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Schlagwort: ‘Information System’

Wuxi Government to Build Online Diagnose System

January 29th, 2013 | by

Lacking manpower, public hospitals in Xi Shan District, Wux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re always crowded with patients.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therefore planning to build an online platform in three years, with the help of which patients can receive diagnose from doctors through information system. 

科技搭建医患平台 三年后看病不用再去医院

来源:无锡商报 作者:医药卫生网

你是不是还在为看病排队挂不上号 而苦恼?还在因担忧乡镇医院水平而辗转市级医院?这些问题都将在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无锡市锡山区城乡协同医疗体系”中得到解决,通过云计算技术、分布式集 群等技术的融合搭建起一个新型的卫生信息平台,3年之后,锡山区的市民提前体验就医从院内转向家庭。
创新技术解决看病难
卫生信息平台,是将居民的医疗档案纳入网络并实现交流的一种集成创新技术。目前,锡山区已开始这一技术的运用,在为期3年的一期工程中投入运用。
社区医院无人去,大医院排不上号,目前,中国医疗界情况普遍如此。市民对社区医疗水平的不信任,使得这种尴尬的失衡状况已成常态。锡山区科技局项目联系 人陈逸君告诉记者,这一项目设立的初衷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锡山区的大部分医院门诊普遍存在‘三长一短’的问题,挂号、候诊、排队时间长,而诊查时 间较短。”该项目通过网络平台搭建,实现区内5家二级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疗卫生信息的实时授权 交换与共享交互。将锡山区平台与市级平台对接,实现市级平台数据下行到锡山区卫生数据中心,上传标准化的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区域内的影 像协同诊断中心、区域心电协同诊断服务、公共卫生协同、全科医生转诊预约挂号等医疗服务平台,加速实现全科医生首诊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
搭建医患新平台
记者了解到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卫生信息平台将把医院对居民的服务从院内延伸到居民家庭。医生平台主要实现医生在授权范围内对患者的网上就诊,对患者的网 上回复,“乡镇医院看不出来的问题,上传到网络,由有资质的上层医院或者是专家医生进行阅片。”陈逸君解释,系统提供网上医疗咨询,居民可以通过电脑进入 系统在在线医生列表中选择一位医生,在网上与医生交流自己的病情,医生通过网络平台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日常医疗保健咨询,也可以根据患者个人健康状况 提供全面的健康规划。
卫生信息平台对于居民的益处不仅如此。陈逸君介绍,该平台整合了物联网、云计算、传感网等先进技术。“单 个科技已经有很多应用,但将这些技术串联还是第一次,比如今后我们在心脏病人的手臂上安装一个测试仪,一旦患者的健康指标发生变化,信息立即上传,专家的 电脑中会立即有所反应,能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最科学的意见。”
实现健康自我管理
平台建成后,将为辖区内每个居民都设立健康档案,居民可以进入系统,通过身份认证后查阅、维护自己的健康档案,还能进行费用查询、用药信息、化验结果查 询、检查结果查询、挂号信息查询以及住院床位查询等多项便利服务。“在平台上有多个应用,比如可以网上实时挂号,通过平台上的‘医疗健康管理系统’将医院 前置与医院系统实时连接,进行网上问诊、挂号和实时扣费。”记者了解到,医药知识库也同时在该平台上搭建,通过对医药和保健常识资料的分类编码,由医生指 导患者阅读相关资料。另外,该信息平台还将建立专题论坛系统,通过慢性病、传染病、肿瘤、营养学、儿童老人保健、心理保健等专题的分享,让医务人员、患者 在平台上进行疾病治疗、健康管理经验及护理心得的交流。
难点在信息收集整合
卫生信息平台在管理、预测群体卫生状况时也能发挥很大作用。陈逸君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种疾病在某一区域蔓延,平台立即能检测到这一方面数据异常,卫生部门马上就能了解到这一地区的卫生状况,从而实现及时控制与治疗。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从全国120多个科技项目中脱颖而出的20项目之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及时更新且“不死档”,居民看病信息就接进网络。“锡山区80 多家乡镇医院,全部联网。”目前卫生信息平台方案还处于构架中,陈逸君告诉记者,在一期工程中,准备先将70万的常住人口纳入平台中,另外还有40万的流 动人口,日后慢慢将其纳入平台。
在涉及这一应用的难点时,陈逸君表示,这一平台中所用到的技术本身并不是难题,难点在于信息的 收集整合在同一系统中。由于每个单位所用的系统不同,使得数据不兼容,还得进行转化,“有的医院用的是用户ID,有的医院用的是身份证号,前期的信息收集 和整理是该平台搭建的重点。”
有利规范就医格局
按照我国的新医 改方向,强化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是核心,而目前锡山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无法满足市民需要,“以我们区东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例,辖区管理居民13万人,中心加上下属5个社区服务站总共只有医务人员32名(包括医生和护士,其中公共卫生人员只有10名),即使所有医务人员都承 担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任务,人均也要管理3125人,这还不包括流动人口的管理。”陈逸君告诉记者,他们在立项前的前期调研中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 存在着医学影像诊断医生、心电诊断医生严重缺乏的现象,无法正常开展医学影像检查诊断和心电检查诊断,漏诊、误诊现象严重。
通 过锡山城乡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实现原有及待建信息系统之间的业务流程优化和协同,保护原有投资,整合原有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建立分级医疗和 双向转诊制度,使各级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http://www.yywsb.com)
编辑:红丽

Haihong Partners Health Insurance Center in Management Platform

November 14th, 2012 | by

Haihong Group, IT service provider of centralized drug bidding platform, has recently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Hangzhou Medical Insurance Center, committing to help local medical insurance center to develop a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latform, so that they can better control and supervise the public insurance fund.

海虹药业签约杭州医保控费添模式

www.PharmNet.com.cn 医药网

曾经为全国医院提供招标平台的海虹控股近日再次引起了业界的深度关注:10月中,一则《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医疗福利管理业务进展公告》(以下称《公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主要内容是海虹与杭州市医疗保险服务局签署《杭州市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共建协议》。

《公告》称,所谓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是面向医疗保险基金管理部门设计的智能系统,旨在加强医保审核效率和客观性,提高医保基金管理水平,实现更有效的医疗行为监督和管理。

专家分析认为,杭州医保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医保控费。这将是商业保险机构介入大病医保之外,又一种通过医保资金管理改革实现医保控费的模式,而对医药行业终端效应的实现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

PBM旨在医保控费?

医疗福利管理业务简称PBM业务,是美国商业保险公司对医保资金进行控制的主流模式。海虹的PBM业务开始于2009年,主要是海虹与美国ESI集团共同投资成立益虹国际,由益虹国际在中国开展业务。

为了规避相关法规的限制,2012年7月23日,美国ESI集团将其持有的益虹国际294万股股份以每股1美元的对价转让给海虹,海虹控股持有益虹100%的股份。

在与ESI股权转让完成后,海虹与杭州市医保局在试点期满的基础上签署了上述协议。目前除了杭州,海虹还与全国8个地市政府签署了试用协议,包括广西柳州、广东佛山等。

海虹在公告中表示,双方正式开始通过合作共建方式完成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的有关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公司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中临床知识库的独特作用,不断提升医保机构审核的科学性,建立实时、全程、高效的医保审核体系。

对于杭州市医保局与海虹签署该协议的具体目的,以及协议更详尽的内容,记者未能联系到杭州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但关注此事的某保险公司广东公司负责人 认为,杭州此举意在进行医保费用的控制。“实际上,在医保资金吃紧、全民医保、大病医保等政策压力下,加上过去医保资金运营确实存在效率和专业性、人员编 制等方面的问题,一部分比较开明的地方医保局有意放权,希望通过第三方机构的介入实现多方面的利益诉求。”该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

记者也了解到,在医保水平和医保覆盖面大幅提升后,医保人口红利已经逐渐走向尾声,医保控费目前已经成为医药健康行业探讨的主要话题之一。

此前国家已经在医院等 医疗终端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以及总额预付等多方面的支付方式改革。而在大病医保以及部分地区的医保资金托管业务中,相关的商业保险机构介入医 保资金管理和医院监督,以及海虹与杭州医保局的本次合作,则是第三方机构介入医保资金监督管理的另一种改革模式,但总的目的仍是医保控费。

终端效应值得关注

记者了解到,业内很多企业负责人和有关研究专家很早就关注海虹的PBM模式,而关注度在上述公告下发之后更是快速提升。

海虹董秘办公室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平台的运作模式,包括具体业务模块,如何与医院、医保定点药店等终端对接、收费模式等内容,目前仍未最终落定,海虹公司与杭州市医保局尚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总结。

但据有关报道,美国PBM主要以建立信息共享的数据平台等手段和方式,来优化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安全性并降低医疗成本,包括福利计划设计、医药费用审核、保险理赔和费用支付管理,以及药品报销种类管理、临床医疗管理、费用支付模式管理等,还包括帮助医保部门或商业保险公司与医院签订更合理的医疗服务合同、网络安全管理等服务内容。

业内关注的是,这一业务是否会对现有基本药品供应、规范医疗服务、确保合理诊疗以及合理安全用药等发挥作用。另外,该业务是否会改变目前医院和医保局资金结算模式,从而影响医院和商业公司的结算等,将决定于这种合作模式的深度和广度。

九州通业务副总裁耿鸿武等多位企业负责人也在关注该模式的后续进展,认为它可能会对现有的医保改革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但短期内该业务仍将停留在对平 台的后台技术及管理维护的层面,如国外PBM业务中,延伸至医院诊疗处方的监督、药品采购、医疗检查等方面的功能的实现,仍需要获得更广泛的认可,以及公 立医院改革各项措施的配套才能实现,但后续终端效应值得持续关注。(作者:杨俊坚)

Tsingdao to Share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among Hospitals

October 29th, 2012 | by

Tsingdao Health Bureau is planning to issue a new medicl card for its residents, and patient medical history can be shared among different hospitals in Tsingdao after a city-wide system upgrading, meaning the medical card will also have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拿着一张卡全城医院都能“通”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医药卫生网

青岛青医附院和市立医院已先后施行医卡通系统,但有患者抱怨医卡通使用麻烦,无法同医保卡兼容等问题。昨天记者获悉,目前,市卫生部门已经考虑申请单独发行居民健康卡,只有该卡发行,并且卫生系统各医院使用了相同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就医“一卡通”。
患者反映医卡通不通
市民蒋先生家住市南区,前几日感觉胃部不舒服来青医检查。在用医保卡结账过程中,他发现流程一点也没简化,每次检查和拿药都需要重新排队,一上午时间才看完病。 “朋友们都说用医卡通更加方便,可是我去看病反倒麻烦了。 ”蒋先生对此颇有怨言。
据了解,目前市区范围内,只有青医附院和市立医院两家医院实行了医卡通。患者就诊前需要在挂号处先办理一张医卡通,提前充值看病。然而两家医院在实施医卡通过程中都碰到了不少难题。不仅医卡通和医保卡之间未实现预存功能,不同医院的医卡通也存在无法通用的问题。
发行健康卡实现“一卡通”
目前,卫生部门已经考虑申请单独发行居民健康卡,但具体发行日期尚未定下,只有该卡发行,并且卫生系统各医院使用了相同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就医 “一卡通”。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居民健康卡是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可用于居民身份 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等。医卡通要全市通用,从规划上来看,必定有挂号、缴费、储值、信息储存的功能,而 且还具备设置密码的功能,这一点和银行卡十分相似,因为这一部分的系统是联合银行开发的。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经开始升级信息系统,第一批是海慈、中心和妇儿医院,而根据市卫生局的规划,第二批信息系统升级中,将包括八医、胶州中心医院和三医、 四医、五医、六医、七医、九医、口腔医院、阜外医院等,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检验系统、影像检查系统和电子病历,这将是我市全面施行医卡通的软件基础。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完成信息化建设后,居民的健康档案和每次就诊的信息都将进入系统,患者无论是在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可以看到病史和所做的检查。

(http://www.yywsb.com)
编辑:红丽

SFDA to Share Information of Supervision Drug Barcode

October 29th, 2012 | by

SFDA announced that they will share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supervision drug barcode with pharmaceutical firms, so that the standardized drug barcode can be applied for company internal management.

国家食药监局:药品电子监管将进行数据共享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提示:国家食药监局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应进行数据共享,逐步实现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

国家食药监局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应进行数据共享,逐步实现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提高工作效能,确保完成《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相关规定,在《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指导意见》,并于日前印发。

意见强调,为方便国家局和各省局日常监管工作的开展,电子监管网将与各省级药品监管系统进行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方案另行制定)。逐步实现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

此外,意见表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数字证书管理,明确数字证书的权限。

意见进一步指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相关信息负有保密责任,应当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药品电子监管信息安全。
中国医药联盟版权所有

Jike.com Teams Up CFDA to Crackdown Drug Counterfeiting

October 8th, 2012 | by

Search engine Jike.com has teamed up with China’s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FDA), China’s food and drug watchdog, to build a food and drug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a bid to help curb counterfeit drug trading on the Internet.

Launched by search.people.com.cn in 2011, Jike.com is now linked with the SFDA’s drug database, where Chinese netizens can search for information about more than one million kinds of drugs that can help them avoid buying fakes.

The online information platform is also available for helping consumers to locate the nearest drug store, now the government is cooperated with Jing Xiang Pharmacy and Jing Wei Pharmacy, about 200 filiales offer drug consulting and home delivery services. (Sina News)

 

“药品安全即刻查询”上线 200药店可送药上门

来源:新京报 作者:蒋彦鑫

核心提示: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即刻搜索联合推出了食品、药品安全平台,平台包括即刻药品类网页搜索、官方曝光平台和医药助手。其中即刻药品类网页搜索收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年以来的所有网络药店认证信息和188000余条药品信息。

今后,关于100多万种药品的信息,曝光的不合格药品等信息,一搜就能全部出来。同时,全市200多家药店能够实现送药上门。

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即刻搜索联合推出了食品、药品安全平台,平台包括即刻药品类网页搜索、官方曝光平台和医药助手。其中即刻药品类网页搜索收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年以来的所有网络药店认证信息和188000余条药品信息。患者通过在搜索框中输入药店或者药品的名字,所有有“前科”的药店和药品将一目了然。据介绍,在2个月内,国家药监局的100多万种药品信息,在网站上将可以全部查到。

此外,市民还可以运用医药助手对药品进行查询。医药助手是移动客户端软件,市民可以通过该软件根据药品名或者自身症状搜索药品信息,查到距离自己最近药店。目前,有关部门与金象大药房、京卫大药房两家药店合作,全市200多家分店可以提供药师电话咨询、上门送药服务。

Real-Name Registration for Buying Cold Medicine

October 8th, 2012 | by

Local residents who buy medicines containing ephedrine, a cold drug ingredient, will be asked to show their identity card and have their name and ID number registered in a nationwide campaign to curb the practice of extracting ephedrine to make methamphetamine.

So far, drug administrations in Zhejiang and Beijing have announced detailed rules requiring real-name registration when buying medicines containing ephedrine and each purchase is limited to five small packs. However, due to the dispersive information system, it’s possible to buy e.g. five packs from one pharmacy and then choose other pharmacies to buy more.

 

感冒药实名制难承禁毒之重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廖海金

核心提示: 据媒体报道,浙江省公安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自9月10日起,浙江省内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时要登记购买人姓名、住址、数量等信息,并规定非处方药一次销售不得超过5盒。

据媒体报道,浙江省公安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自9月10日起,浙江省内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时要登记购买人姓名、住址、数量等信息,并规定非处方药一次销售不得超过5盒。据悉,原因是白加黑、新康泰克、呋麻滴鼻液这些常用感冒药,经过炼制可以变成冰毒。

事实上,北京从9月1日开始推行感冒药实名制,SFDA也下发通知,要求对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进行实名制购买,山东、重庆等省市购买感冒药也将实行实名制。一时间,感冒药实名制引来各界热议,众公对此褒贬不一。

殊不知,制造冰毒主要有三种原料:麻黄素、非列管易制毒化学品、麻黄碱,而常用感冒药中就含有麻黄碱。由于感冒药中的麻黄碱 存在被不法分子用来炼制冰毒的可能,这足以让普通百姓感到震惊。据专家介绍,一盒新康泰克(10粒/盒)可以提取伪麻黄碱约0.9克,一瓶100毫升的呋 麻滴鼻液成本也就几块钱,可以提取0.1克麻黄碱。如果有较高的工艺,1克麻黄碱就可以提炼0.75克的冰毒。

随着公安部门加大对制毒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尤其是在切断了制毒化学原料来源之后,使得一些犯罪分子将制毒的成分来源瞄准了相 对容易获得的药品。有媒体报道,2009年至2011年,全国缴获流入非法渠道的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达120.47吨。这种制毒方式,可以赚取超过8倍的利 润。在如此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不法分子会绞尽脑汁寻找药品生产到销售过程中一切可能的漏洞。管理相对较松散的零售药店已成药品管理的短板。

鉴于此,2010年,针对麻黄碱复方制剂流入制毒渠道的问题,SFDA将其纳入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内容。此前,SFDA曾通报,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相继发生利用麻黄碱制毒的案例。

从这个角度说,通过实名制加强对感冒药购买者的限制,对于通过利用感冒药炼制毒品的不法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规制作用。

其实,购药实名制并不是中国独创。在美国,目前就已经有41个州对此类药品有限售措施,要求作为准处方药对待,购买人需要通过执业药师的许可,并记录个人信息。

不过,早在2008年,SFDA就发布过相关“限购令”,明文要求含有麻黄碱成分的药品一次性出售不能超过5盒。然而从实际 调查看,“限购令”实施到今天已经数年,但在很多地方仍然是一纸空文。如果连刚性的限购都无以为效,那么购药实名制的效果就得打一个问号了。毕竟,毒品的 高额利润会驱使制毒分子铤而走险,使出浑身解数弄到药品。笔者以为,在当前的监管体系以及企业诚信下,感冒药“实名制”很难发挥相应的效果,承不起禁毒之 重。一方面,时下的药品销售还没有建立(实名购买)联网制度,监管部门很难对药品购销进行实时管控,如果企业有意逃避责任,规避风险,绕过购销这一个环 节,进行体外循环并非难事;另一方面,即便企业遵循这一规定,但要绕过实名之限其实相当简单,如果销售者和购买者共同联手,实名制的作用则会消于无形。

因此,要从根本上预防犯罪分子利用市场上销售的药品炼制毒品,一方面,有关部门必须在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定点生产、经营企业监管的基础之上,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对易制毒化学品的药品在市场销售环节的监管,尤其是加强对零售药店药品的监管。另一方面,将麻黄碱类感冒药纳入处方药管理,凭处方销售麻黄碱类感冒药,不仅能减少这类药品的市场销售泡沫,而且还将减少市民盲目家庭备用药品造成的浪费及犯罪分子利用其进行犯罪活动而产生的“泡沫销售”,可谓一举多得。

FDA Outlines Oversight of Mobile Medical Applications

August 21st, 2012 |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nounced it is seeking input on its proposed oversight approach for certain mobile applications specific to medicine or health care called mobile medical applications (“apps”) that are designed for use on smartphones and othe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This approach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pps, focuses only on a select group of applications and will not regulate the sale or general consumer use of smartphones or tablets.Whereas the related apps are expected to enter Chinese market at least two years later. (Source: FDA Website)

美国医疗类App步入管制时代 中国或两年后跟风

来源:医药卫生网

美国FDA7月开始对医疗类App开发进行监管,中国相关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监管介入或滞后两年
一旦医疗类App应用软件需要面对药监当局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类似的审查,开发者的成本和产品迭代周期必将增加。而这对一些小的医疗App开发团队而言是代价巨大的。
日前,上述业界的担心已经变成现实。随着奥巴马7月上旬正式签署新的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 A)安全和创新法案,美国从法律层面正式确立了FDA对医疗类App的监管。
南都记者注意到,美国新政已经很快地传导至了大洋彼岸的中国。对于中国的开发者而言,若不能很好地理解美国的监管机制,未来可能很难向美国市场销售App。此外,鉴于FD A的决策向来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风向标,那么,中国会“跟风”么?
医疗App开发从业者国内已上万
智能手机A pp应用的日益普及,已经在改变着人们此前的就诊习惯。以前只要一生病,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找医生开药,而时下,只要拿起手机,打开一些求医问药类的A pp,一些常见病病症和用药方案,药品疗效和不良反应,都已经可以轻松下载。
依照生物谷董事长张宝发给记者的数据,在中国,正在开发医疗A pp的公司已经有500~600家,以每家公司20人计算,从业者达上万人之众。
不过,这一发展迅速的产业正在迎来新的考验。中国公司开发的这类A pp若是想进入美国市场,从理论上讲已需接受美国FD A的监管。
新的FD A安全和创新法案于7月上旬由奥巴马签署生效后,从法律层面,美国已正式确立了FD A对医疗类A pp的监管。
依照去年该国起草的监管草案,标签、宣称、广告等口头或文字描述中有诊断、治疗、疾病预防等用途的A pp都将被纳入管制范围。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对医疗A pp的监管迟早会来。目前一些智能手机在医疗A pp的支持下,已经可以量血糖和血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医疗,这当中存在误诊的风险。在他看来“移动终端若不顾一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肯定会 失控。因此,加强监管是一个趋势。”
由于FD A的监管动向一直是SFDA的风向标,生物谷、好大夫等国内众多涉足医疗App的公司都对此事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因为,从长期而言,中国存在跟进的可能。 而跟进监管,对行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来自美国同行的说法称,要将一款医疗A pp在FD A的管制之下推向市场,“需要大约72个月和额外的7500万美元支出———这大概占总开发成本的77%”。
中国跟进“为时尚早”?
“你可能还没有明细的盈利模式,但相比电商等行业,你烧钱也烧得少。这是风投愿意投资医疗A pp的其中一个因素。”一家此前为国内多家医疗A pp公司提供过融资服务的机构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显然,依照前述美国的经验,一旦纳入监管,烧钱将变得不可避免。
一些业内的公司则更愿意寻找中美之前在医疗A pp开放水平上的差异,以证明时下中国的医疗A pp产业还不需要纳入监管。
“美国A pp走在中国之前,监管介入是必要的。中国现在就来谈这个事,还比较早。目前国内的医疗A pp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实际上是健康类A pp。面向患者的真正意义上的医疗App,目前国内还很少,就我们少数几家在做。而面向医生的医疗A pp,医生通常会有自己的专业判断。”好大夫在线CEO王航如是认为。
生物谷的张宝发也持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国内的医疗App还都“浮在天上”。App是链接云端和终端的产业,但现在国内的医疗A pp没有云端和终端,仅仅是以信息推送为主,还是最简单的业务模式。
“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但中国目前这个阶段,不需要监管,或者说还没有监管的价值。这个产业未来发展到美国的水平,才有这个必要。在欧美,他们开发的医疗A pp很多已经是运用式,用于保护人体,是与疾病相关的。比如一个能将手机变为医用体温计的A pp,如果用户实际体温是39℃,而显示才37℃,那就会造成很大的风险。”张宝发说。
对于业内的上述态度,前述机构人士则一语道破了业内的担忧,他坦言:“若管得早,产业就会发展不起来。你看,国内有哪个新兴行业是靠监管发展起来的?”
风投热捧
在机构眼里,中国医疗App这一市场有多少潜力,只要看全球这一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就能看到这一产业的未来。
根据HealthIt Now网站的统计数据,从2010年到2011年,AppStore中医疗类App销售量上升了250%。
一直专注于医疗投资的曼哈顿资本总裁王进更是援引一些国际数据研究公司的报告称,预计到2015年,医疗A pp及其衍生的市场将达500多亿美金的规模,未来几年该产业将爆发性增长。
事实上,由于看好这一产业的发展潜力,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投资其实早已风起云涌。
以好大夫在线为例,这家公司早在2007年就已经有风投进入。而丁香园、睿医等公司也已拿到了风险投资的钱。
依照前述机构人士的说法,丁香园和好大夫之所以被看好,是因为这两家公司与所在细分领域的第二名已有了5到10倍的距离。而这两家公司之所以如此牛,就是 因为病人和医生一直在用他们的产品,他们的数据库一直在更新。这点是他人所无法复制的优势所在。 (http://www.yywsb.com)
编辑:红丽
医患焦点

Wuhan Hospitals Start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June 18th, 2012 | by

The Health Department in Wuhan city has recently issued a guideline regarding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According to it, all local 2A-class and 3A-calss public hospitals should adopt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Furthermore, the guideline regulates which information should be recorded in the EPR, including medical treatment, examination result (X-ray, blood test, body check etc.) and prescriptions record etc.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patient medical information should be transferable among different hospitals.

 

患者再不用看“天书”处方了

 

[作者:祁燕 袁英红 陈莉 ]
武汉今年全面推行电子病历

患者再不用看“天书”处方了

武汉晚报讯(记者 祁燕 通讯员 袁英红 陈莉)持卡看病、电脑开方……继去年16家医院试点电子病历后,昨日,武汉市卫生局发文要求,今年将全面推行医院电子病历建设。

文件明确要求武汉辖区所有三级医院、武汉市属二级医院以及各区选报两家二级医院保健机构要建设电子病历。今年5月至10月底以前,要进行招标,并完成至少25家医院的该项目实施。

据介绍,电子病历建设包括门(急)诊电子病历、住院电子病历及其他电子医疗记录,涵盖医疗文件书写、医嘱处理、检验检查申请及影像报告处理、临床路径管理、手术麻醉电子病历、病历质量控制等。

除了基础功能,还要求配套相应管理功能,并具有或预留与医院信息系统及市医疗服务电子信息平台的对接口,届时方便全市医疗信息共享,患者再也不必拿着以前的病历、检查结果辗转求医了。

“以往患者总反映医生手写的处方像天书,看不懂,实行电子病历后,医生采用身体标识登录,通过电脑开方,打印出来再签字,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协和医院门诊办袁主任介绍。

据悉,去年武汉协和医院、市中心医院等16家医院已陆续投入1.35亿元用于医院信息化建设,今年5月至10月底以前,要求全市至少25家医院的加入电子病历建设,且年底由市卫生局进行考核、评估,力争3到5年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一卡通。
来自:网易新闻转自汉网—武汉晚报 | 录入日期:2012-5-7 | 责任编辑:bjlw

Tongren Hospital Suspends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Project

June 18th, 2012 | by

Due to the bankrupt of software provider, Tongren Hospital is now forced to suspend the program of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Actually it mostly involved the function of E-prescription,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was only available for inpatients, confirmed by a doctor. And the suspension is only temporary, as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 is a trend, the hospital will continue to do it later.

 

同仁医院信息化尴尬 电子病历试水夭折

比特网IT商业新闻网

“来到单位收到噩耗,明天电子病历停用,据说是做电子病历的公司工程师集体辞职,导致公司做不下去了。”5月7日,有人在网上发文爆料。

“同仁医院的电子病历刚刚用了三个月,没想到才这么短时间就停用了”、“医院应该不差钱,为什么不找个信誉好的公司呢,看样子刚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系统又要倒退了”网友对此议论纷纷。

据北青网记者调查,9日的同仁医院内科门诊,病人们像往常一样都手持病历本前来看病,排队等候的时候也秩序井然。医生们则埋头问诊、开药,不时 在病历本上写着什么,看完一个病人会从打印机上取下几张处方纸,除化验单和药方外,还有一张竖排的小单子,医生会随手把它贴在病历本上。仔细看,原来是张 门诊医嘱单,上面印有对病人的诊断和所开出的药方。

“这只是开药的处方,不算电子病历”、““电子病历目前只在住院部用”,医务人员坦言。“不过,由于做这个系统的合作公司倒闭,现在已经停用了,过段时间还会用,因为这是大趋势,也是医政的要求”。

不难看出,门诊病人并未因电子病历停用造成影响。当记者继续求证电子病历合作公司倒闭传闻,同仁医院多位负责人均未就此给予答复。

据悉,电子病历主要是为病人留下病历的底子,便于将来查询,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在此前本市启动的电子病历工程中,同仁医院是9家试点医院之一。

笔者认为,电子病历受制于技术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合作公司的资质没有一个定性的考证,当医院大面积使用电子病历之时,再出此类事件,后果可能就不是如此“轻描淡写”。
关键字:IT治理 创新 电子病历 管理 科技 同仁医院 信息化 医疗 CIO

Hospital Guidance Mobile APP Launched in Nanjin

May 29th, 2012 | by

A hospital in Nanjing City offers a new service to their patients, now patients can download a hospital guidance APP in the mobile, scanning the two-dimensional barcode that hospital placed in many spots, e.g. every department, clinical room etc.,ti get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as well as information of their medical treatment processes.  

医院服务升级:南京市胸科医院“二维码”服务启动仪式

 

来源:南京胸科医院网站

南京市胸科医院“二维码”服务启动仪式

2011年5月28日,南京市胸科医院在省内率先推出了卫生行风的第三方评价。一年来,医院本着“患者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追求”的服务宗旨,根据第 三方工作组和患者反馈的意见与建议,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并从细节着手,推出了一系列的便民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卫生行风的第三 方评价模式也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并在全市卫生系统中进行推广。在第三方评价工作推出即将满一周年之际,该院继续从服务患者出发,推出了一项新型服务 ——“扫描二维码、了解医院信息”。

目前,“二维码”被很多服务行业广泛应用,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医疗服务行业,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据悉,胸科医院所推行的这项服务在南京市各大医院尚属首次。这充分体现了胸科医院与时俱进的精神,彰显了该院服务人性化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医院文化。

届时,患者使用智能手机,按照医院提供的说明,下载并安装软件,进行扫描,就可以看到相关信息。即使离开医院,只要拍下二维码,患者就可以享受到相 关信息服务。目前在该院大门、门诊大厅、科室与诊室门口、病历和专家名片上等多处印制了二维码,可以随时随地为患者提供医院、科室、专家信息以及健康保健 知识。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医院手机网站,深入开发“二维码”更多功能,进一步推出如预约挂号、候诊提示、卫生行风、第三方评价等。届 时,患者就能体验到“二维码”带来的更加便捷的诊疗服务和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
胸科医院深入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理念,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巩固提升年,促进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方便患者就诊,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