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Schlagwort: ‘Corruption’

Prescription Monitoring System Prevents Kickbacks

April 24th, 2014 | by

302 Military Hospital has recently adopted a prescription monitoring system with alarm function as a method to crackdown kick-backs.

302医院系统对非法统方将实时“报警”

来源:北京日报

核心提示:“统方”原意是指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进行定期统计。但近年来,这个常用术语却因医生、药商相互勾结、利欲熏心变了味儿。近日,302医院正式启动防止“统方”系统,如果药商非法“统方”,该系统将实时报警。

“统方”原意是指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进行定期统计。但近年来,这个常用术语却因医生、药商相互勾结、利欲熏心变了味儿。近日,302医院正式启动防止“统方”系统,如果药商非法“统方”,该系统将实时报警。

过去医药代表给医生开药提成主要靠“打通”医院信息关键渠道,通过定期检索、统计相关医生开具处方及用药品种、数量情况“论功行赏”。

302医院防止“统方”系统直接连接信息中心核心交换机,具有及时报警“统方”行为、实时监控“统方”信息等功能。只要发觉可疑“统方”行为,该系统会以 短信、邮件、电脑弹出提示框的方式,第一时间向302医院纪检部门报告,并详细显示何人、何时、在何地哪台电脑上,统计哪种药品的详细使用信息。该系统每 天都会评估可疑“统方”级别,为查办案件提供原始证据。该系统还能实时监控批量提取患者姓名、诊断结果、联系方式等隐私信息的违法行为,不仅为医生开处方 安装“报警器”,同时也为患者信息安全配备“电子锁”。

Song Lin Investigation Hits China Resources Affiliates

April 24th, 2014 | by

News of a corruption investigation against the chairman of a Chinese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y hit the share prices of its Hong Kong-listed affiliates in trading Tuesday morning.

Song Lin, chairman of China Resources Holdings Co. was stripped of his position as the firm’s Communist Party chief, state news agency Xinhua reported on Saturday. Earlier last week, the Communist Party’s Central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nounced that Mr. Song was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suspected serious violations of discipline and law.” That followed online allegations by a Xinhua-affiliated reporter that the value of mining assets China Resources bought in Shanxi province had been inflated. (Sourc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华润董事长宋林被免职显示反腐行动扩大

华尔街日报
国共产党免去了中国最大国有企业之一的一位高管职位,表明其反腐行动正蔓延到新的领域。这场反腐行动已经撼动了国家领导层的高层。

上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纪委)宣布华润集团(China Resources)董事长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中国当局通常用这种说法指代腐败行为。中共上周六说,宋林已被免职。在此之前,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下属报纸的一名记者举报宋林在公司交易中滥用权力,例如从一个煤矿收购交易中谋取私利。

在被免职前,宋林上周发表声明为自己的声誉辩护,说那位记者的指控纯属捏造和恶意诽谤。宋林下落不明,但据信他被党内调查人员控制,党内调查人员经常在没有正式提起指控的情况下扣留嫌疑人,且不让他们会见律师。

据华润集团信息显示,该公司是总部位于香港的一家贸易集团,去年营业额为645亿美元。华润集团是中国中央政府直属的113家企业集团之一。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人事地震显示出中国庞大的国有企业成了商业和政治的交集。分析人士怀疑,宋林的渎职行为并不能完全解释他为何被中共免职,中国主要国企的负责人由中共全权任命。
Bloomberg News
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因涉嫌违纪违法被免去职务。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赵晓称,这不仅关乎反腐,还涉及到权力斗争。赵晓曾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下属一个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国资委负责管理华润集团和其他112家企业集团。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宋林被免职可能代表习近平的反腐行动进入了新的一章,预计其他现任或退休高层官员将会受到此次洗牌的影响。

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国有企业问题专家李系称,一名官员落马意味着整个派系将受到影响。

直到最近,中共调查人员似乎一直专注于中国的石油行业,拘捕了多名涉嫌腐败的石油企业高管和与石油行业有关的企业巨头。在一些案件中,被拘者与前石油业高层周永康有关。2012年,周永康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些调查并未提到周永康的名字,记者无法联系到他置评。

赵晓表示,华润集团领导层的调整显示出反腐行动正在扩大到国有企业。他还说,任何高层人事变动都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

过去,中国党派政治引发的清洗对大型企业集团的运作损害微乎其微。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像宋林这样的企业高层影响力很大,但通常很容易被替换。

李系表示,国企运行有一套机制,并不只是由一个人掌控。李系说,国企负责人由中共任免,其任务是贯彻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维护国有资产,而不是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华润集团任命了一位临时董事长,他表示,集团正面临非常严峻的时刻。周二香港股市在长假后恢复交易,受上周四宋林遭调查消息影响,华润系股票下跌,其中华润创业(China Resources Enterprise Ltd. HK:0291 +1.37% )收盘下挫约4%。

在中国的机制下,国有企业往往成为一个试验场,国企高管有时能够步入政坛担任高级职务。目前七名政治局常委中就有两位来自国企。

目前主管反腐败工作的王岐山就是提拔自银行业高管岗位。另一位常委张高丽曾在石油行业工作。

相 比之下,宋林一直就职于华润集团,这是一家在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前就已成立的企业集团。华润集团成立于1938年,前身是香港联和行(Liow & Co),当初为抗日根据地筹集资金购买军需物资。今天,华润集团已拥有员工42万人,业务范围遍及房地产、电力、零售、医药和啤酒等各个领域。

英文名叫Charley的宋林1985年从大学毕业获得机械工程学学位后加盟华润集团。他在这个以国内业务为主的庞大企业中不断升迁,工作过的部门包括资产管理、石化、电力和零售等。

宋 林当年的老领导是现任中国国有粮食贸易公司中粮集团(COFCO Corporation)董事长、知名企业管理人士宁高宁。宋林信奉市场经济学──“若商业决策失当,负责人必须承担责任,接受解聘”,他还获聘其他一些 企业的董事及荣誉职位,包括担任香港反腐机构的道德委员会负责人。宋林大概从5年前开始担任华润集团董事长一职。

2012年底中国政府换届期间,许多央企的领导也纷纷换人。军工企业中国保利集团公司(China Poly Group co.)、建筑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简称:中国铁建 CN:601186 -0.68% )、能源企业中国广核集团(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Group)和冶金企业中钢集团公司(Sinosteel Corp.)的领导班子均出现了新面孔。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2012年至2013年间,中国113家央企中有15%更换了一把手,共涉及17家集团公司。

不过,美国企业更换首席执行长的频率可能更高。管理咨询公司史宾沙(Spencer Stuart (BIV) Ltd.)的统计数据显示,同样是在2012年至2013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有90家更换了CEO,比例为17%。

RBS Markets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World Bank)驻北京专家高路易(Louis Kuijs)称,中国央企高管是由中共一手安排的,这可能有助于政府协调行业政策,但从西方观点来看,这种做法并不正常。

在 中国国企近期的高层人事调整中,一家铁路设备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被调任一家光伏企业的负责人;一家冶金企业的领导人被调任一家旅游公司的领导人,不过16个 月后此人被降职。在过去的人事调整中,航空公司和电信公司的领导人曾经出现过对调;三年前,中国三大石油巨头的高管被大挪移,部分职位互换,其中一人还被 调任某省担任省委副书记。

James T. Areddy / Laurie Burkitt

Japanese University Wrongly Disclosed Data to Novartis in Leukaemia Drug Study

April 15th, 2014 | by

An interim repor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Hospital found that Novartis inappropriately received data on patients participating in a trial of the company’s leukaemia drug Tasigna (nilotinib). ” The leak is a serious breach of confidentiality as well as a violation of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 hospital director Takashi Kadowaki said. The hospital added that it is unsure whether the documents had been altered.

Senior officials at Japan’s 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 described the case as serious and requested a detailed investigative report from the hospital. (Source: Firstwordpharma.com)

数据再爆造假?诺华开除仨日本高管

来源:E药脸谱网

因爆出学术造假丑闻,诺华总部与其在日本的管理团队日前决裂。在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4月3日,这家瑞士公司开除了日本3名参与白血病药物临床试验造假的高层经理。

据悉,诺华的销售代表及其他雇员参与了5项评价白血病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根据东京大学医院方面的说法,诺华的员工被允许从各种试验网站搜集患 者的数据,同时也参与记录了255个临床试验的结果。该研究中涉及诺华的尼罗替尼(Tasigna),其作为突破性治疗方法格列卫的随访研究。在这些学术 不端行为浮出水面后,调查者从诺华团队中检查发现了大量的文件被粉碎或者删除。

4月4日,诺华召开新闻发布会,诺华全球制药部门总裁David Epstein对此事表示公开致歉:“他们的行为是明显违反行为规范的,是不可接受的。”

在前次“代文数据造假”事件中,诺华日本高管被整体降薪30%。此次事件一出,诺华选择了直接开除。目前,诺华目前指派外籍经理接管日本办公室。来 自英国的经理Michael Ferris将取代日本经理Hiroko Ishikawa开展工作。德国人Dirk Kosche将取代Yoshiyasu Ninomiya成为新任日本商业经理, 加拿大人Francis Bouchard将取代Kazuo Asakawa运营肿瘤药业务。

对于一直饱受数据造假丑闻的诺华来说,代文在日本的销售额已经下降了约四分之一,而炒人则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2013年夏天,诺华开除了参与代文学术造假的员工。然而,日本监管机构没有因此而手软,3月即对诺华公司及高管提起刑事诉讼,称诺华使用虚假数据促销药物。

除了开除经理,诺华表示将采取一切行动反对公司员工参与白血病临床试验的学术不端行为。

GSK Sacks some China Staffs for Malpractice-source

April 7th, 2014 | by

GSK has terminated employees in China in recent months following increased monitoring of employee expense claims, a person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said. A company spokesman said that they have found potential issues and have withheld incentive payments accordingly; however, they declined to specify the number of staff involved in the crackdown.(Source: Euronews)

 

GSK贿赂丑闻余震:威逼利诱员工签“认罪”说明书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医药卫生网

2013年7月横空出世的GSK(葛兰素史克)中国区贿赂丑闻历经10个月的发 酵后,目前正逼近案件调查收尾工作的节点。然而,就在公安部等上级部门对GSK涉案主要负责人梁宏等人的量刑与整起案件性质盖棺定论之前(曾传出今年4月 会作了结),GSK中国区对于医药代表的大裁员清理已经如火如荼了,此举也引发员工的抗议。
记者从GSK中国公关部门和部分公司的医药代表处分别证实:自3月下旬以来,GSK中国开展了多轮大规模裁员,所涉及销售人员的职位从基层的医药代表、大区经理一直到部门主管。
“去年公司丑闻事发之后,GSK对旗下3000名医药代表中三分之一的人进行了内部核查,调查到近千名存在所谓‘合规问题嫌疑’的药代。此后通过内部单独面谈希望让这部分药代签署‘认罪’性质的说明书。”GSK中国一位参与抗议的医药代表王强告诉记者。
据其透露,公司方面声称签署了这些所谓“认罪”说明书就能安全过关,否则就将诉诸法律手段。而仅仅过了数月,公司却拿这些签了说明书和合同即将期满的员工开刀,终止劳动关系。
王强表示:“截至目前已经裁去了超过150人,近期很可能还将继续。这些被辞退员工中不仅有孕妇和哺乳期的,很多还没有获得理应承诺的‘N+1’劳动补偿和原先工作的报销经费、销售奖金,而全国所涉员工的这些报销费用至少超过千万。”
清理“问题员工”
3月31日,GSK中国位于上海的总部大楼前聚集了众多公司医药代表,从其所拉出的横幅和口中反复质疑的话中可以了解到,双方最为核心的矛盾点集中在“变相辞退和克扣经费”上。
多名参与抗议医药代表均表示:“以上矛盾都来自GSK剧烈的销售体系肃清行动中的不规范行为。”
作为公司反省中国区此前销售乱象的一剂猛药,去年12月中旬GSK宣布在中国区销售模式“急转弯”,即在内部销售薪酬考核中,将不再出现个人销售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将从多方面对直接与处方医生联系的所有销售团队员工进行评估和奖励。
不过,上述药代透露,“GSK中国内部新的销售模式及随之而来的报销、奖金分发模式早在2013年7月就已低调实施了,早于外界公布半年之久。”
王强表示,2013年6月底之前,GSK所有的药代都是有销售指标的,每个人基本都有上万元的销售费用等待批准报销。但在事发之后,这部分费用的报销被内部审核给打断,原本只需一个月的报销周期无限延迟,至今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报销。
不仅如此,作为转型前同大多数医药公司一样的内部激励机制,GSK每季度会对完成指标的药代支付奖金。而这笔作为此前药代收入重要部分的奖金也因为内审而未有下文,主要涉及2013年的三四季度。
据了解,GSK方面为清理销售体系中疑似存在的合规问题人员,在2013年聘请了第三方机构进行内部审核,并于今年3月中旬开始对其认定有问题的药代进 行合约终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药代方面提供的多份企业内部审核、谈判沟通的录音中了解到,有负责内审的工作人员向药代直言不讳的表示:“不要去质疑 为什么和你有同样情况的人被认定无辜,而你却将被辞去。说你有问题,你就有问题。”
“在公司被调查审核的千名员工中,公司基本都是选出那些合同快到
期的或者之前被其威逼利诱签署‘认罪’说明书的人下手,但从我们内部横向比较来看,这些员工与其他人并无任何业务合规上的差别。”王强说。
据其透露,GSK内部第一二轮已经分别裁去了50人和100人,其中河南地区已经有两个主管因此离职,未来还会有两个主管级别的下马。“内审以来已经有超过300名员工主动辞职或被终止合同。从理论上来说,这一千个药代都同样面临被裁去的风险。” 王强进一步透露。
对此,GSK中国在回复中证实了扣发奖金确有其事。“为了符合公司政策的规定,接受合规调查的员工的奖金有可能被推迟发放。GSK正在对2013年部分可能存在问题的报销申请进行调查,以确保其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
裁员贴补销售转型?
王强透露,公司内部销售改制后,最初还是承诺会履行报销义务,只是适当延后,不料最后无疾而终。而随着近期员工抗议的逼迫,GSK方面也对160个参与的员工进行了每人五千元左右的安抚报销。
对于备受质疑的裁员标准,GSK方面并未在回应中予以解释。公司方面只是强调,如果发现相关员工违反了公司的政策规定,公司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 警告甚至解职处分,并有可能不发放奖金。“公司将确保所有与2013年报销相关的调查的高效性,从而尽快得出最终结论。”
“这 更让我们质疑克扣经费和终止合同背后根本是人为筛选操纵因素占据主导,一切都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来贴补公司销售的下滑。”一位GSK医药代表告诉21世纪 经济报道记者,其所在内科重点产品领域,因为丑闻重创后销售下滑超过60%,业绩亟待开源节流。而新销售模式的实际推行较难,新业务开展正面临一定挑战。
在此轮合规内审中,GSK表现出了相当铁腕的处理态度。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得到的GSK内部对“问题药代”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文件中发 现,公司方面会列出药代合同期内疑似合规风险的内容进行质疑,并以此作为解聘依据。如不配合终止合同,则将开具惩罚性质的附带解聘说明,后者将对药代日后 再就业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得到的多份药代内部文件中看到,被GSK企业层面认定为药代个人行为的合规报销,大多有着上级主管的签字审核。内部主管对于开展销售所需的这部分支出都有内部文件指导操作。
(http://www.yywsb.com)

Glaxo Says It Will Stop Paying Doctors to Promote Drugs

December 19th, 2013 | by

GSK will no longer pay doctors to promote its products and will stop tying compensation of sales representatives to the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doctors write, its CEO said Monday, effectively ending two common industry practices that critics have long assailed as troublesome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nnouncement appears to be a first for a major drug company — although others may be considering similar moves — and it comes at a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ime for Glaxo.(Source: New York Times)

 

GSK销售新政:不再给医生回扣

来源:东方早报

在中国市场涉嫌腐败案曝光后,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开始改革销售策略,以期重塑形象。
当地时间12月17日,葛兰素史克宣布,将改革其销售及营销产品的方式,销售代表的薪酬与医生开药数量不再挂钩,而是与改善病患疗效和全公司业务挂钩。葛兰素史克预计,将在2016年前,在全球落实上述计划。
葛兰素史克首席执行长安伟杰(Andrew Witty)称,相关改革已酝酿多时,与其说它们与该公司在中国被调查相关,不如说它们与葛兰素史克的整体改革(涉及透明度、药品供应,以及采用信息技术)相关。
不再给医生回扣
根据葛兰素史克公布的新闻稿,此次改革主要包括两块内容,分别是销售代表的收入和向医疗工作者的付款。
葛兰素史克称,未来不会对销售代表设置个人销售目标,而是根据销售代表的技术知识、为患者提升治疗效果的服务质量,以及公司全球业绩来计算报酬,该措施 将从2015年开始实施。这一措施与葛兰素史克2011年在美国推出的计划类似,当时推出的“患者优先”计划,据称显着提升了用户对该公司美国制药业务的 满意度和参与度。
相比之下,外界更为关注的是,葛兰素史克如何落实不给医生回扣一事。该公司称,将会终止向医疗工作者提供财政支持,以便能在开处方或影响处方决定的听众面前为产品代言,还会终止赞助医生参加医学会议。这些计划将从2014年年初开始,预计2016年前落实。
英国金融时报称,据信葛兰素史克目前这方面的支出达到每年逾5000万英镑。
不过,葛兰素史克强调,仍会赞助独立的第三方的医疗培训。该公司还称,将给医生支付合适的费用,用于该公司赞助的医学研究或市场研究等,“这些活动很有 必要,将让葛兰素史克了解到医生对特定疾病的看法……让公司有效、合适地就药物的优点和风险进行沟通,以满足患者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曝光的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案件中,该公司就曾经给医生提供所谓的差旅费,用于参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会议和讲座。
此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也被外界认为将触及不少人的利益,包括目前葛兰素史克的销售员工,以及依赖葛兰素史克资金的医生们。
开创药企先河?
制药公司向医生支付一定数目的金钱,鼓励多开出自家公司产品的处方,已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
纽约时报指出,几十年以来,制药公司一直在给医生付费,让他们在医学会议和其他医药界人士集会上为自己代言,因为这些公司认为,医生最有可能看重有威望的同行的意见。
英国金融时报则称,葛兰素史克此举将是医药行业的开先河之举。
纽约时报援引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杰里·埃冯(Jerry Avorn)的话说,葛兰素史克的做法就相当于承认,对于医生而言,了解产品最佳的方式,并非通过那些收了医药公司钱的同行的介绍。
国际销售营销公司致盛咨询公司(ZS Associates)负责审查制药公司行为的普拉塔普·赫达卡(Pratap Khedkar)则表示,葛兰素史克是第一个宣布终止雇佣代言人项目的制药公司,但却不是惟一一个考虑此类措施的公司。
赫达卡称,其他一些药企也在考虑采取类似措施,原因有很多,包括担心新医改法的规定。
尽管对于葛兰素史克切断与医生财务往来的计划颇有赞赏,但欧洲监督机构“国际保健行动”称,这像是给自己的功课打分,惟一控制的方法是政府部门进行强有力和违法必究的监督。
(http://www.yywsb.com)

Shanghai Health Official Arrested for Involvement in GSK Scandal

December 19th, 2013 | by

Shanghai prosecutors on Dec. 18 arrested Huang Fengping, former deputy director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for “suspected crimes,” while media reports claim that he may have been involved in alleged economic crimes related to British pharmaceutical and healthcare giant GlaxoSmithKline (GSK), according to the Beijing Times. (Source: WantChinaTimes.com)

 

上海卫计委原副主任被逮捕 或涉GSK案

来源:京华时报
核心提示:昨天,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副主任黄峰平因涉嫌犯罪,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逮捕。有媒体报道称,黄此次落马的主要原因,涉及其之 前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其下属医院任职期间,涉嫌在医院招标采购中受贿等问题,同时可能牵涉葛兰素史克一案。

昨天,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副主任黄峰平因涉嫌犯罪,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逮捕。有媒体报道称,黄此次落马的主要原因,涉及其之前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其下属医院任职期间,涉嫌在医院招标采购中受贿等问题,同时可能牵涉葛兰素史克一案。

9月被带至沪外调查

昨天,记者登录上海市卫计委官方网站后注意到,“机构领导”一栏中已经删除了黄峰平的名字。黄峰平同时还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及上海市委副主委。在农工党上海市委官网上的领导名单中,黄峰平的名字也已经看不到了。

据此前媒体报道,黄峰平因涉嫌经济问题,在2013年9月中下旬被带走调查,先被带往外地,近期再被带回上海继续审查,并已停职。报道称,黄峰平此番落 马,涉及其之前在华山医院及其下属医院任职期间涉嫌在医院招标采购中受贿等问题,同时可能牵涉葛兰素史克一案。黄有近亲属在葛兰素史克公司任职,也有家人 移居加拿大。

据悉,其最后一次公开活动,是2013年9月13日参加上海市卫计委举行的“上海援外医疗50周年主题活动”。

活跃在医疗一线多年

走上仕途之前,黄峰平曾多年活跃在临床和医学研究第一线,是国内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公开资料显示,黄峰平生于1965年10月,浙江上虞人,1996年 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1999年至2000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神经外科进修,并获得博士后证书。此后,黄峰平长期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工作,历任该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并曾先后兼任该院属下多家分院和中心医院院长。

学术上,黄峰平专攻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在神经外科专业国际权威杂志上陆续发表10余篇论文,还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他领导的课题和项目曾荣获诸多奖项和荣誉。

2012年5月,黄峰平调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分管基层卫生处(合作医疗管理处)、科研与教育处。后任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曾自我评价喜欢挑战

今年4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黄峰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谈及自己经历的挑战和喜欢挑战的性格。

黄峰平告诉记者,上大学选专业时,学医并不是其初衷,“我很喜欢画画,考大学时想报服装设计,但是父母都做纺织工作,可能因为当时整个纺织行业不景气,他们就极力反对我学这个专业,而强烈建议我学医”。

黄峰平说,虽然自己不喜欢学医,但骨子里喜欢挑战,“既然选了,就要做到最好”。这种精神和坚持,让他从学校到医院一路,在医学研究和临床上不断取得成就。

担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期间,他敢于挑战的精神也继续付诸工作。在其主导下,上海开创性地在公立医院里做起了国际医疗,主要措施就是在公立三甲医院引入西方国家盛行的商业健康险。

“国外公司派员工到中国来工作,都要给他们买商业保险。中国要有这样的机构为他们服务,如果不做,等于浪费了,等于把这么一块肥肉拱手相让。”黄说。在其努力下,华山医院东院挂牌成为“上海国际医院”。

医药行业贿赂已成顽疾

黄峰平此次被停职调查,作为个案也折射出中国医药行业的严重问题。有业内人士称:“行贿和回扣是医药行业的潜规则。”比如,数百家医院卷入葛兰素史克案说明医药行业贿赂顽疾生成已久,医疗行业监管松弛。

业内专家认为,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状况看,我国不仅没有海外反腐败法,连涉及国内的反商业贿赂法和反腐败法等专门法律都没有。虽然在1993年公布的《反不 正当竞争法》对商业贿赂有一定程度的规定,《刑法》也规定行贿罪最高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但在司法实践中,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具体的司法 解释,特别是商业贿赂花样繁多,较大地影响了实施效果。

UK Prime Minister Stands Up for GSK during China Trip

December 6th, 2013 | by

UK Prime Minister Mr. Cameron raised the GSK case with Li Keqiang, the Chinese premier, during talks in Beijing on Monday, as investigators probe allegations the company bribed local doctors to sell GSK’s medicines. Andrew Witty, GSK chief executive, is part of a business delegation accompanying Mr. Cameron in China, signalling an intensification of efforts to resolve the dispute. (Source: ft.com)

英首相卡梅伦敦促中国善待葛兰素史克

来源:腾讯财经

核心提示:《金融时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称,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访华期间会见中方领导人时再次提及葛兰素史克一事,敦促中方为英国企业创造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英国药企葛兰素史克之前在华陷入腐败丑闻,被指控为出售自家药品而贿赂中国医生。

北京时间12月3日上午消息,《金融时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称,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访华期间会见中方领导人时再次提及葛兰素史克一事,敦促中方为英国企业创造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英国药企葛兰素史克之前在华陷入腐败丑闻,被指控为出售自家药品而贿赂中国医生。

随着中国监管机构对在华药企的商业行为发起反腐败调查,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药品和疫苗销售自今年夏季以来下降了61%。

葛兰素史克的首席执行官安伟杰(Andrew Witty)是随卡梅伦出访中国的127名商界代表之一,此行旨在促进中英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葛兰素史克是英国最大的制药商,同时也是重要雇主。安伟杰在过去曾就商业事务为卡梅伦首相提出过建议;他最近还为政府撰写了大学教育方面的一份报告。他表示贿赂丑闻极大程度破坏了葛兰素史克以及本人形象,他誓言将会查清一切不法行为。

在被问到安伟杰的北京之行时,葛兰素史克的发言人西蒙·斯泰尔(Simon Steel)说,“这是一次重要的机会,能展示我们对在中国市场继续供应药物的承诺。”

中国警方指控葛兰素史克通过旅行社转移高达30亿人民币(4.92亿美元)用于贿赂医生和官员,帮助提高药物销量;这也是多年以来中国官方对一家跨国企业的最严肃指控。

在会见中方领导人之后,卡梅伦大赞英国对中国投资的开放程度,并承诺会大力推动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协定。

他表示,欧洲和其他地区看到世界变化,想把中国阻拦在贸易屏障的竹幕之外,但英国意在粉碎这些贸易屏障。

GSK Likely to Avoid Company-wide Bribery Charge in China

November 10th, 2013 | by

GlaxoSmithKline, the British drug company at the heart of a bribery investigation in China, is likely to avoid a company-wide charge for allegedly funnelling up to £300m in kickbacks to docto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Instead, police are likely to charge some of its Chinese executives, according to reports citing legal and industry sources.(Source: The Telegraph)

 

葛兰素公司被曝将免遭行贿起诉 或仅对高管

来源:证券时报网
核心提示:新华网援引北京商报报道称,昨日,有法律界和行业消息人士称,中国警方针对葛兰素史克的调查,最终可能仅是该公司一些中国高管面临诉讼,公司本身或免于起诉。

新华网援引北京商报报道称,昨日,有法律界和行业消息人士称,中国警方针对葛兰素史克的调查,最终可能仅是该公司一些中国高管面临诉讼,公司本身或免于起诉。

据 报道,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警方对葛兰素史克行贿案的调查可能在今年11月底或12月结束。但最终很可能是该公司中国区多名高管被起诉。事实上,如果葛兰素 史克公司没有受到指控,对其在华业务的冲击将大幅降低。对此,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在给北京商报记者发来的回应中称,“调查还在进行中,我们正在全力配合政 府部门。调查是依照中国法律进行的,葛兰素史克对此充分尊重。在目前阶段,我们不便进行更多评论”。

无独有偶,同日消息,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说,为了结对违法销售药品和向医生及药商提供回扣的刑事及民事指控,美国强生公司将支付超过22亿美元罚金。这是美国医疗保健行业第三大罚款,此次罚款包括4.85亿美元刑事罚款和向联邦及州政府支付的17.2亿美元民事罚款。有业内人士认为,同样是涉嫌医药商业贿赂,强生公司遭遇诉讼,那么葛兰素史克公司在华也不应幸免。

国际法专家郝俊波分析,因未见到任何证据所以很难判断有关的行贿到底是葛兰素史克公司所做出的单位行为,还是行贿人的个人行为。但如果葛兰素史克向医生和官员行贿属实,那本案中单位行贿的可能性较大。

“如 果没有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全体负责人同意,并经过公司的内部程序,恐怕个人很难动用巨额资金,而且行贿的结果很可能是医院采购或更多使用该公司的产品,所 以该公司会从中受益。而这正好符合单位行贿的特点。” 郝俊波说。他还强调,如果葛兰素史克被认为是单位犯罪,其母公司在美国也会被政府依据相关反海外腐败法处以重罚,其中不仅可能会遭遇巨额罚款,有关的人员 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aby Milk Firm Faces China Bribery Claims

September 17th, 2013 | by

China’s crackdown on corruption has snared another big western company. Dumex Baby Food, a unit of France’s Danone (DANOY), is investigating claims that its staff paid bribes to Chinese hospital workers to drive up sales of its baby formula. Hospital workers in the northern city of Tianjin were encouraged to ensure newborns received the formula before their mothers’ breast-milk, in order to develop a taste for the product,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Chinese state television CCTV.

The allegations come as a bribery crackdown in China appears to be gathering momentum. (Source: CNNMONEY)

 

媒体曝光“第一口奶”成医院“赚钱利器”

来源:中央电视台
核心提示:央视记者暗访发现,为了争夺新生儿的“第一口奶”,奶粉厂家使出浑身解数,出巨资贿赂医院的医生护士,而医院在巨大诱惑之下,则强行给孩子喂食 指定品牌奶粉,以期让孩子产生对该品牌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知情人透露,赞助费的多少决定是否能成为医院的指定奶粉。

“第一口奶”成医院“赚钱利器”

央视曝光,奶企涉嫌给医生护士回扣,给新生儿喂特定品牌奶粉

央视记者暗访发现,为了争夺新生儿的“第一口奶”,奶粉厂家使出浑身解数,出巨资贿赂医院的医生护士,而医院在巨大诱惑之下,则强行给孩子喂食指定品牌奶 粉,以期让孩子产生对该品牌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知情人透露,赞助费的多少决定是否能成为医院的指定奶粉。

据了解,为保证婴儿第一口奶是自家品牌的奶粉,一奶粉厂家每年在天津一个地区,花费在医院上的维护费就超过三百万元。

节目播出后,天津市卫生局昨天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情况,并已经决定建立由纪检部门牵头的专门调查组,对相关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取证。

婴儿家属:医院决定喝什么牌子奶粉

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天津一家医院的妇产科。记者走访了多间病房,当询问起产妇和家属,新生儿喝的究竟是什么奶粉的时候,他们却都表示并不清楚。

一位产妇家属这样告诉记者,奶粉是医院给准备的,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品牌。

“第一口奶?不知道,没问过,应该是医院统一的吧。反正没问过我。”

“哪里问过这个,就直接给你送来了。”

在这家医院采访时,记者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少数时间会和妈妈在一起,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间婴儿室里,而这些婴儿室的宝宝喝的,也是由医院统一安排的奶粉。

医院的护士告诉记者,里面的孩子都由医院统一安排,喂统一的奶粉。

对于医院在奶粉喂养方面的“包办”服务,产妇和家属不但毫不知情,而且丝毫没有选择余地。

当记者提出想自备奶粉时,护士明确地告诉记者不可以:“我们这儿一般不让”。

而关于医院使用奶粉的品牌,这位护士这么解释:“得看你们孩子是在哪儿,是儿科还是我们这儿,到时候根据孩子的情况而排,根据楼层,给孩子喂不同的奶粉。”

业内人士:奶企出巨资贿赂医院获“入场券”

孩子的“第一口奶”如此重要,但是在天津这家医院里,吃母乳还是奶粉,选哪个牌子的奶粉家长完全做不了主;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医院为什么要这么“大 包大揽”?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之前在多美滋奶粉公司工作过的一位销售主管。多次交流之后,她说出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内幕。

“给钱。每年跟医院都有合作,我们给她们送钱,每年几十万的钱。可以说达成了默契,现在天津市场竞争很激烈,各个楼层都被奶粉企业瓜分,那你如果给的钱不合适,很可能下个月就换成别的了。”

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之下,这位曾经的销售高管发了一份打款明细。里面是多美滋公司给天津各家医院医生打款的“明细单”,其中记录着今年一到七月份这家公司打款的详细情况,仔细看一下,里面不仅仅有医院的名字,还有被打款医生的姓名,以及银行卡号、打款金额。

记者做了一个粗略统计,多美滋奶粉给每个护士、医生的款项在几百元到10000元不等,而每个月的汇款总额大概都在30万元左右。

记者暗访:医护人员确跟奶企存金钱交易

医护人员真的和奶粉厂家有金钱往来,出卖新生儿的“第一口奶”吗?记者决定约出其中一位医护人员。

在打款明细中,多美滋公司每个月都会向一位戴医生的银行卡里打钱。记者以奶粉厂家的名义,约出了这位戴医生。一番交流之后,她说出了和医院“接触”的方式。

“接触完之后就是给医院赞助一些学术活动。你做一些学术活动的赞助,一两万块钱的赞助费呀。”

戴医生所说的“学术活动”,指的就是奶粉厂家安排的国内外的交流活动,一般会请医院的专家医生讲课,各医院的医生、护士听课。而这样的“学术活动”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它的目的只是一个,就是给医生、护士送钱。

“医生这块,那也就是讲课费,听课的人给车马费和礼品。”

戴医生告诉记者,即便如此,也只能和院方建立不错的关系,如果想成为院方的指定奶粉,还要有更大的花销。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仅仅是医院里有一定职位的医生,在出卖新生儿的“第一口奶”,就连一些普通的护士也在和奶粉企业合作赚钱。

为了了解更多情况,记者约到了一位护士。在打款明细中,多美滋公司七月份给她打款300元。这位护士明确告诉记者,医院给孩子吃什么样的奶粉,作为普通护士,她们做不了主,但是也是有方式和奶粉厂家合作的。即推荐某个品牌奶粉,然后拿相应提成,一般是每罐奶粉50元。

这位护士告诉记者,他们的医院不提供免费奶粉。很多产妇,在孩子出生之后会询问护士的意见购买哪款奶粉。医院小卖店老板证实,护士推荐后,奶粉成功卖出,厂商会给护士每罐奶粉50元的回扣。

Novartis’s Alcon Investigates China Bribery Allegations

September 17th, 2013 | by

Novartis AG’s eye-care division Alcon has open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allegations that members of its Chinese staff bribed doctors at hundreds of hospitals in China, the second time the company has looked into possible problems at its China operations in as many months.

Alcon employees paid doctors through a middleman for market surveys for clinical trials that never took place, according to a report in The 21st Century Business Herald, a Chinese publication. The report said the payments were made to doctors at more than 200 hospitals across China, using funding meant for clinical studies. (Sourc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爱尔康在华涉变相贿赂 多家知名医院卷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9月16日,化名为“佐罗”的爆料人向记者举报美国爱尔康(Alcon)公司涉嫌通过医药产品上市后调查的形式,向相关医生提供商业贿赂,以促进其人工晶体产品的销售。

9月16日,化名为“佐罗”的爆料人向记者举报美国爱尔康(Alcon)公司涉嫌通过医药产品上市后调查的形式,向相关医生提供商业贿赂,以促进其人工晶体产品的销售。

爱尔康公司长期开展了大量的产品上市后调查工作,2012年时改为临床满意度调查(PES)。PES本应属于“四期临床”调查的范畴,会牵涉到一些试验费用。但爱尔康公司却将这些费用变为向医生提供的回扣,以提升区域市场的销售业绩。

佐罗出示的材料显示,爱尔康PES项目至少向全国200家以上眼科医院的医生提供了“研究经费”,北京301、同仁、协和、上海瑞金、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卷入。一家医院只选取一两名医生,某大区经理覆盖的医生就有63人,涉及经费62.7万元。

与此前爆出的赛诺菲公司借临床费名义向医生行贿不同,爱尔康甚至在形式上都没有完成PES的全部流程。佐罗表示:“赛诺菲好歹最后还按照四期临床的规范要求,做出了一份临床试验报告。爱尔康连个总结报告都没有。”

不过,在操作手法上,爱尔康显然要比赛诺菲更高一招。2012年11月9日的一份邮件显示,爱尔康通过第三方的研发外包(CRO)公司H.J向医生提供“研究经费”。本应承担试验设计、流程监控等工作的H.J实际成了转账公司。

作为诺华制药的全资子公司,爱尔康表示正在全力调查此事。至截稿时,爱尔康并未给出回复。

变味的四期临床

2012年整个PES支付的费用在140万以上,这些费用大致占产品售价的10%

爱尔康是全球最大的眼科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2010年,瑞士诺华制药分两次共花费516亿美元,将爱尔康收入旗下。

被举报的是爱尔康人工晶体产品,主要是Restor、Toric、IQ、Duovisc、Intrepid和Cachet六个品种,所谓临床满意度调查也 是基于这六个产品。CRO公司H.J内部人士向记者承认,2012年爱尔康委托H.J进行了相关PES项目,“但具体情况要问爱尔康,我们这里不掌握情 况”。

形式上看,这个PES项目与一般四期临床没什么差别。每增加一个调研案例,爱尔康公司根据产品不同给予200到500元不等的研究费用,由H.J负责支付。不过根据佐罗的说法,爱尔康PES项目漏洞百出。

首先是医院选择上,四期临床需要国家认定的具有临床研究资质的医院来承担。佐罗表示:“这样的大部分是教学级的三甲医院,像杭州市,只有邵逸夫医院等三家医院符合资格。”

而在爱尔康的PES项目表中,不乏上海公利医院等二甲医院,甚至还包括漳州通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更基层的医院和民营医院。佐罗认为这些医院不符合四期临床试验资格。

其次,爱尔康直接指定了医院和医生,并通过H.J和医生签订了任务书。原本四期临床试验应该由第三方CRO公司设计试验流程,爱尔康越俎代庖显然不妥。而且爱尔康还和这些医生签订了协议,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调查例数”。

“实际上就是根据销售部门的销售任务需要,让医生签订任务书。”佐罗表示。记者看到,有的医生签订了150个病例的任务书,所得的“研究经费”可达到45000元。

这些“研究经费”也并非如正规临床试验那样,给到医院层面,而是让医生提供银行卡,由H.J公司直接打到卡里。

佐罗表示:“有部分医生没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病例数,或者不愿签订任务书,爱尔康就直接把他们剔除了。”

即便如此尽力推进,原本计划开展800例的Duovisc直到2012年6月才完成250例。爱尔康市场部的一封内部邮件显示:本项目截止时间为9月底,7、8月为手术淡季,因此尽量在6月份完成大部分。佐罗表示:“这样情况下,很多临床试验数据都是员工自己填写的。”

他估计,2012年整个PES支付的费用在140万以上,其中仅IQ一个产品费用就达到72万元。尽管总额不大,但从比例上看,这些费用大致占产品售价的10%.

过度医疗“黑手”

“医生还没看到病人,就制定好了该用多少个人工晶体。这里面会没有过度医疗?”

在中国,爱尔康的人工晶体可谓独步江湖。佐罗表示:“早些年爱尔康的人工晶体可以占到总市场的80%左右。后来随着视力健、博士伦等企业进入市场,爱尔康比例有所下降,不过市场份额依然是第二名的一倍以上。”

人工晶体属于高值医疗器械,企业有较高的自主定价权。爱尔康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价格也是比较高的。佐罗举例说:“最知名的产品AcrySof IQ,香港约为1200港币,而国内要卖到3800元,价格相差4倍左右。”

这样的价差提供了足够的回扣空间,同时也使过度医疗盛行。“医生还没看到病人,就制定好了该用多少个人工晶体。这里面会没有过度医疗?”

爱尔康特地在一家医院只选定一两个医生,记者注意到很多并非知名专家。佐罗表示这是为了避免院方察觉。“这些医生都是主刀的,对产品选择有决定权就行了。找多个知名医生同时用爱尔康的产品,反而会让医院警惕。”

另外,诸如AcrySof IQ等实际是上市多年的老产品,临床应用非常成熟,既没必要开展四期临床研究,也早就过了研究最佳时期。因此佐罗认为,爱尔康PES项目实质上就是借临床 研究为名,行回扣之实,是变相促进其产品销售的行为。记者联系爱尔康、H.J两家公司的多名相关负责人,均被告知不了解PES项目或已离开公司。

9月16日,爱尔康公关部负责人王竞妮向记者表示:“公司需要向市场部门核实2012年PES项目的实施细节,因此需要时间。目前公司大部分人在厦门开眼科学术会议,无法立刻联系上。”
(责任编辑:李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