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Schlagwort: ‘Bidding’

Frequent Change of Packing Size Confused Doctors

April 11th, 2011 | by

2011-04-11

Ms. Li Li, member of the CPPCC National Committee in Zhejiang Province, said that frequent change of medicine packing would lead to a great number of wastes in hospitals. As we know, many manufacturers decided to change the size of packing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ntralized bidding. However, most doctors don’t change the amount of packages in the prescription their prescriptions, e.g. doctors used to give patients two boxes of medicine for certain disease, now suppliers double the quantity of drugs in one box, so when doctors prescribe two boxes now, one of them will probably just be wasted.

药品包装更改频繁 医院药房管理增加难度

2011-04-01 15:31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核心提示:今年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协委员李莉在小组会上提出,由于药品包装更改频繁,导致药品浪费等现象突显。

今年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协委员李莉在小组会上提出,由于药品包装更改频繁,导致药品浪费等现象突显。

自从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招标制度后,药品包装更改较频繁,尤其是改剂量、规格、改包装和商品名是比较常见,而这种频繁更换则为一线的医院和病人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记者日前走访浙江几家省级医院,进一步核实以上现象。

更改包装带来药品浪费

“现在药品浪费其实挺严重的。”浙江某省级医院资深的药师告诉记者,他们医院为减轻病人的负担,承诺病人可将多余的药退回给 医院,“但是,药物离开医院出去以后,在外面的保存环境和保管情况我们都不清楚,所以,一般不会再让这些退回来的药再进入药房,作报废处理,每个月,报废 的药都非常多,很可惜。”

药品怎么会多开?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主任李莉给记者分析道,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系药品频繁更改包装 所致,“药品通过招标,如果没有中标或其他因素,厂家通常对药品进行更换剂量、规格、包装和商品名,然后再次进入招标流程,而在这过程中,经常发生大包装 改小包装,或小包装改成大包装,如果是小包装改成大包装再进入医院,而医生还是按照原来习惯开出处方一盒或两盒,这很容易造成浪费;像感冒用药泰诺,原来 10颗每盒,现在医院里出现20颗每盒,20颗一次感冒基本上吃不完的;或者是改规格,小剂量改成大剂量,有时候甚至要求病人服用半粒药,这非但不方便, 而且还很不科学,半粒药手工操作,难以保证均衡。”

李莉说,这几年经过招标后有些药品出现五、六种规格剂型,尤其是针剂,而药典规定只有小儿和大人二种规格剂型。如头胞呋辛针,现经招标后有0.25,0.125,1.0,0.75,2.25,1.5,3.0七种规格,而原先则只有0.75和0.25这两种规格。

现在门诊用药,基本是开整盒药品,李莉举例道:“就拿感冒来说,上一次感冒用剩下的药,下次感冒不一定能用,因为导致感冒的 病因不同,用药也不同,通常很多家庭将多余的过期药作为垃圾来处理,这不仅浪费,而且这药,尤其西药,都是化学药剂,随意弃药,这对环境也是一种不负责的 做法。”

李莉表示,虽然过期药物回收有一定的渠道,但老百姓不太愿意为一点药再去趟医院或药房,如今社会上某些不法分子因利益驱动而回收药品(包括过期药),并将这些药流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这对老百姓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Chinese Government to Set Standard Price for Essential Drugs

March 18th, 2011 | by

2011-03-18

The official of the National Devel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said that they will set up a  standard price for some essential drugs to avoid the vicious competition during the bidding processes. As we know that som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will offer extremely low price to force other  companies to withdraw from the market, but neither can they ensure the drug quality at such a unreasonable price.

 

药品价格管理方法渐变 降价死是假象

2011-03-16 09:46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告诉记者,对 部分经过多次招标、价格稳定、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品种,国家发改委将会研究制定国家统一价格,从而避免企业恶性竞争可能带来的质量风险,“现在正在研究如 何遴选这些药品品种,今年肯定会选出一批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

药品价格管理正在酝酿变化。今年,将有一批基本药物实行国家统一定价。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告诉记者,对部分经过多次招标、价格稳定、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品种,国家发改委将会研究制定国家统一价格,从而避免企业恶性竞争可能带来的质量风险,“现在正在研究如何遴选这些药品品种,今年肯定会选出一批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

目前,基本药物实行的是国家限价政策,由国家发改委规定其最高零售价格。在各地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中,中标的基本药物价格并不一致。

按照目前的基本药物招标办法,所有基本药物招标实行双信封制,参与竞标的企业要先通过技术标也就是药品质量关的审查,然后才能进入商务标的竞争。在商务标的竞争中,最大的竞争砝码就是价格。

这样的招标方法曾被不少医药协会和药企批评,认为造成了药厂恶性竞争,造成基本药物质量隐患。

“如果部分基本药物实行国家统一价格,今后基本药物的招标将从双信封变成单信封。药厂将有望从价格竞争转变成质量、服务竞争。”宋大才说。

不仅基本药物定价机制在发生变化,本月底,今年首次药品降价也将拉开帷幕。

药品“降价死”是否假象

从3月28日开始,将会有162个品种的药品正式进入降价通道。

这162个品种主要是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涉及近1300个剂型规格。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这个消息公开后,一些国内药品生产企业抱怨,一些外资药品生产企业有意见,公众则怀疑,这样的降价能否真的减少药品支出。

在以往药品降价过程中,一降价就导致廉价药消失的说法颇有市场。

“药品降价是否真的会带来’降价死’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多次去药店进行了解。结果发现,由于政府降价,供货商与零售商之间需要重新协商供货价格,从而会造成临时性的药品下架现象,但很快都能恢复供应。这种现象往往集中发生在降价前后,容易让人形成“降价死”的印象。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降价药品整个退出市场、没有人生产的说法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即使消失,也是个别品牌消失,或者市场发生了转移。

一个用来否认“降价死”的例子是头孢曲松注射剂。该注射剂上世纪90年代卖100多元,经过政府多次降价后,现在市场价格一般也就三四元,但每年仍然有几亿元销售额。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这种例子不在少数。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一直在关注廉价药品消失的问题。2007年,曾专门委托一家研究机构对2002~2007年间媒体报道的200多种所谓“因为降价造成短缺或消失的药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5%的“被短缺”药品依然在正常销售,剩下5%的药品则是由于药品的正常更新换代被替代,基本上没有发现因为降价造成的药品消失。比如在大医院可能买不到的青霉素,其实在农村等基层市场用得非常普遍。而一些药品降价后,放下身段转战基层市场,对于收入比较低,原来用不上这些药的群体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对于很多人反映对降价“没感觉”的问题,他认为,这些年国家发改委连续降药价对缓解看病贵是起到作用的,毕竟把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压低,对招标采购等各个环节的药品价格都起到了下拉的作用。但是不同人群对药品降价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很少吃药的年轻人,对具体药价往往不熟悉,因此对药品降价当然也没感觉。对那些慢性病患者来说,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品,对降价的感受会更明显。

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尽管药品价格被拉低,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还是会有变相阻止低价药的现象。比如,医生会转而开出没有被降价的同类药品。

这个问题在公立医院改革尚未完成的阶段,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这一点,也正是国家发改委药价管理部门的无奈之处。

“客观说,药品调价只是治标之策,要真正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还是要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药分开来实现。”国家发改委的工作人员表示。

降药价,企业会不会亏钱

3月4日,“声音·责任——2011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20家医药行业协(学)会与不少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出席。

坐在这些行业协会与药品企业面前的,是来自国务院医改办、发改委、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药监局等药品管理相关部门的代表。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药企代表都在抱怨,招标把药价压得太低。

河南一家药企的老总在座谈会上公开表示,自己公司有多个产品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现在药品招标的技术标大家都能达到,到了商务标,就是拼价格,价格不是不应该降,而是不能低的离谱。”

这位药厂老总的话引起了现场所有药厂老总的共鸣。有企业表示,现在不参加招标是速死,因为不参加招标就失去了大块市场;参加了招标则是折腾死,因为必须不断压低价格。

有企业甚至表示,如果招标再压低价格,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就要受到影响。“医改是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应该政府埋单,不能让企业贴钱。”

这样的发言,让很多人觉得,我们的药价是不是真的太低了?但另一个事实是,这么多年并没听说哪家药企因药价降了破产倒闭。

3天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发布消息,将从3月28日起降低162个品种药品的价格。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对药品价格实行必要的监管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一项措施。合理控制医药费用支出,减轻患者药费负担,整顿药品市场秩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药品价格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次药品降价并非针对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大量外资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也被列入降价名单。

就在国家发改委发布降价消息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很快回应:降价不是降低医疗卫生费用的唯一手段,建议下一步价格调整应采取分批、分阶段逐步调整价格的措施。

药品价格管理该怎样改

药价是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价格改革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国家发改委降低药价透露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价格调整、管理的方法在改变。

从价格调整的结果看,降价的药品被区别考虑对待。日费用高的药品降价的幅度大,日费用低的药品降幅低或者不降价。在专利等创新型药品的价格上,降价也被控制在一定幅度内。此外,还取消了一部分药品的单独定价权,缩小了其与统一定价药品间的价格差异。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降价综合考虑了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实际交易价格等因素,并区分不同情况,突出了重点。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减轻患者负担,同时也不挫伤药品生产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拿出《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委托中国价格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等七家协会收集意见。

征求意见稿被认为是针对药价虚高做出的动真格的一招。依据征求意见稿,药品价格管理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其中,列入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特征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除了零售价,药品的出厂价和流通加价也将成为政府监管的对象。

外资药的超国民待遇也在这个征求意见稿中被减少,原研药单独定价概念被淡化。

不过,就在这个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出现了“天价芦笋片”、“新进医保目录药品突击涨价”等问题。这个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并没有如期出台。

国家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已经基本成熟,正在按照医改工作的整体要求进行完善。

Sichuan Set Up Price Floor in Drug Bidding

January 28th, 2011 | by

2011-01-28

It’s known that there’re usually some price ceiling, however, the Sichuan government has recently issued a new regulation, according to which bidding pirces should be not lower than the production costs. This policy is aimed to prevent the phenomenon that some companies offer extremely low prices to get bid, for vicious competition will probably cause some safety issue.

 

药企不得低于药品生产成本价报价 四川启动招标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时间:2011年1月28日

1月10日,四川省卫生厅正式发布了《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试行)》,全面启动全省范围内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四川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今年4月1号以后必须全部使用基本药物。为了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能用上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按四川省医政办的要求,该省要在3月底完成基本药物招标。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得虚高报价,不得以低于药品生产成本价报价”。这意味着在四川省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药价虚低将和药价虚高一样,列入政府管理范围。

医疗机构上报采购数量

2010年1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 鼓励”双信封”招标制度,从制度上确定了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采购量价挂钩、30天付款期、每种药品不超过3种剂型且每种剂型不超过2个品规等内 容,确认供货主体的配送责任、生产企业市场化解决药品配送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具体操作,仍然建议各省自行探索。

产品中标后很少被医 疗单位采购使用,甚至使用为零的情况,在此前药品招标中屡见不鲜。为了确实保证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根据《指导意见》,四川省明确要求,各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用药指南》、《新编药物学》的用药和使用要求,上报本单位本采购周期内(12个月)预计采 购的具体数量,由省级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交易服务机构汇总后公布各品规本采购周期内全省预计采购估算量。

四川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实施办 法还规定,暂无法确定采购数量的品规,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生产企业,确保中标企业获得采购区域内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份额,确保每个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具体到规格)有且只有一家企业供应。对采购量大的产品,为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可以将全省划分为2~3个区域分别招标采购。

遏制药价虚高与虚低

虚高药价一直被社会所诟病。为了控制基本药物价格虚高,在此次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四川省将参考国家和省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并结合社 会药店零售价、医疗机构实际进货价、省基本药物采购挂网限价等,合理确定省采购参考价。同时规定,”采购参考价应不高于国家最高零售指导价,不高于全国基 本药物基层平均采购价,不高于我省挂网限价,不高于周边省份的最低采购价。”

一位参与四川省基本药物招标的企业高管坦言,不高于,意即等于或者低于。若干个”不高于”,不仅考量此前企业在各地投标的技巧,也促使企业中标价格在全国范围内趋向一致。”实事求是地讲,普药基本上没有多少利润了。”

在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部分基本药物生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出现了”不得已亏本中标”的现象。”药价虚低”引发了社会热议。业内人士认为,超低中标价有可能威胁药品质量安全。法律界人士也指出,亏本中标涉嫌不正当竞争。

对此,在遏制药价虚高的同时,四川省规定,在对投标企业报价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原则上”以最低报价确定拟中标药品。此外,实施办法还强调,”投标人不得虚高报价,不得以低于药品生产成本价报价,不得进行串通报价、恶意竞争,不得在采购周期内擅自涨价或提出废标”。

上述某企业高管表示,所谓”生产成本价”,并不是某个产品的平均社会生产成本价,而是企业自行认定且向物价部门提交的成本价格。投标人”不得以低于药品生产成本报价”,类似于企业给自己设定了”地板价”,虚低中标价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蜀中药业董事长安好义认为,政府设定游戏规则,企业要想参加游戏,只能是遵循游戏规则。”蜀中主要生产大宗普药。我们将发挥企业规模化生产(量大)的优 势,推广企业的强势特色,提升品牌,实行品种整合配搭微利销售,顺应国家政策发展方向,为企业找到赢利空间。”(作者:胡芳)

RDPAC Fight over Brand Drug Price

January 25th, 2011 | by

2011-01-25

Some debates around the topic of price reduction: RDPAC (China Associ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R&D-based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Committee) thinks it’s irrational to reduce the price of brand drugs, for it may affect the drug quality. For this reason, some foreign manufacturers may even consider to withdraw from the bidding process. Whereas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said it was absolutely right to cut the price of brand drugs, since the price differences between brand drugs and generic drugs are huge, although they have almost the same effects.

 

外资药企上书暗示降价影响质量 国内药企不买账

 

文章来源:重庆晨报 发布时间:2011年1月21日

 

上个月,国家发改委的一纸降价令,让外资药厂的”超国民待遇”岌岌可危。昨天,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首 次向本报记者作出了回应:建议对原研药的价格采取”合理评估价差,分步骤、平缓的价格调整”方式。言下之意,就是不愿降价。

据悉,RDPAC旗下有37家在华外资药厂会员,属于非营利性组织。

降价令”刺痛”外资药厂

上月中旬,发改委宣布下调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外资药成为主要调价对象。降价的174种药品中,有40家外企的107种产品,占比近62%,比如常用降压药卡托普利,就从34元一口气降到了22.1元。降幅标准,参照国内同类的仿制药统一下调。

降价令一出,外资药厂都如芒刺在背。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药厂代表就说,降价令和还未出台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都打算推出降低原研药价格的措施,这对外资药厂的销量影响太大了。

原研药也就是原创性的新药,一般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我国大多数外资药厂的药品都是原研药,而国内药企大多生产的是专利已过期的仿制药,也就是仅复制原研药的主要分子结构,开发成本和时间要低得多。

RDPAC上书打”质量”牌

尽管大部分外资药厂对降价令不愿多说,但作为外资药企代言人,RDPAC曾于去年上月底集合20多家外资药企上报发改委的建议书中,却首次明确提出,与 国际对比,我国仿制药出厂价格只有国际总体价格水平的22%-30%,在设计降价幅度时,仿制药统一价不宜作为原研药降幅的基础,否则必将导致药价不断下 降,从而进一步抑制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投入,不利于药品质量提高和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如果短期内企业的多个产品被连续大幅度降价,那企业在安排生产、人员招聘、市场推广等各个方面必将陷入混乱,同时也将对患者临床用药产生不利的影响。”昨天,RDPAC医药市场发展事务副总监娄渝这样告诉记者。

RDPAC建议,对于原研药品的价格应采取”合理评估价差,分步骤、平缓的价格调整”,以避免市场过大震动,影响企业投资的信心。

有媒体消息称,在上海,因为产品价格和仿制药相比完全无优势,又不愿降价换市场,有部分外资药厂已准备退出基本药物招标,也将无缘基层医疗市场。

国内药企不买账

RDPAC的说法,国内药厂显然不买账。”外资药和国产仿制药的价差高达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质量真有这么大差别吗?”我市一家药企负责人反问。

据悉,以环丙沙星注射剂为例,德国拜耳医药的商品名为”西普乐”,其200mg/100ml规格的单独定价为84.60元,而国产的环丙沙星注射剂每瓶4.50元,价差1880%。国内生产该品种的企业包括重庆天圣制药、浙江医药等。

重庆医药商会会长唐良平昨天也告诉记者:”其实,部分原研药的利润高达40%-50%,其中有一半都花在了宣传公关费上。”据他称,像辉瑞等大型跨国药企,公关费是国内药厂的3-5倍,这也是外资药定价高的部分原因。

他表示,外资药厂已享受了改革30年以来的”超国民待遇”,随着大部分原研药的专利到期,他们享受的优惠政策早该取消了。外资药厂失去”超国民待遇”,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和国内药厂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市民以后买药也会更便宜,应该说利大弊。

言下之意即不愿失去在华”超国民待遇”的地位;国内药厂不认同外资药厂的说法。 作者:曹嘉智

 

One City One Price for 6205 Drugs

November 1st, 2010 | by

2010-11-01

Beijing local government announced the results of drug bidding process in 2010, altogether 6250 joined the bidding, and the bidding price will become the unified procurement price for hospitals in Beijing area. With low bidding price, the government expects to save patients up to 3 billion Yuan in the coming year. Moreover, manufacturers are now eligible to attend the bidding directly, so that the intermediate costs can be reduced too.

 

6205种药品将实现“同城同价” 新版招标零中介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6205种药品将实现“同城同价”,中标药品价格整体下降16%,未来一年为患者节省药费30亿元。这一连串让人“惊心动魄”的数字背后,新药品招标机制带来的曙光似乎已经照到了这座城市。

但事实上建立政府集中采购交易平台的药品招标办法却早在2009年4月就已要求实行。然而,招标“新”规为什么在事隔一年多之后才见成效?据广发证券一位分析人士认为,药品销售利益链关系到部分区域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势必会为了地区稳定和财政收入对集中采购制度加以抵抗,以此保护部分企业的利益”。

“同城同价”挤药价水分

8月23日,北京市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宣布,北京市2010年药品公开招标完成,共有6205种医疗机构用药中标。

据了解,为了实现中标药品在北京二级及以上的公立医院及医保定点单位的“同城同价”,相关部门共收集整理了驻京部队、药品经营企业、全国中标价格三个系统的80余万条药品价格信息,对投标药品制定了投标报价上限和成交参考价,形成两次限价。

药品集中采购办公室统计显示,除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的中药、疫苗和麻醉类管制药品外,中标药品占到医院所有用药的80%。通过这次招标,许多常用药价格得到下调,如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粉针,降价幅度达到52%,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舒血宁注射液,降20.65%。

“业内众所周知的规则是,厂家挣药品利润的10%,医院挣13%,剩下的部分全部让中间环节赚走。”曾参与全国医改方案讨论的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表示,采取统一采购的方式实现药品同城同价,可以有效挤掉药品购销渠道的水分,未来北京药品价格定会降低。

招标中介暴利时代结束

“药品招标采购中间环节过多,是公众抱怨药价虚高的症结所在。”多年主管北京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市卫生局副巡视员郭晋和告诉记者。

为此,这次招标首次采用了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直接报价的方式,取消了原有的中介代理模式,并取消了所有收费项目。用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药品流通中间环节,引导企业降低价格,挤掉药价水分。”

此前,北京市药品招标采购一直是由专门的中介机构组织。据郭晋和表示,政府确立由中介机构组织招标的初衷,本是希望借助招标中介的专业性,平衡药厂、医 院和老百姓之间的利益,以彻底消除过去地方和医疗机构单独招标采购的乱象。但没想到仅药企需要支付中介的费用,就成了药企的沉重负担。而最终,这部分费用 还是要“转嫁”到中标的药价上。

北京一位药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招标中介在组织招标时会收取各种费用,比如每个品规要交纳报名费,如果中标,每个品规还须交纳中标费。此外,还有标书费、履约保证金、中标服务费等等。他们企业曾经仅一年的招标中介费用就交过近4000万。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专业招标中介组织招标,一般要收取药企3%的中介费用。按照近两年北京医疗机构用药招标采购总额240个亿左右来计算,这其中就有近7亿元是中介费用。尽管上述药企负责人表示,很多中介和投标药企达成合作默契,实际收取的中介费用低于3%,但仍有不低的费用负担。

另外,由招标中介组织的药品采购平台接受药品批发、代理企业投标。而这些批发、代理企业的投标价格,一般包含着药品从生产线到经销商的中间环节加价,药价自然就会高出许多。

招标新规博弈地方利益

尽管北京市采用的新招标机制完成药品招标,并博得了“满堂彩”,但事实上,建立政府集中采购交易平台的药品招标办法却是早已开始实行的。

2009年4月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明确要求,各地将建立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要求药企、地方及各级医院在公正透明的前提下卖药、购药。而据记者调查,去年年底,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地已经普遍建立了这种采购模式。

然而,招标新规之所以在事隔一年多之后才见成效,据业内专家分析,显然是因为部分地区没有真正贯彻执行医改方案,或者说执行得不到位。“如果各地建立了省级采购平台,并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购药,怎么会出现‘天价芦荟片’1300%的惊人利润率呢?”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长期存在的药品销售利益链条,让药价一直很难真正降下来,各地分销商的盈利有可能是一个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北京一家医药健康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先生感叹道。

不仅分销企业如此,药企、医院都因此而影响了利润。一家外资药企负责人表示,在北京刚刚结束的药品招标上,对于有竞争的投标品种,一般都喊出20%至30%的降价要求。为确保北京巨大的市场份额,公司的药品绝大多数做了降价,这直接压缩了企业本身的利润。北京几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也都表示,药价下降后,医院的总收入肯定会受一定影响。

广发证券一位分析人士认为,药品销售利益链关系到部分区域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势必会为了地区稳定和财政收入对集中采购制度加以抵抗,以此保护部分企业的利益。”而鉴于公立医院15%的药品加价率一直存在,即使廉价药拥有“高人一等”的采购平台,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依然会有不少医院选择给患者开具价格高的药品,导致只有在社区医院和药店才能买到廉价药。

Hospitals Bargain the Bidding Price

September 4th, 2010 | by

2010-09-04

No second round price negotiation between hospitals and pharmaceutical manfacturers is allowed after the bidd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rug procurement regulation, which means hospitals have to buy drugs at their bidding price. However, it’s exposured that almost every hospital in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has secretely price bargain after the bidding was done. Usually they will have up to 40% of discounts based on the bidding price.

Source:  CCTV News Channel ( 04.09.2010/ 11min )
http://news.cntv.cn/china/20100904/102330.shtml

 

多家医院存在”二次议价”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过去,一些医药代表在医院里不择手段推销药品,助长了不正之风,搅乱了市场,抬高了药价。为遏制这种现象,近年来各地逐步推行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让药品采购和定价在阳光下运行。今年江苏省又进一步规定,全省医疗机构从5月1号开始严格执行药品中标零售价格。然而,徐州市一些 医院,这项新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却变了味。

多家医院存在二次议价

徐州市中心医院工作人员说,这家医院所有药品都不用中标价购买。一般是按照中标价的75折和8折买进。徐州市肿瘤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抗生素药品 进价是中标价65折以下。除此以外,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第一人民医院都存在类似情况。记者暗访这几家医院,无一例外都存在药品二次议价现象。

次日记者亮明身份,对暗访过几家医院进行采访。这一次得到的回答却与一天前截然不同。这几家医院都表示自己是按照中标价格来进药,不会再谈别的价格。

徐州中心医院药剂科,记者看到近期的药品采购记录。发现在这个表格上很多药品都有进货价和批发价两种价格。一名工作人员无意中透露,所谓批发价 就是中标价,而进货价就是医院实际采购价格。据此记者发现,一些药品进价,明显低于中标价。比如说注射用A群链球菌进货价是168元,而中标价是187 元。

Chongqing Health Bureau is Accused of Fraud in Drug Bidding

August 29th, 2010 | by

2010-08-29

Chongqing Tianshe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ccused the local Health Bureau of fraud in the local drug bidding process. Above all, as a supervision department, Chongqing Health Bureau is not authorized to organize a drug bidding directly. Besides, it’s reported that they had used only two days to examine over 9000 drugs. Can the accuracy be trusted? 

             重庆制药企业状告当地卫生局 质疑药品招标流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83088881621882
( 东方时空相关视频 2010-8-29)

 

  重庆市卫生局今年举行了一场药品公开招标,当地一家企业随后以遴选标准不合理,并以不当理由排斥高质低价的药品进入当地的药品公开采购名单,将该局告上了法庭。

 入围招标有猫腻?

6月30日,重庆市渝北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重庆天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圣制药”)状告重庆市卫生局一案。该企业的另两家关联企业状告同一被告的案子同庭审理。

三原告诉称,今年,原告今年2月份参与“2010年重庆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竞标,但三原告投选挂网基本药物和其他基本药物共56种, 最终入围的仅为37种。三原告认为,“被告在评标、定标过程中,遴选标准设置极其不合理,更以不当理由排除其高质量、高产量、低报价的部分参选药品入围, 致使原告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的损害。”

重庆市卫生局在答辩中称:“今年参加重庆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报名的生产企业1185家,报价药品9091个,中标2542个,中标率达 27.96%。湖北天圣清大制药有限公司(当天庭审的三个案子的原告之一)参与重庆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活动时,报价15个品规,中标4个品规,中标率 26.67%,与我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药品品规中标率相当。”

有意思的是,这场近2个小时的庭审,其中有一半时间是双方就重庆市卫生局是不是适格的被告展开舌辩,原告方则锲而不舍地出示一系列证据,指称被告不要把罪责往当地市政府头上推。

 卫生局操作采购招标违法?

原告方还抛出了一个惊人观点:根据政府采购法第六十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 动。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本应是行政监管部门的重庆市卫生局只能作为药品集中采购的监督者,但该局实际上成为组 织、主持本次集中招标采购的机构,系违法。

原告方代理律师宋道兰在法庭上称,“重庆市卫生局直接从事药品集中采购系违法行为。因为该局组织的这场药品招标既没有招标人的委托,在 涉及重大的社会公共利益时也没有举行公开听证,且在招标的具体事宜中,用主观评价对付客观评价,仅仅用2天时间就评价了9000多个品种。”

被告方则辩称,重庆市卫生局的该行为是依据卫生部等九部委《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卫药政发 【2010】78号)精神,“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机构按政府采购法和招投标法的有 关规定,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

被告代理人在法庭上说,重庆市卫生局只是“指导”采购。

2天评审9000个品种

被告代理人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证据不足,不仅不能证明本次集中采购行为违法,反而有力地证明了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 正确性。并称当地本次药物集中采购的评标是在重庆市政府“纠风办”和该市卫生局纪检监察室监督人员的全程参与和当地市人大、政协代表及市政府特邀社会监督 人员的监督下,组织专家组开展,且所有参与本次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均按实施方案的药品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不过,该实施方案也是原告重点轰击的对象之一。

原告方认为,该实施方案在评标时,使用了一种“药品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了评分制,总分为100分(不含2分的加分分值),其中价格 因素占30分,药品质量占70分,“客观分由服务中心根据生产企业提供的企业材料和产品材料计分;主观分由专家打分,然后由计算机去掉2个最高分和2个最 低分后取平均值生成该药品剂型的主观分。”

原告方负责人刘群对这种看投标企业报送的材料来打分,以及由专家靠眼看、手摸等方式的主观打分十分不满。他说,这种评价方法“根本无法对药品质量进行评价”,众所周知,药品评价的科学方法应该是由有资质的药品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书。

他建议评标方应该依据药品检验结果进行评价。

 

Drug Bidding Fraud in Zhejiang Province

August 11th, 2010 | by

 

2010-08-11

Another fraud of drug bidding happened in Zhejiang Province. It’s reported that some local large-sized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won the final bid without even attending the bidding procedure, or they had originally failed in the preliminary competition. The result of bidding supprised many other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浙江亚太药业卷入“招标门”隐藏黑幕交易

2010年8月11日11:28 来源:中国网络报 admin

 

6月15日,记者接到多位医药厂家的投诉,称6月13号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招标过程中,出现多家医药企业中标统一定价为零,入围时落标,但开标时却赫然中 标的情况,组织招标机构并未按照其公布的招标规则与细则执行,失去了政府组织招标行为的严肃性、公正性。省药品集中采购办公然违背了招标法细则,损害了广 大厂家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

参入2010年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招标知情人告诉记者:“2010年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招标中,省药 品集中采购中心多次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招标的规则与细则,多次阅读并关注招标进程与结果。对6月13日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中所公布的中标结果详细分析对比 后,发现了诸多不解问题。

“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办,没有按照所公布的方案所进行,当初招标方案和细则规定增补的150种基本药品中,没有 说明不做层次单列或区分,但开招结果却出现了“区分质量层次”,一但出现同品规、同配溶媒有作区分的、以浙江亚太药业生产注射用泮托拉锉钠(40mg)为 例。在开标公告中的质量层次为“统一定价”并在入围时落标,但在最终公布中标结果却是赫然以“第二层次”出现在中标结果目录中。”

“150种 基本药品目录,是针对县以下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在丽水市2008年药品集中采购招标过程中,注射用泮托拉锉钠(40mg)3个中标企业单支中标价格分别 为:13.4元、17.2元、28元,现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招标区分以后,区分企业中标价格为:36.97元、37.38元、45元,价格不降反升了,与 这次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办所公布“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宗旨的悖道而驰。”

知情人告诉记者:“更有不解的是,有3家企业(浙江亚太、华北制药、杭州中美)不参加评标直接中标的企业,全布是浙江省知名企业。7家企业中标价格为零, 本次招标已经违背了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虚高药价、让利于百姓的基本原则,失去了政府搭建招标平台的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以及严肃性。”

就此事件记者联系了不参加评标直接中标3家企业其中的之一浙江省江亚太药业招标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根本没有这回事情,是其他竞争企业在故意中伤我们。”
然后发了一条短信到记者手机上:“我们愿意接受媒体监督,但我们也希望真实。”
就此事件,记者也电话联系了浙江省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办周华主任,他告诉记者:“此次招标在省多个部分监督下进行的,不存在着什么所谓内幕。”
记者:“有人反映,有3家企业不参加评标直接中标的企业,特别是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前被人举报到省卫生厅的网站,为什么此次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周:“有这样的事情,我不知道。待我作了解后,一定会你答复的。”
一位从事过多年纪委工作的官员认为,浙江省卫生厅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办有藐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与滥用职权的行为,说明省卫生厅有监管不力马虎工作造 成的严重的后果,建议有关部门对浙江省卫生厅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办部门负责人进行启动引咎辞职和对此次招标事件中负责人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建议 省纪委介入此事件的并调查。

此事件的进展,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
记者手记:
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 价,浙江省卫生厅推行了药品“阳光集中统一采购招标”制度。然而,这一旨在惠民的医改举措却引发了多家医药企业质疑。因为,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在利用政治色 彩在推行的“阳光集中统一采购招标” 变成了“阳光集中统一指定招标”垄断的局面,部分招标药品价格不降反升,少数药品价格出现上涨幅度。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各方面反应越来 越强烈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对现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对直接关系群众看病的药品采取“阳光集中统一采购招标”,是无可指责的,也是 完全必须的。但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遵守市场规则的基础上,而不是背着市场,另行一套,甚至掺杂着政府自身的利益。如果这 样,干预就会变成干扰,调控就会变成破坏。

在惠民的医改举措中,如何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降低虚高药价、让利于民,我认为在药品采购和供 应问题上,最关键、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不是如何去管理具体事务,而是制定游戏规则。在此基础上,对各方执行游戏规则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个入 场者都能严格按游戏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事自己的经营活动。市场经济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公平、公正,二是竞争。只有公平环境下的竞争和竞争条件 下的公平,才能使资源得到最科学配置、利益得到最合理分的配。如果人为地制造不公平和遏制竞争,都不会产生好的结果。用行政手段干预药品集中统一招标、配 送以及实施独家垄断的做法,毫无疑问,是政府行为的又一次越位。如果这样的行为频繁发生,不仅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相当不利,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没 有任何好处。搞不好,还会引发各种违法乱纪和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