市将在中心城区兴建“广州医疗城”

《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年)》近日经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按照该规划,广州市将在医疗资源富集的越秀区建设广州“医疗城”。

一季度西藏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西藏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52.3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7亿元,同比增长14.1%;各项税收达31亿元,同比增长73.7%。

Group Resignation in Online Registration Firm

May 13th, 2013 | by

By collaborating with over 400 key hospitals, the online registration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to offer patients free hospital registration. However, several company managers have recently group resigned, and the company is now facing an enormous challenge now. For one thing, there are many scalpers use this platform, so the waiting time for real patients becomes longer. Besides, the company is having difficulty to sustain the operation costs.

“挂号网”高管集体离职 盈利模式难支撑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日前,网络预约挂号先行者“挂号 网”宣布手机客户端上线,而新一轮的融资也即将完成。按照挂号网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挂号网已顺利度过了“资源整合期”,开始进入“优化期”。而就在此前不 久,“挂号网”被爆发生地震,包括挂号网CTO汤峥嵘在内的数名高管已经集体离职,员工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洗盘,从300多人裁到只剩下200人。
对于“挂号网”的遭遇,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挂号网”高管离职的导火索是投资人撤资,深层次原因是“挂号网”运行多年却始终没有找到营利模式。
“黄牛”纷纷抢占预约号源
成立于2010年3月的“挂号网”,前身是中国绿线。其官方宣称吸引了NEA、红杉资本、赛伯乐、晨兴创投、今日资本先后投资2000万美金。据一位熟悉中国绿线的人士透露,中国绿线发展受挫,项目基本宣告失败,创始团队为了给投资人一个交代做了“挂号网”。
记者登录“挂号网”官方网站看到,其网站简介上称自己是“全国健康咨询及就医指导平台”的官方网站,通过号源托管、HIS直连、搜索链接三种方式聚合了 全国超过400家重点三级医院的预约挂号资源,建立了全国三级医院22万名医生的专家库,帮助全国用户“找对医生挂到号”。
虽然“挂号网”推行免费预约挂号,不过,“挂号网”却被质疑挂号服务并不佳、客服电话打不通、“黄牛”多等状况。有患者表示,“之前就听说过可以预约,可是打电话一问,普通号都要排到很后,想找的专家号排在更后,谁能等得起啊!”
而在网上预约“零成本”的吸引下,众多“黄牛”纷纷上网抢占网上预约号源。在“挂号网”上,“黄牛”用不同手机号和随意设置的身份证号,在10分钟内便可注册三四个账户,并轻松通过系统检测,完成信息登记。
“挂号网”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去年8月以来,“挂号网”对“黄牛”进行了5次非常规大批量封杀,揪出了872个疑似账号。不过,“黄牛”却屡禁不止。
免费预约成本难支
随着“看病难”的呼声日益高涨,各种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免费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却面临着成本困境。
“推行免费挂号,很多公司无法支撑这么大的成本压力。”薏米网总裁沙兴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话预约需要设座席接听电话,网络预约需要向运营商租服务器,还要请技术人员,估算下来,患者挂一个号,挂号公司的运营成本需要11元-14元。
据记者了解,绿康网曾因收5元钱的预约挂号费而饱受争议,被认为“利用了公共医疗资源的短缺,从医院得到号子再转手出售获利”。最终所有医院中止了与绿康网的合作,迫使绿康网免费提供网上预约挂号服务。2009年,卫生部95号文叫停了预约挂号收费的行为。
目前广州大部分医院已开通电话挂号,包括本院挂号热线及同其它运营商合作的电话挂号平台,如:114、12580、116114等。
营利模式遭遇瓶颈
事实上,“挂号网”面临的困境,具有行业普遍性。提供预约挂号服务却不能收费,公司靠什么来营利?
一位健康网站高管感慨道:“真正营利的健康类网站还是极少数,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坎,便是营利模式。
“想通过挂号收费营利,这是不太可能的。”阳光康众副总经理黄乐钊向记者表示,“挂号网”近几年发展很快,在全国17个省都有布局,摊子铺得很大,但是营利模式却只是依靠销售“健康卡”等,在高成本下,难以长期支撑下去。

(http://www.yywsb.com)
编辑:红丽

Medical Insurance Card Misused in China

January 11th, 2013 | by

It’s reported that some pharmacies start to offer food and household items in their stores, so that people can use the health insurance card to buy the “non-medical” products, and insurance card turns to be debt card in China where people can use it to buy food and other stuffs also.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ystem, the monthly payment for public health insurance is saved in the insurance card, and people can’t get the cash back, because this money is saved for future medical treatment and drugs, usually the insurance card can only be used for medical purpose

医保药房乱象:医保卡成“消费卡”可买米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医药卫生网

家里没米或油了,不用去市场或超市,到某些定点药房竟然也能买到。近日,南京市民曹先生因感冒去一家医保定点药店买药时,发现药店除了卖药外,还卖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而且都可用医保卡支付。
记者随即暗访发现,这种做法如今在不少医保定点药店都存在,特别是临近年底,突击花医保卡钱买生活用品的现象较突出。
昨天上午的南京广州路某药房,收银台旁边摆放着水壶、尿不湿、卷纸等十余种生活用品,还有几种品牌的食用油和大米。“可以用医保卡买油买米吗?”记者 问,导购略微迟疑后回答:“如果买了价值超过500元的物品,我们可以代刷医保,药店内所有物品都可以算进去,包括生活用品。”
新街口某大药房门口堂而皇之放着广告牌:“蜂蜜,可刷医保。”药架上还摆着很多理疗器械。营业员告诉记者,这些东西都能使用医保卡支付。在位于珠江路的 某连锁药店,一位约50岁的营业员先回答有食用油卖,在柜子里。但当记者问能不能用医保卡支付时,营业员警觉地问:“你是来干什么的?没有,不卖!”
据了解,每到年底,许多持医保卡的市民就会扎堆开药、买东西,开出的药一些人会再以3-4折卖给药贩子。他们认为,虽然这种做法有骗保之嫌,但医保卡里的钱是扣自己工资的,取也取不出来,不花也浪费了,还不如去药店换点实惠回来。
据知情人士介绍,市民只要到医院证明自己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办个“门慢”,一年中除将自己卡中的钱用完外,还可报销几千元,相当多的人都深知这一门道,从医保基金中赚便宜。于是有的药店就瞅准这一“商机”,顺便销售米、油、酒、化妆品等,甚至还卖手机、小家电等。
知情人士说,持医保卡买日用品的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去消费的话店方一般比较警惕,而且持卡买米、油的多在晚上进行,越靠近社区的药房,交易越多,业主只要一次消费不超1000块钱就行。尽管到手的是生活日常用品,但药店有办法将它们变成“药品”清单,以应付上面检查。
医保卡里的钱是用来救命的,怎么变成了“消费卡”?
“如果只为眼前利益而用医保卡买其它用品,一旦持卡人以后生了大病,医保卡里钱不够,还是要自己拿现金付款。”省医保中心主任胡大洋说,医疗保险的目的 是建立“无病积蓄、有病治疗”统筹机制,医保卡上的资金可以逐年累积下去,别人拿不走,最终受益的还是参保人。医保卡中的钱属个人,但这个钱是经过严密测 算的,每个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在一定时间内用完就没有了。
《社保法》明确规定,只允许用医保卡在药房内购买药品,医保收的钱是专款专用,各类药房不得帮助顾客使用医保卡购买非药品类商品,各家医保定点药房都与医保中心签过协议,违者可处暂停医保划卡结算3个月的处理,严重者将直接取消医保定点资格。
不过,胡大洋坦言,南京有100多家医保定点药房,而监管人员只有几个人,市民在药店里用医保卡买日用品这种现象时常会有,医保中心也经常在检查,但要完全杜绝还存在很大难度。
据了解,南京正在抓紧建设医保定点药房“电子联网监控系统”。目前,省内无锡、苏州两地该网络已经建成,效果非常好,定点药房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持卡买日常生活用品的现象几乎绝迹。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卫生管理教授陈家应认为,用医保卡买日用品这种现象早几年就出现苗头,但被查处的药店不多,被处罚关门的更没有。一项好的制度要落实好,除了制度本身需要完善外,还需要社会各方包括广大居民都来自觉遵守和呵护。

Drug Stores “Rent” Pharmacist License

November 27th, 2012 | by

China government requests every drug store to have at least one registered pharmacist. However, it’s exposed that many drug stores actually rent the pharmacist license, so in the reality there’s no any registered pharmacist showing up in the store. It’s reported that China is in a great shortage of pharmacists.

医药行业潜规则曝光 药店为省钱租“药师证”

来源:中国网

核心提示:药店墙上挂着职业药师资格证,但店内 却并无此人。此类“人证分离”的情况,多数出现在一些小型单体药店内。记者从上周日举行的第三届福建壹加壹药店联盟“联合推动药店大健康转型”高峰论坛上 获悉,由于当前职业药师需求缺口庞大,一些药店靠“租证”经营,成了公开的“潜规则”。

职业药师需求缺口庞大,一些药店靠“租证”经营,成了公开的“潜规则”。(资料图片)

药店墙上挂着职业药师资格证,但店内却并无此人。此类“人证分离”的情况,多数出现在一些小型单体药店内。记者从上周日举行的第三届福建壹加壹药店联盟“联合推动药店大健康转型”高峰论坛上获悉,由于当前职业药师需求缺口庞大,一些药店靠“租证”经营,成了公开的“潜规则”。

有挂药师证但没药师

昨天,记者走访好又惠、国大药房、鹭燕大药房等品牌连锁药店发现,店内的职业药师证件与人员配备都较完备。不过,品牌连锁药店相对完善,一些街边小型药店却并非如此。

上周六、周日,记者走访莲坂、莲花及前埔一带发现,部分小型单体药店存在“证在人不在”的情况。在莲坂外图书城附近的一家药店,记者看到,该店规模约十个平方,店内墙上挂着一张《职业药师资格证》,但证上的药师不在店内,只有一名年轻的女服务员在看书。记者声称自己感冒发烧,想找药师咨询一下再配药,工作人员说:“这位药师平时很忙,一个月才来店里一次,平时抓药,都是我在负责。”

在另一家位于前埔的单体药店内,记者以朋友患有哮喘病为由,想咨询药师。接待记者的营业员说药师不在,并直接从柜台里拿出药,说一般情况他们都可以解决,不用药师。

[调查]

“人证分离”是行业潜规则

“目前,厦门的部分单体小药店,确实存在‘人证分离’的情况,但这一情况相比前些年,已有较大改观。”福建省零售药店商学院、厦门妙邦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培训主管张先生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品牌连锁药店较少存在这样的情况,可能一些单体药店,尤其是岛外的小型药店,会存在较多此类情况。

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秘书长代航介绍,按照相关规定,每家药店在取得开业资格时,都必须要配备一名职业药师。但实际上,却有不少药店爱玩“躲猫猫”。“‘人证分离’是该行业的潜规则,很常见,有的甚至连证件都没有,也正大光明地开起了药店。”代航说。

据福建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门管市场部相关人士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厦门共有药店上千家。“厦门药店较多,对于职业药师的需求也较大,有的药店招不到,就直接‘租证’。”

[揭秘]

药店为省钱爱“租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证分离”的情况,而这些证件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首先是市场缺口大。相关部门曾做过一项调查,目前,全国职业药师的缺 口约60万人到90万人。”代航告诉记者,根据《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今年起,法人或企业负责人应为执业药师,同时应保证在销售处方药或甲类非 处方药时,至少有1名执业药师在职在岗。

有需求就有市场。聚德堂药业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租一张《职业药师资格证》,价格是每月800元到1000元不等,而请一个职业药师,一个月就需花3000多元。“一些小型药店因为担心成本高,竞争又激烈,所以相比之下,干脆选择‘租证’了。”

记者了解到,按《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当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挂牌告知,停止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如果部分药店没有驻店药师,却通过租用他人的药师证悬挂,涉及申报虚假材料,情节严重的药监部门可直接吊销其经营药品的资格,并在规定期限内禁止进入药品经营领域。
中国医药联盟版权所有

Involvoment of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Firms May Help with Cost Reduction

October 29th, 2012 | by

The growth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  is expected to help China with better controlling the public medical expense. Comparing to state health insurance center, commercial companies are profit-driven, so they are usually more motivated and have experiences with cost reduction.

大病商保“倒逼”医院降本增效

来源:慧聪制药工业网

我国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工作从2010年开始试点,首先是从14岁以下农村儿童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心病开始,然后逐步扩展到8种病。到目前为止,共涉及白血病、肺癌等20种病被纳入保障范围。

被称为“医保最重大新政”的大病保险终于在众首翘盼中落地,尽管相关的实施细则尚未发布,但参保人、医院、商业保险等对该项新政的关注度已日趋热烈。

大病保险是整个医保体系里的“短板”,这块“短板”的补齐所带来的能量,将传递至整个医疗产业链。对于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医院而 言,第三方商业保险公司的介入,或将改变过去由政府社保部门一手管办的运行机制,而由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和支付,这无疑对医院的管理和诊疗 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管理精细化

将商业保险引入医疗保险领 域是此次大病医保新政的最大亮点和重大突破。其告别了传统的由政府管办,改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并要求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即通过行政机制 和市场机制的对接,由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有效结合政府的规制监管优势和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风险管理能力。

“由第三方商业保险机构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是国际上一种较为成功的医保基金管理方式。对医院而言,或早或迟都必须接受这样的体系和管理模式。医院以后跟保险公司打交道会比较多,因此要及早做好准备。”北京市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教授表示。

事实上,商业保险参与医疗保障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模式。如美国让保险机构竞争政府医疗保障合同;英国是由政府向商业保险公司外包服务;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引入相互竞争机制;瑞士则强制参加商业保险,实现全民医保。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是走向“有管理的竞争”,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管理,适应了改革医疗保障管理治理结构、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要求。

而从当前国内部分地区的实践来看,保险公司和医院还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

在中国,目前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中,政府作为出资方和医院的监管者,对付费、报销、医院遴选具有绝对 的话语权,也是最为有效的风险控制方。而保险公司的优势在于风险控制流程的专业性和对医疗服务监管的能力。相比而言,商业保险机构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 保险,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特点,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费用的制约。

“保险公司对医保资金的管理不同于过往政府社保部门的管理方式,医院必须在新的运作条件下,适应新的沟通交流和管理方法。这对医院 来说是个新课题。保险公司的核保部门对医保资金的管理要比政府核保部门的管理要细致得多。从医院管理的角度看,更需要精细化和专业化。”周生来指出,从资 金的筹措、管理到医院对资金的使用等方面,大病医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医院要及早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营运管理效率,如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并发症、提 高整体治疗效果等。

规范诊疗行为

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与基本医疗保险协同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按照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

商业保险机构要切实加强管理,控制风险,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加快结算速度,依规及时、合理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

对此,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指出,商保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可以制约医疗机构行为和医疗费用,提高投保金的使用度,放 大保障效应。“其实,在推行大病保险的同时,我们有没有能力减少‘无效医疗’和‘过度医疗’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判断‘无效医疗’和‘过度医疗’需要有 一个标准,尤其是当我们的意愿与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又该如何解决?”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系主任陈家应教授则认为,大病医保的资金交由商业保险公司进行管理和支付,政策依然是由政府来制定 的,支付的标准由保险公司和医院进行谈判商定。“这可能需要结合目前常用的诊疗手段,按规范的临床路径治疗所需的服务及其价格、过去已发生的救治人数和实 际支付水平等因素来确定支付的标准。”

实际上,支付标准的制定本身并不难,难点在于双方对于大病医保资金安全和利益的博弈。

陈家应指出,开展大病医保以后,由于支付限额和规范临床路径的应用,可能会对院方过去的习惯性用药和治疗手段有所限制。其中的关键 是支付限额,它是个平均值,但每个病人的实际费用不同。而落实到医院方面,可能会对每一个病人都按该支付限额进行控制,这容易导致医院可能在面对病情复 杂、费用较多的病人时“偷工减料”。

“保险公司的支付限额将对医院合理运用治疗手段带来影响。保险机构应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合理性方面加强监管。院方要本着对患者 负责的态度,提供合理、必须的服务。不能一味地按照过去已经习惯的临床路径进行诊疗。首先要保证治疗措施的合理使用,保证诊疗质量;根据疾病的研究新进 展,合理地应用相关手段。”陈家应表示。

责任编辑:张弛

Kuehne + Nagel Offers Pharmaceutical Transportation

April 13th, 2012 | by

The globally operating Kuehne + Nagel Group is rolling out KN PharmaChain, a product tailored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Pharmaceutical- and Health Care industry. KN PharmaChain offers – among other features – door-to-door temperature control, a 24 hour alert system, optional wireless temperature measuring and Best Practice (GxP) standards for facilities, working processes and training programmes.(Source: LogEastics)

KN PharmaChain offers four service levels, depending on the grade of specific temperature control requirements and special handling demands of each shipment. Full risk assessments of carrier partners as well as of transport lanes ensure best-in-class services on all routes within the KN PharmaChain network comprising of 58 strategically designated stations. Comprehensive Best Practice (GxP) policies apply for staff, working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and by the end of 2012, all locations will be fully GxP-compliant.

“KN PharmaChain is our dedicated, end-to-end supply chain solution for Pharma & Healthcare shipments, either temperature or non-temperature controlled. We have developed this product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customers and partners and are convinced that Kuehne + Nagel once again introduces innovative solutions which will set new industry standards”, explains Tim Scharwath,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ir Logistics of Kuehne + Nagel International AG.

Quelle: LogEastics
Portal: www.logistik-express.com

Chinese Vaccines Struggling to Go Global

March 5th, 2012 | by

On March. 1, 2011, China’s national regulatory authorities, represented by the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in the area of vaccines were accredited by the WHO as “functional,” after failing three previous tests in 1999, 2001 and 2005.

The recognition enabled Chinese manufacturers to apply to have their vaccines “pre-qualified” by the WHO, an accreditation which would mean the products could be supplied through United Nations agencie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at present, only two Chinese manufacturers have submitted applications for this “WHO license” — for their seasonal flu vaccine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 respectively, and neither of them have got the approval. Besides the various of vaccine accidents happen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is result has also showed us the qua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imported vaccines and those made in China. (Source: People Daily)

中国疫苗差距明显 至今未通过WHO预认证

文章来源:健康报

今年3月1日是我国国家疫苗监管体系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满一年的日子。但一年过去了,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我国却仅有两家疫苗生产企业向WHO提交了预认证申请,至今未有一家通过。

而与此同时,以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巴斯德等为代表的跨国疫苗界巨头已经手持WHO预认证这个“国际通行证”,抢占了80%以上的全球疫苗市场。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取得这张“国际通行证”为什么这么难?这张“国际通行证”又有什么神奇之处?

差距显现在多个层面

我国年产疫苗10亿人份,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疫苗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全球现有疫苗生产企业85家,仅我国就有36家,占了四成以 上。但时至今日,国内没有一家疫苗生产企业通过世卫组织的预认证,也就是说,国产疫苗只能“挨家挨户”地以赠送或逐一国家注册的方式出口。

去年3月1日,国家疫苗监管体系通过世卫组织评估,国内疫苗生产企业从那一天开始有资格申请“国际通行证”,并在通过世卫组织的预认证之后,进入联合国 疫苗采购计划,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去年10月28日,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向世卫组织提交了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预认证申请;今年1月18日,中 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所也正式递交了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申请。尽管预认证能否获批依然是个未知数,但前期缜密而繁琐的准备工作已经让两家企业发出这 样的感叹:疫苗国际化之路相当艰难。

“以往,成都所每年员工培训总计1000人次左右,可自从着手申请预认证以来,这几年每年的培训量都在5万人次上下,单年度的工作量涨了近50倍。”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永林说,过去5年多,中生成所共投入8亿元进行车间改造、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

两家企业申请预认证过程的另一大感受是,如果某个产品想通过预认证,必须在该产品研发之初就严格按照世卫组织指南的步骤去做。“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与预认证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预认证的准备时间一般会超出企业预判时间的1倍以上。”

在预认证标准中,中国企业最发愁的是临床数据。根据世卫组织要求,疫苗生产企业不仅要提供本国的临床数据,还要提供该疫苗产品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人群 中的临床数据,甚至同一种疫苗对于早产儿、营养不良儿童、免疫缺陷儿童、患有其他疾病儿童的不同作用等。日前,华兰疫苗有限公司就接到世卫组织的回复,要 求进一步完善申请材料中的临床研究报告。

在吴永林看来,员工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难题。以车间灯泡坏了为例,员工通常的思维是直接换一个,而按照世卫组织要求,首先应请质量部评估,换灯泡对产品质量有没有影响;如没有,请工程部换灯泡;再请质量部评估,确定没问题后,才可以继续生产。

“通过预认证的程序繁琐,工作量大,涉及企业软件、硬件等各个方面,但这个过程也恰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吴永林说,虽然现在我国申请企业 只有两家,但以后肯定会更多。中生集团已经定了方案,要求下属6个所,每个所今后至少有一个产品要提交预认证申请。脊髓灰质炎疫苗产品很可能是中生提交预 认证申请的第二个项目。

国内疫苗生产企业研发能力“虚弱”

“目前,华兰生物流感疫苗全年产能就可达1亿剂,而国内市场使用量不到4000万剂。”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小军说,产品获得预认证,不仅能在国际市场分得一杯羹,更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上占得先机。

据悉,我国有价疫苗的高端市场大部分被国外制药公司所控制。“仅赛诺菲—巴斯德、葛兰素史克和诺华就占到了有价疫苗市场份额的45%。”沈阳一位熟悉国内疫苗产业的药学工作者说。

“目前国内疫苗整体以仿创结合为主,其中大部分是仿制品,一些较新的疫苗产品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中国的疫苗企业偏 多,行业集中度比较低,创新和研发能力距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国内36家疫苗企业研发总投入无法与跨国疫苗“五大巨头”赛诺菲—巴斯德、葛兰素史克、 默克、诺华、辉瑞中的任何一家抗衡。

与“虚弱”的研发能力相比,我国疫苗的市场潜力却不可估量。近年来,我国疫苗市场一直保持15%左右的高位增长。

《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和《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在刺激国内疫苗行业热情的同时,也让境外疫苗生产企业加快了进入中国的 步伐。美国著名医疗产业创投公司维梧生技近日就表示,未来几年将扩大在中国疫苗生产、药品、医疗器械和原料药方面的投资。

于明德说,未来几年,国内疫苗生产企业必须有机整合,并加大治疗性疫苗和联合疫苗的研发,逐步掌握疫苗生产的创新和关键技术。申请并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能使他们变得更强。

Clinic Blamed for Hep C Crisis

February 28th, 2012 | by

An outbreak of Hepatitis C hit Zijin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recently, sparking panic among locals who blame the incident on an unqualified clinic, highlighting loopholes in the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medical facilities. Over 200 residents in the county have been diagnosed with Hepatitis C since last October, and most of them live around Xiangshuilu in Zicheng township, media reports said Thursday.

According to the Xinhua News Agency, some locals accused the clinic of reusing needles. The infection rate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cause is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So far they have ruled out blood sales, hemodialysis and drug-taking as causes. (Source: Global Times)

广东紫金多人感染丙肝事件续:疑重复使用针筒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河源2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几天,中国之声和中国广播网一直在追踪报道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多人感染丙型肝炎事件。现在,卫生部以及省、市调查组进驻紫金县已经三天,丙肝感染者人数、丙肝来源是否已经查清?

专 家联合调查组从24日开始进驻紫金县已经过去三天时间,紫金县卫生部门在紫城镇第二小学现场设点,对疑似丙肝患者进一步开展核糖核酸,也就是RNA检测, 对送检确诊的患者进行治疗。截止到前天,共登记采集血样166份,流行病学个案调查222人。紫金县已将采集的血样送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查。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副主任李灵辉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目前正在对病例进行核实,开展相关因素的调查:

李灵辉:我们都已经抽调实验人员加班加点,但是实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复合。比如有些实验需要十二小时,一分钟都少不了。

李灵辉表示,对病例进行核实是目前关于丙肝防治的当务之急。丙肝抗原呈阳性并不代表就是丙肝患者,必须进行核算核糖核酸的检测确认。

李灵辉:我们知道之前对丙肝直接做测试抗体,抗体阳性就直接上报,但其实就是说,有一些抗体阳性是不需要治疗的,所以要检测核酸RNA。只有RNA拷贝数到达一定程度,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所以我们对这些病例进行核实。

有关部门的调查正在紧张进行,但是根据当地群众的反映,丙型肝炎感染者有不少都住在县城紫城镇响水路一带,为何患者会集中在这一条街附近?这是否会给调查丙肝的来源提供一些线索?

对 于为什么会一条街的范围内出现多位感染者,有不少患者怀疑是城东卫生站没有按照规定采用一次性针筒而造成针筒重复使用引起的感染。记者见到了一份患者自发 统计的名单,这份名单显示,登记感染丙肝的人数共有242人,其中有144份提供了病历或确诊单,并且还配有患者身份证明的复印件。记者数了一下,144 份病例或者确诊单中,有84位患者住在响水路,此前调查组公布的数据是紫城镇共有119人感染,79人是在响水路。

记者:据你那个名单统计那200多个人反映打针都是在那里吗?

众人:都是在那里……

记者:像那种一家七口或者一家三口都是在那里打过针吗?

众人:是啊,我在他隔壁……我儿子也跟他打过针。

据患者描述,当时卫生所大夫用的针筒是玻璃材质的,并不是一次性使用:

患者:我一家就两个,母亲和女儿,两个都在他那个诊所打过针,血管直接推进去,就从这里打进去,就跟现在那个打针的针筒一样,只是它是玻璃,比较大的,就跟以前那种几十年用的那个针筒,针嘴不是一次性的,打完一个人,放下来,最多用酒精消毒一下的。

为 了核实情况,记者晚些时候又按照患者自发统计的名单随机抽取了7名患者进行采访,除了一个因为电话关机没有接通之外,其余的6名患者中有5名患者认为,自 己感染丙型肝炎和城东卫生所有直接的关系。按照他们的说法,在去年他们都因为感冒咳嗽等去过那个诊所看病、打过针;并且他们都表示,当时医生注射时使用的 是玻璃针筒,并非一次性用具。还有一位父亲说,当初她的女儿在打针的时候还对那个医生说这样是不行的,而医生的回答则是说没事,已经给很多人打过了。

另外在采访中,有不少患者表示压力大,一是因为治疗费用比较高:

患者:就是现在我们就是一直还在考虑,为什么还计划呢,我们现在,很多病者还没有去治疗,拿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一去到那里最起码要上缴1万块钱押金,我就用了九千多,在广州治疗。一万块钱一个星期就没有了,很多人都在等待政府的政策出来怎么样处理这个医疗费……

二是有些人不敢面对感染了丙肝的事实:

患者:真的很多人还不敢去面对,家庭困难啊,就是检查出来有心病更难受,是不是,还不如不知道……小孩知道都会哭啊,他没有感觉的,那种病,又不会痛,还没有到炎症的时候……像我孩子我也不敢相信他有,他上体育课还活蹦乱跳的,但是一检查出有,他都憔悴了。

对于感染原因是不是患者怀疑的卫生所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副主任李灵辉表示,目前专家组正在进行流行病学比较调查,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一经查清,会立刻对外公布:

李灵辉:因为流行病学调查需要一个比较,只有发病的人和正常的人进行比较,比较不同的暴露因素,还需要一定的数量,结果才能出来,我们昨天已经调查了200来个病人,现在还在继续找对照,只有这两组人员出来,我们才能比较暴露因素。

Manufacturer Prices of 10,000 Drugs Exposed in Private Website

December 19th, 2011 | by

Drug cost has become a sensitive topic nowadays, and someone has just built a website to expose the manufacturer prices and retailer prices of about 10,000 medicines, so people can see the differences of them.

The founder of this website has been working in hospital for almost ten years, the website is still in the infant stage, people are working for free now. http://www.jiangyaojia.com/book/

药品底价查询网火爆 公益面孔探路电商新模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药品价格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近期一个名叫“药品底价查询”的网站和它的创办人卫柏兴(化名)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公益的面孔下,这个网站还潜藏着其商业的一面,卫柏兴是个良心的守望者还是个商业创业者,需要时间来判断。

虽然绝大多数投资者、甚至普通人都知道药品出厂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但“药品底价查询网”一次性公布了1万多种药品的差价,仍能引起普通 人和媒体极大的关注。每天超过100万独立IP的访问量已经导致网站唯一的服务器处于瘫痪状态,而卫柏兴更是被记者所包围。

卫柏兴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自己是江苏徐州人,自小在徐州长大,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某高校攻读临床医学。毕业后留京,曾先后在多家医药流通企业内供职。经过10多年打拼之后,他放弃了在企业中的管理层职位,创立了这个网站。

用卫柏兴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希望“让老百姓真正吃到便宜的药”。他希望未来建立这个网站的手机版,并扩大这个网站的功能。不仅仅针对药店里的OTC药物,更要建立一个平台,让普通消费者晒处方、晒病例,向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药品定价过程中的不良利益开火。

面对这样一个美妙的前景,眼前的现实却有些让人沮丧。“药品底价查询网”目前只有一台服务器、10多名全职无薪员工和一处租来的办公场地,到目前为止,包括卫柏兴自己和他借来的投资,总共也就数十万元。

对于网上的药品资料信息,卫柏兴坦诚是他从原来的公司中带来的,“这些是我原来在医药公司工作时,药厂传给我们的资料。现在我们有团队在负责更新这些数据,而且北京的一些中小药品渠道商也愿意提供一部分信息。”

很显然,网站的运作完全依赖卫柏兴,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源。但如果没有收入,资金总会枯竭。“是的,但我没有考虑过商业化运作或者盈利的问题,我们目前的资金维持几个月的运行是没有问题的。”卫柏兴说。

虽然卫柏兴坚决否认自己存在商业诉求,但他也确实在为这个网站的未来算计着。他表示欢迎有意愿的投资机构来投资,“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的帮助成为一个合法 的药品分销机构。我们可以从制药公司直接进货,加上一定的物流费用后出售给消费者。我相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现有的药品价格。”

毫 无疑问,卫柏兴的描述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个商业模式。不仅如此,那些看上去违背自身利益而为卫柏兴和他的网站更新药品出厂价格资料的中小药品渠道商或许也是 这一利益链条的一部分,因为国内的药品分销市场已经是个成熟市场,这些小型公司的生存本就艰辛。除此以外,卫柏兴本人也承认,如果数量足够大,一些制药企 业也已表示愿意为他供货。

现在,已经很难分清卫柏兴是一个良心的守望者,还是仅仅是个创业者,或者两者都是。有媒体曾经报道,卫柏兴 办公地点的标牌为“亚联恒泰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0年7月在海淀区注册,公司简介称该公司是“集合电子商务平台、SNS社区和实体营销中心于一 体的一站式营销体系,定位于医药生产企业的营销中心”。

也许隐藏在一边倒支持声浪背后的,只是一起利用普通人对药价不满而实施的完美炒作。但不管卫柏兴的葫芦里到底打算卖什么,这些行动的积极因素已经显现,它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药品价格中的水分远远大于他们的想象,并唤起普通人对药品定价机制改革的关注。

卫柏兴的目的可能不如很多人想象中单纯,行动说明一切,而不是口号。到目前为止,卫柏兴和他的网站仍然让人们感到可以信赖,未来将会怎样,或许只有卫柏兴自己清楚。(建业)

Drug Supply Chain Summit Held in Shanghai

December 19th, 2011 | by

The topic of medicine tracing and tracking has been mentioned again in the Dru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mmit in Shanghai, the drug tracing system is said to be the main application system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he coming one to three years. There’re some in-depth discussions around the topic of barcode standardization, but again, no agreement is achieved during the conference.

医药供应链管理药品编码之惑

来源:中国医药联盟

核心提示:  “未来1~3年,产品质量的追溯系统将成为主要的应用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打造,可能催生30亿~40亿的市场规模。”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创)总经理谢朝晖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医药供应链管理峰会上表示。

在供应链管理热潮的推动下,药品编码等问题又被摆上日程。

“未来1~3年,产品质量的追溯系统将成为主要的应用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打造,可能催生30亿~40亿的市场规模。”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创)总经理谢朝晖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医药供应链管理峰会上表示。

电子监管推动

电子监管成为企业进行供应链构建的最大推力。

去年5月,《关于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工作的通知》发布,其中规定:“凡生产基本药物品种的中标企业,应在 2011年3月31日前加入药品电子监管网,基本药物品种出厂前,生产企业须按规定在上市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加印(贴)统一标识的药品电子监管码。 2011年4月1日起,对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未入网及未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一律不得参与基本药物招标采购。”

今年6月,SFDA再次针对电子监管发布《关于做好2011年度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工作的通知》,强调“2012年2月底 前,所有生产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必须赋码,所有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必须通过电子监管网实现数据上传,不能开展基本药物品种核注核销的企业不得配送基本药 物。”

“政府监管可以说是最大推动力,企业要配合。”谢朝晖表示。而谢朝晖所在的爱创,是目前供应链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领军企业,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拥有约1600家制药企业客户,其中绝大多数是集团型和外资企业。

在谢朝晖看来,对医药企业而言,“构建医药供应链的关键点是流程再造,因在电子监管后,原有的流程必须进行改变,才能实现和现有系统的衔接。”这一监管政策曾因为增加成本而遭到部分企业的反对,有业内人士指出:“当规范延伸到整个行业,局部、短期困难将变成长期利益。”

谢朝晖认为,药品电子监管政策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全品种,即覆盖所有药品。

据他了解,现在药品电子监管只覆盖了30%的品种,还有70%要在“十二五”规划中落地,“企业应该在配合政府推动电子监管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自我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从而将成本转化为内部管理价值,也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统一之惑

药品供应链建设无疑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在本次中国医药供应链管理峰会上,多位企业人士提出了共同的困惑:在药品供应链管理中,如何兼容电子监管码、商品条码、药品本位码和物流条码,避免设备的重复识别和业务的重复操作?

这一问题目前并未有明确的答案。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首席专家高智勇透露,最近商务部也召集相关企业举办研 讨会,讨论相关编码的统一,但至今并未达成共识。事实上,早在2008年,《国家药品代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被公布。其中明确,国家统一制定的药品代 码将可“适用于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各个领域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该征求意见稿指出,国家药品代码由本位码、监管码和分类码等组成。既用于识别药品身份,也用于反应药监部门对药品研制、 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的管理全过程。本位码的作用相当于对每个药品发放一张身份证;监管码则根据GMP、GSP对生产和流通强制性的管理要求,对药品的 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等进行规范;分类码主要满足产业链上下游分类查询、统计分析等方面的需要。最终实现三码共同使用,即“三码合一”。这一规定在 当时被寄予众望:让业内困扰已久的“万码奔腾”的尴尬局面或将由此终结。

时至今日,在监管码被大力推行之下,业界对其他码的对接统一需求也日益迫切。“统一时间应该不会太长,下一步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三码合一、相互转化的问题、与国际接轨的问题都将得到解决。现在最关键的还是保证药品安全和质量的可追溯性。”有知情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