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Schlagwort: ‘Pricing’

Sichuan Set Up Price Floor in Drug Bidding

January 28th, 2011 | by

2011-01-28

It’s known that there’re usually some price ceiling, however, the Sichuan government has recently issued a new regulation, according to which bidding pirces should be not lower than the production costs. This policy is aimed to prevent the phenomenon that some companies offer extremely low prices to get bid, for vicious competition will probably cause some safety issue.

 

药企不得低于药品生产成本价报价 四川启动招标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时间:2011年1月28日

1月10日,四川省卫生厅正式发布了《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试行)》,全面启动全省范围内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四川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今年4月1号以后必须全部使用基本药物。为了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能用上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按四川省医政办的要求,该省要在3月底完成基本药物招标。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得虚高报价,不得以低于药品生产成本价报价”。这意味着在四川省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药价虚低将和药价虚高一样,列入政府管理范围。

医疗机构上报采购数量

2010年1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 鼓励”双信封”招标制度,从制度上确定了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采购量价挂钩、30天付款期、每种药品不超过3种剂型且每种剂型不超过2个品规等内 容,确认供货主体的配送责任、生产企业市场化解决药品配送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具体操作,仍然建议各省自行探索。

产品中标后很少被医 疗单位采购使用,甚至使用为零的情况,在此前药品招标中屡见不鲜。为了确实保证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根据《指导意见》,四川省明确要求,各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用药指南》、《新编药物学》的用药和使用要求,上报本单位本采购周期内(12个月)预计采 购的具体数量,由省级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交易服务机构汇总后公布各品规本采购周期内全省预计采购估算量。

四川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实施办 法还规定,暂无法确定采购数量的品规,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生产企业,确保中标企业获得采购区域内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份额,确保每个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具体到规格)有且只有一家企业供应。对采购量大的产品,为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可以将全省划分为2~3个区域分别招标采购。

遏制药价虚高与虚低

虚高药价一直被社会所诟病。为了控制基本药物价格虚高,在此次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四川省将参考国家和省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并结合社 会药店零售价、医疗机构实际进货价、省基本药物采购挂网限价等,合理确定省采购参考价。同时规定,”采购参考价应不高于国家最高零售指导价,不高于全国基 本药物基层平均采购价,不高于我省挂网限价,不高于周边省份的最低采购价。”

一位参与四川省基本药物招标的企业高管坦言,不高于,意即等于或者低于。若干个”不高于”,不仅考量此前企业在各地投标的技巧,也促使企业中标价格在全国范围内趋向一致。”实事求是地讲,普药基本上没有多少利润了。”

在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部分基本药物生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出现了”不得已亏本中标”的现象。”药价虚低”引发了社会热议。业内人士认为,超低中标价有可能威胁药品质量安全。法律界人士也指出,亏本中标涉嫌不正当竞争。

对此,在遏制药价虚高的同时,四川省规定,在对投标企业报价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原则上”以最低报价确定拟中标药品。此外,实施办法还强调,”投标人不得虚高报价,不得以低于药品生产成本价报价,不得进行串通报价、恶意竞争,不得在采购周期内擅自涨价或提出废标”。

上述某企业高管表示,所谓”生产成本价”,并不是某个产品的平均社会生产成本价,而是企业自行认定且向物价部门提交的成本价格。投标人”不得以低于药品生产成本报价”,类似于企业给自己设定了”地板价”,虚低中标价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蜀中药业董事长安好义认为,政府设定游戏规则,企业要想参加游戏,只能是遵循游戏规则。”蜀中主要生产大宗普药。我们将发挥企业规模化生产(量大)的优 势,推广企业的强势特色,提升品牌,实行品种整合配搭微利销售,顺应国家政策发展方向,为企业找到赢利空间。”(作者:胡芳)

RDPAC Fight over Brand Drug Price

January 25th, 2011 | by

2011-01-25

Some debates around the topic of price reduction: RDPAC (China Associ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R&D-based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Committee) thinks it’s irrational to reduce the price of brand drugs, for it may affect the drug quality. For this reason, some foreign manufacturers may even consider to withdraw from the bidding process. Whereas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said it was absolutely right to cut the price of brand drugs, since the price differences between brand drugs and generic drugs are huge, although they have almost the same effects.

 

外资药企上书暗示降价影响质量 国内药企不买账

 

文章来源:重庆晨报 发布时间:2011年1月21日

 

上个月,国家发改委的一纸降价令,让外资药厂的”超国民待遇”岌岌可危。昨天,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首 次向本报记者作出了回应:建议对原研药的价格采取”合理评估价差,分步骤、平缓的价格调整”方式。言下之意,就是不愿降价。

据悉,RDPAC旗下有37家在华外资药厂会员,属于非营利性组织。

降价令”刺痛”外资药厂

上月中旬,发改委宣布下调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外资药成为主要调价对象。降价的174种药品中,有40家外企的107种产品,占比近62%,比如常用降压药卡托普利,就从34元一口气降到了22.1元。降幅标准,参照国内同类的仿制药统一下调。

降价令一出,外资药厂都如芒刺在背。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药厂代表就说,降价令和还未出台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都打算推出降低原研药价格的措施,这对外资药厂的销量影响太大了。

原研药也就是原创性的新药,一般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我国大多数外资药厂的药品都是原研药,而国内药企大多生产的是专利已过期的仿制药,也就是仅复制原研药的主要分子结构,开发成本和时间要低得多。

RDPAC上书打”质量”牌

尽管大部分外资药厂对降价令不愿多说,但作为外资药企代言人,RDPAC曾于去年上月底集合20多家外资药企上报发改委的建议书中,却首次明确提出,与 国际对比,我国仿制药出厂价格只有国际总体价格水平的22%-30%,在设计降价幅度时,仿制药统一价不宜作为原研药降幅的基础,否则必将导致药价不断下 降,从而进一步抑制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投入,不利于药品质量提高和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如果短期内企业的多个产品被连续大幅度降价,那企业在安排生产、人员招聘、市场推广等各个方面必将陷入混乱,同时也将对患者临床用药产生不利的影响。”昨天,RDPAC医药市场发展事务副总监娄渝这样告诉记者。

RDPAC建议,对于原研药品的价格应采取”合理评估价差,分步骤、平缓的价格调整”,以避免市场过大震动,影响企业投资的信心。

有媒体消息称,在上海,因为产品价格和仿制药相比完全无优势,又不愿降价换市场,有部分外资药厂已准备退出基本药物招标,也将无缘基层医疗市场。

国内药企不买账

RDPAC的说法,国内药厂显然不买账。”外资药和国产仿制药的价差高达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质量真有这么大差别吗?”我市一家药企负责人反问。

据悉,以环丙沙星注射剂为例,德国拜耳医药的商品名为”西普乐”,其200mg/100ml规格的单独定价为84.60元,而国产的环丙沙星注射剂每瓶4.50元,价差1880%。国内生产该品种的企业包括重庆天圣制药、浙江医药等。

重庆医药商会会长唐良平昨天也告诉记者:”其实,部分原研药的利润高达40%-50%,其中有一半都花在了宣传公关费上。”据他称,像辉瑞等大型跨国药企,公关费是国内药厂的3-5倍,这也是外资药定价高的部分原因。

他表示,外资药厂已享受了改革30年以来的”超国民待遇”,随着大部分原研药的专利到期,他们享受的优惠政策早该取消了。外资药厂失去”超国民待遇”,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和国内药厂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市民以后买药也会更便宜,应该说利大弊。

言下之意即不愿失去在华”超国民待遇”的地位;国内药厂不认同外资药厂的说法。 作者:曹嘉智

 

High Medical Costs Worse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January 20th, 2011 | by

2011-01-2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s getting worse. It happened more often that doctors are attacked by patients’ relatives. Surprisingly, most of public are not on the side of doctors who are victims in most cases. It’s said that expensive medical costs could be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poor relationships between doctors and public.

 

医生无辜被打舆论不买账 解决医患纠纷路在何方

2011-1-13 9:09: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近日,在青岛东部市立医院发生了一起全市关注的恶性伤人事件,起因是急症科的刘大夫救治一位呼衰 的老人,患者家属因为对院方的治疗措施不满便与当班医生发生冲突,并对其进行围殴。时隔几日,患者家属又来到医院烧纸闹事,结果医院保卫科负责人被打成重 伤,另有5名保安受不同程度轻伤。

正常抢救却遭大打出手

据了解,这位病人是从即墨某医院治疗10天,病情 加重后于2010年12月31日转到东部市立医院治疗的。经过常规输液吸氧治疗后,病情仍无明显缓解,而且进行性加重,血气分析显示血二氧化碳压达90% 以上,正常人在40%以下。二氧化碳储留的后果就是可致病人意识渐渐模糊甚至昏迷,即所谓的肺性脑病,有效的措施就是尽早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刘医生是位很有经验的医生,已是副主任医师,在急诊工作很多年,曾经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病人。看到病人呼吸越来越微弱,意识越来越模糊,他当机立断,给予病人气管插管,病人这才缓过一口气。

然而眼见病人病情加重情绪激动的家属们,一看病人插管了就觉得是刘医生救治不当造成,完全不听医生解释就大打出手。病患不幸离世后,1月4日,患者家属一行30余人以乞灵为名再次到市立医院东院区门诊大楼前滋事。

截至目前,经市南公安分局立案侦查,警方已将涉嫌殴打医生并滋事者董某、李某等4人依法以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患者家属表示,当时一看老人病情恶化脑子就蒙了,情绪失控打伤了医生,并称他们去医院烧纸是为了给老人引灵,初衷并非是要打架。

被打方为何不受舆论偏袒

从警方提供的打人滋事者的口供来看,病患家属确实是因为太悲伤,一时冲动动手打伤了医生。但岛城舆论却没有发出应有的“一边倒”的声音,事发后有不少市 民发出对医院的声讨:且不说申请事关性命的大病报销手续繁琐,就是一些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冷漠,为了挣取回扣夸大治疗,也着实伤透了大家的心,家属不理解院 方从而出现过激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以此为诱因,医疗卫生方面长期存在的药价贵、就医难、医生“收红包”等问题也再度引起热议。

显然,长期以来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公信度的下降,使得原本就“剪不断理还乱”的医患纠纷更容易升级,因此,避免医患纠纷不但需要患者家属们的理解和理智,医疗卫生部门加快改革步伐,为百姓提供公平的就医机会、合理的卫生服务才更为关键。

缓解医患纠纷需多方给力

此前,市卫生局规定各医院要设立医患关系办公室或指定部门统一承担医院投诉管理工作,采取医疗纠纷风险分级处置的方法。如果再出现打错针、输错血、不小心把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等医疗事故时,医政人员就可以据此对其进行合理负责的处理。

而针对这次严重的医疗纠纷事件,1月6日青岛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通知》,禁止任何单位及个人以任何理由、任何手段扰乱医 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要求严厉打击“医闹”违法犯罪行为,八类情形要及时报案,玩忽职守人员要依法处分,对涉及“医闹”的刑事、治 安案件,应当加大侦办、查处力度。由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有了保障。

根据省综治办、省卫生厅等16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 加强医患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的意见》,规划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免费调解医患纠纷,并要求公安机关与医院建立健全快 速反应机制。据悉,目前青岛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方案已经成型。

据青岛市政协委员于青云介绍,目前岛城解决医疗纠纷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和解、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但百姓对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缺乏信任、小纠纷又不值当起诉,所以以上三种方法都是“瘸腿”。

专家指出,与司法、公安、保险等相关部门探索建立第三方调处机制不失为解决医患纠纷的一条新路。与此同时,就要求形成规范的医患沟通制度、患方教育制度、分级预警、投诉处理和部门联动制度,需要政府、医院、百姓都“搭把手”,这座桥才能建起、建牢。

Haihong Buys Drugs for Hospitals

January 17th, 2011 | by

2011-01-17

The Searainbow Holding CORP (Haihong pharmaceutical E-commerce) announced on 17.12.2010 that one of their full-invested company had set up a joint-venture with Genertec Pharmaceutical Holding Ltd, which is a state-owned company. The new joint-venture company, China Medical E-Commerce Co., Ltd, will take the advantages of its strong government background, rich capitals as well as its modern technologies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from the old business model that Haihong Pharmaceutical e-Commerce has as a B2B platform provider, this new company will play the role as a procurement agent for hospitals. It’s expected that China Medical E-Commerce Co., Ltd helps hospitals with price negotiation, and pays manufacturers in time, so that they can also earn some interests from hospitals in addition.

 

海虹控股:十年蛰伏 一飞冲天

2011-01-12 21CN财经综合

 

事件描述

我们近日调研了海虹控股,就医药电子商务业务发展前景与公司高管进行了交流。

事件评论

第一,蛰伏的医药电子商务王者

公司从2000年投身医药电子商务,至今十年时间。

由于行业环境的不成熟,公司始终处在默默准备、开拓的状态中。公司从2000年便开始建立医药在线集中招标采购网络,已在全国27个省市已经建立了区域电子商务交易中心,2006年拿到医药电子交易牌照,但外部时机并不成熟,无法真正应用。

但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的网上招标采购交易额和交易佣金也迅速提升,2008、2009年达到顶峰,交易佣金接近3亿,交易额过千亿。北京 现代商报报道,2006年公司医药电子商务已经占到全国网上交易市场份额的9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此后由于政策原因,业务有所萎缩。

2010年底设立中国医商合资公司,新的基本药物招标政策同时推出,为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运行创造了最佳外部条件(详见下文说明)。

第二,携手央企,打造医药流通新模式

2010年12月17日公司发布公告,与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海虹医药”)、通用技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通用医 控”)发起设立中国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医商”)。海虹医药实际是海虹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因此通用和海虹对中国医商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 49%。

中国医商成立后,海虹现有的业务将会逐步转入中国医商,避免同业竞争。因此中国医商也将是海虹最大的期待。以海虹覆盖全国的电子交易平台和上千亿的网上交易额的基础来看,中国医商从一开始就具备了相当高的起点。

中国医商的目标:打造医药流通新模式,配合国家医改思路,解决目前医药流通体制弊端。即通过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实现“医药企业-电子交易平台-医疗机构”的直接通路,大幅压缩流通环节的差价。

中国医商成立的必要性:海虹是民营企业,其医药电子平台交易额达千亿规模,但在做涉及全国范围、需要突破现有利益链条的新业务模式的电子商务 时,得不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通用是央企,背靠政策和资金优势,但业务体量相对较小,迫切需要扩大业务规模。因此两者的合作能够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形成强 大的联合体,成立中国医商是这一背景下的理想选择。

中国医商具备的优势:(1)事实上的垄断性。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只有海虹具备(重新建设一个类似的网络平台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而新的基药采购政策要求2011年4月1日各省的电子交易平台上线运行)。根据公告,未来海虹各省的电子交易中心都会进入中国医商(目前只有北京分公司的 业务进入中国医商);(2)接近政策层面。中国的医疗行业政策性较强,接近政策层意味着能更前瞻性的把握行业发展的态势,这对于仍属新兴事物的医药电子商 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3)强大的资金实力。合资公告中明确提出:通用医控负责向通用集团申请中国医商开展相关业务所需的银行授信额度支持。这为公司做采 购代理等业务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4)网上交易结算系统,这是公司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核心。

中国医商成立后,业务模式相比海虹原有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简单比较盈利模式:

原有模式:作为中介平台,(1)主要靠收取交易佣金(按照交易额的约0.2%计提);(2)增值会员费;

新模式:作为采购代理,获得价格折扣和利息收入。(1)价格折扣。掌握大量药品订单,与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

(2)利息收入。替医疗机构垫资,提前给付生产企业货款,缩短其账款回收期,以获得折扣,同时对医疗机构的负债按照账期计息,获得利息收入。

成为采购代理的一个必须条件:强大的资金实力,能进行较大额度的垫资。

随着新模式的具体落实,通过平台发生的交易额的上升,可能还会有更多机会出现。无论是传统商业流通领域的苏宁、九州通,还是电子商务领域的淘宝、阿里巴巴,都为这种基于通道、平台的业务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第三,政策强力助推,新模式或将快速突破

2010年1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通知,对基本药物 采购的导向性非常明显,即采用网上交易平台、集中招标采购,这与公司构想的新业务模式非常吻合,另外指导意见中的一些具体要求也对新模式很有利。

另外,2011年1月10日卫生部明确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有了新的基药招标政策的强力助推,新模式今年在全国范围的迅速推行值得期待。

目前公司已与广东、北京等省市在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北京是公司业务较多的地方,是公司传统的势力范围,广东经济实力强,在医改探索中也一贯走得较为领先。期待这些地方能率先突破。

第四,新模式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新的基药采购政策已经明确推出,这块业务相对明确。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预测,2010年我国的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556亿元,同比增长22%;2011年我国医药市场的增长将高达24%,达到9388亿元的规模(均按照终端零售价计算)。

由于目前医院对药品是加价销售,一般加价率15%,实际可能不止这个水平。我们假定医院和药店渠道加价率为20%,那么采购规模也达到7800亿元。

按照基本药物占比20%测算,2011年基本药物采购规模达1565亿元。

假如参照传统医药企业返点(生产企业按照销量给予渠道商的一定比例的返利,用于奖励)1-5%计算,那么返点的收益已经高达16-78亿元。当然,有些企业返点会更高。

至于占整个药品市场规模80%的医保目录药品的采购,想象空间更大。

需要说明的是,采购代理的资质也是需要竞争的,尤其是面对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并且海虹控股持有新公司的股权比例为49%。

另外,公司2009年11月与美国ESI集团设立合资公司,目的是为包括社保基金或医疗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医疗服务支付方,以及为包括各级医院在内的医疗服务提供方提供更为深化的管理服务。虽然还没成熟的业务,但也是面向着一个巨大的市场。

第五,首次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的看点集中在与网上交易平台相关的业务,爆发力非常强。如果政府坚定推行新出台的基药采购政策,公司一定受益匪浅。公司目前正在 跟一些省市商谈具体方案,一季度可能就有积极进展,强烈建议关注。由于业务弹性较大,暂没有预测业绩,首次给予“谨慎推荐”评级,后续会根据该业务的推进 程度进行调整。

Zero Price Mark-up for 688 Drugs in Shanghai

January 14th, 2011 | by

2011-01-14

The department chief of Shanghai Health Bureau announced that they would start a pilot project regarding zero percent drug price mark-up in all local community clinics. It means that local patients can get 688 types of drugs at their procurement price, hospitals are not allowed to get profit from drugs selling any longer.

 

688种药品“零差率”并公开招标

2011年01月07日 上海商报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半年将实施基本药物目录制 市民药费支出至少下降15%

商报记者 王雅君

今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购买688种基本药物中任一种,都将是“药品进院多少钱,市民买药就是多少钱”。昨天,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向媒体通报 今年本市医改工作时表示,上半年本市的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将正式推出实施,进入全市23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88种药品将全部实行“零差率”,并 100%实行公开招标。届时,市民的医疗负担明显减轻,至少比2010的药品费用降低15%。

688种药品取消15%加成费

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实施后,688种药品将全部实行“零差率”,即今后进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88种药品全部取消药品15%的加成费用,与2010年相比,病人药品费用至少降低了15%。

徐建光局长表示,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将全部实行公开招标。“药价虚高”一向被视为导致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后,将严格坚持质量优 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哪个药的性价比最好,哪个药就中标率高。换句话说,同类品种、质量同等的药品价格越低,就中标率高,从而促使原先药品价格里的虚假 水分挤干。”

业内专家指出,此举措出台后,有的药品费用支出降幅更大,个别药品下降最高可达25%至50%。

市民用药保障全国居首

据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部分市民有自己的用药习惯,他所需要的药品如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就只能前往三甲医院配药。不过卫生部门表示,目录里面的688种药物完全能满足市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据介绍,上海实施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后,市民用药保障水平依然不低,品种为688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据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机构使 用部分)》(2009版)共307种(包括205种西药、102种中成药)及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本市制定的《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 录》(2010版),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用药习惯,增加了381种基本药物,包括236种西药、145种中成药,涵盖了抗微生物药、解热镇痛药、 心血管系统药、呼吸系统药、消化系统药、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维生素矿物质类药、血液系统药等24类药品。

专家表示,“原来95%以上的用药,都包含目录范围中。确因病情需要,患者还可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的处方购药,请市民放心。”

相关链接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研究调整

据新华社报道

2011年我国将研究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更好地适应群众用药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启动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完整版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工作。这是记者昨日从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上获悉的消息。

陈竺在会上指出,为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我国将重点做下以下几方面:

巩固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 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做好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加强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管理,保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完善基本 药物报销支付政策,确保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加强监测能力建设;鼓励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 探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通过对口帮扶,加强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导。

Behind the “Low-Price” Hospitals

January 12th, 2011 | by

2011-01-12

In 2006, the government built several so-called “low-price” hospitals. Why did the government build some other hospitals since we already have so many public hospital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statements at that time, the “low-price” hospitals should be the example of future public hospitals, where patients can receive treatments at a fair price. Now four years after that, have those low-price hospitals really achieved the goal? The answer is still very critical.

 

平价医院的背后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jdty39/1098646.htm
广州电视台《城市话题》有就省医院平洲分院“平价病房为何三年无人问津”的话题来采访我。说起这个话 题,我觉得是对我们当前的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警示:为什么政府办的公立医院会出现“平价病房”?我们现在的医改是否向着政府办医院的宗旨的方向走?

平价医院的定义是什么呢?好像除了我给予定义之外,没有人定义它。4年前卫生部说,“平价医院可能是我国首批真正的公立医院,在目前情况下,平价医院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发挥重要作用。平价医院运行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地方政府投入,服务对象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平价医院机制如果运行成功,公立医院也都必须照此运行。” 从卫生部的权威论述看,承认目前的公立医院已经不是平价医院了。或者说,卫生部试图走一条“务实”的路线策略,一种无可奈何的办法。也有领导提出,已经投 入巨资建了这么多公立医院,政府还要专门拿钱出来搞平价医院,这“似乎有点儿形式主义”。“领导”的话是否正确,根本就没有必要讨论!实际上,政府又投入 多少呢?最高领导已经承认投入严重不足了。可见,我们大部分人的思想是非常模糊,不知公立医院为何物?

 

人 们的心是善良的,他们心想,政府办医院是应该赚钱的,不赚钱政府会办吗?他们不知道政府为什么要办医院。所以平价医院的出现,指望政府可以多出一些钱,缓 解部分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事实上,这种奢望是没有实现的。就拿平洲医院来说,政府并不没有从财政上加大一分钱投入,也没有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而是靠 医院的一种自觉的“义举”。

 

目前有些地区建立的平价医院,普遍采用收支两条线,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维持日常的医疗服务。从政府官员到专家、民众也都普遍认为,要让民众看得起病,就必须增加政府投入,甚至完全依赖政府全额拨款。

 

放眼世界,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医院中既设立“平价医院”,同时又设立“高价病房”?政府办的医院就应该是为全社会提供平等机会的医疗服务的医院教会医院也逐渐过度到政府投入,慈善医院数量与规模逐渐缩小。这就是政府办医院的结果,也是世界公立医院发展的趋势。

 

由此,我对平价医院的看法在四年前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两个思考:

 

一、医疗改革,是否要公立医院回归它原来的本质——平价、公平、可及。为什么要发起这场今年感天动地的中国医疗改革,最重要的是要纠正已经商业化的公立性医院。目前,能够解决群众看病贵的只能依靠政府,市场已经证明无能为力了。而在中国,公立医院集中了绝大数的医护人员,也提供了主要医疗服务,要真正解决民众看不起病的难题,出路还在于政府如何使公立医院恢复其公益性,让每一所公立医院都成为平价医院。通过一种什么样的变革,能够使这类医院在政府逐渐提高拨款比例后,相应地提高其公益性色彩?政府恐怕始终不应当放弃这方面的努力。应该明白:公立医院本身就应该承担起平价医院的职责,何须另建平价医院?

 

所 谓公立医院,不过是公益医院的代名词,即以政府补贴与医疗保险,保证民众可以享受普遍的医疗服务。从财政上看,政府也是这么做的。公立医院是政府预算单 位,享受着免税和政府补贴,这一点决定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说得再直接点,纳税人是公立医院的出资人,医院理应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

但现在,许多公立医院已经因为逐利变得面目全非。我们哪一位领导,哪一位专家都会说,要改变医疗服务基本由公立机构垄断的局面,实行真正意义的医院分类管理,把公立医院都定为非营利性,把社会办医院都定为营利性。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有谁真正把公立医院“养”起来?

 

类似这样的承诺,曾经不止一次地给人们带来希望。但是,如果有关部门尚且不能让本应提供平价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做到非营利性,却要另建平价医院、平价病房,是否预示着卫生部已经承认了公立医院市场化的既成事实,下决心重建公益医院系统!

 

如果说现在政府担心重新背上医疗这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将来所背负的负担更加沉重,不管是以后改,还是把公立医院完全放入市场。

 

医疗改革不仅陷入以上“公立医院政府不投入”的怪圈,同时也陷入限制民营医院发展的怪圈。公私不分。难怪网友不断地批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持自己所属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相关利益主体只打雷不下雨……
有人这样说:承担所有改革成本的是名义公益化受益人,实则为垄断受害人的消费者。医疗改革是到了痛下决心的时候了。如果要将公立医院驱赶上市场之路,替 代的公益医院必须在此之前完成;如果要以市场化的竞争降低医疗费用,就必须赶快将公立医院从利益主体的怀抱中“解救”出来,激活竞争。

 

改革如同作战,最怕的是久拖不决,导致怨诟丛生,财政虚耗。曹刿论战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二、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平价的概念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只能是经营的一种策略——薄利多销,吃小亏赚大便宜。真正的“平价医院”必须是完全按照非营利模式运作、由政府财政支持、接受政府严格管制的公益性医院。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就可能沦为百姓难以受益的、走过场的“形象工程”。

 

医院实施“平价”多是一种经营策略,一般是基于“搭配销售”的原理基础上的。不管是政府办的医院还是其他非政府办的医院,都存在经营——成本经营是最基本的。如果医院忽视这一点,注定要倒闭的或者所提供的服务是及其有限和差劣的!

 

 

China Cut Price of 174 Drugs

December 10th, 2010 | by

2010-12-10

China has cut the maximum retail prices of more than 150 varieties of drugs by an average 19 percent this year, and 62% of which are foreign brand medicines. (Source: Bloomberg.com)

 

发改委26次通知药品降价 市场流通价格仍然坚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0日

 

2010年,注定是外资医药公司不平静的一年。继去年多达307种国产药品价格平均下调40%后,发改委的降价脚步终于“走”向了外资企业。当史无前例的外资医药降价幅度于近日公布后,本被外界认为会再掀波澜的医药市场各方,却意外地引发了只降不跌的现状。

2010年11月30日,发改委发布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自12月12日起将降低48个通用名,174个品规单独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19%。取消13个通用名,16个品规药品单独定价权。

名单公布后,已被医改及基本医药目录“爆炒”许久的医药市场再度火热。据悉,此次医药价格调整是发改委自1997年以来进行的第26次降价。不同的是外资原研药占据了近62%的比例。平均19%的降价幅度也创下了外资医药降价的最严政策。

消息传出后,12月1日医药板块集体走低,盘中一度大跌至5%,收盘价跌3.53%。其中个股近九成下挫,资金流出7.64亿元。领跌大盘。

此时的一切数据,看起来都符合发改委调整药价的初衷。然而次日,此次降价幅度达15%的阿莫西林老东家—联邦制药却意外在资本市场强势反弹11.5%,以成交1348万股的成绩高调回归。

自此,史上最严厉的外资医药降价随即遭到了各方淡定处之:企业宣布“在我们的意料之内”、机构的唱好不唱衰“此时为买入良机”、专家界定位“影响基本微乎其微”……

一场针对外资医药公司的最严厉政策,却并未如预期般带来较大的冲击,原因何在?

外资降价利好迷局

“此次药品价格下调针对目标为外企的原研药产品,但对这些公司是基本没有影响的,目前看来就是一个空头炮”。安邦分析师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所有三甲医院全年药品销售额中,70%以上为外资药品。此次发改委降价的174种药品中,涉及了40家外企的107种药品,占比近62%。

其中,罗氏制药产品头孢曲松由原来的93.8元降为65.7元,降幅为30%,中美上海施贵宝公司生产的卡托普利降幅达35%……均为降价幅度居高企业。而在过去25次药价调整中,外资降价的最高幅度仅为15%。

在发改委降价公告发布后次日,联邦制药发布声明称:公司董事会预期降价不会对集团财务及营运有重大不利影响。据联邦制药公司透露:联邦制药旗下降价产品阿莫西林仅占公司总营收6%,公司预计此次价格调控对2011年的总营业收入仅会带来不超过1%的降幅。

此外;联邦制药的阿莫仙最高零售价下调12.7%后实际零售价也并未达到调价后的最高零售价,预计出厂价不会有大幅下调。联邦制药表示:“价格的降低有利于公司提升产品的销售,从而抵消价格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

随后机构也不再唱衰。12月1日魔通发布声明:降价对联邦制药销售收入仅只造成微不足道的影响,目标价由25元,上调至27元。
永丰金证券称此轮下跌联邦制药低估值将带来买入良机。德银同样表示,应趁弱势买入联邦制药。

同样位处降价高位的罗氏公司则同样表现出乐观心态。据悉:此次罗氏降价产品头孢曲松由原来的93.8元降为65.7元,降幅30%看似幅度较大,但同期国内此类产品的仿制药最高限价却仅为7元。降价30%后仍高出国内同类产品9.4倍。

“外资医药价格下调在短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原研药价格高,因此利润空间比较大。并且罗氏的降价药品也并非他们的主打产品”。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国内上市公司淡定处之

发改委的第26次医药降价,从品种上来看,针对的都是化学制剂的单独定价产品,以原研药为主。除上述言及占比62%的外资企业外。降价范围还涉及8家A股上市的医药公司,平均降价幅度为11.89%。

其中,康恩贝的奥美拉唑降价幅度为24%,丽珠集团丽珠得乐平均降价幅度为26%左右。浙江医药[33.68-0.56%]的来立信降幅约为18-35%。就此,时代周报记者随即采访了相关降价上市公司。

降价幅度为26%的丽珠集团一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现得极为乐观:“我们公司对15%的降价幅度比较满意,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我们公司算比较幸运 的。降价从短期来看利润会受影响。但是由于提前准备,因此我们一直有后续的新产品跟进,并且此次的产品仅是在一个省出售,我们还有很多全国性的产品”。

此外,丽珠集团相关人士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降价对公司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价格下调的空间不是很大,并且公司品种很多,降价产品并非我们的特别重 要的品种。降价的认识一直都在,解决办法就是降低成本。但实际上,价格的降低,从成本是可以抵消一部分影响的”。

同样位处降价名单中的康恩贝集团产品经理吕先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早在两年前便已开始着手准备降价后,市场举措:“在基本医药目录出来后,公司已经有所预料,因为这个产品的品类是在目录中。趋势只是早晚的问题,所以我们已经提前有所准备”。

而来立信所属的浙江医药公开表示:“此次降价产品只是其制剂板块中较大的一个品种,这两年该产品的价格一直在下降,但销售规模一直在扩大,因此可以抵消价格下降。所以影响并不大”。

“价格下调对于上市企业还是利好。有一部分上市企业是涉及到的,但是都不是主要产品,所以影响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国内很多药品外企价格都比较高。医保造成 了价格的居高不下。外企药卖得高,就意味着利润高。降价对国内企业都是一种利好的影响”。上海证券分析师赵冰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26次“复读机式”下调

“发改委的降价现在像复读机,降价已经说了很多次很多年了。这次可以说是一个信号,发改委要对外资的原研药下手,但是就现在的幅度来说,对外资造不成伤害。而这种局势是否能对国内医药公司造成利好,这还是疑问”。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当医改概念推出,国家基本医药目录甄选工作开始后,药品降价便成为了医药行业最为敏感与关注的话题。去年8月,国内307种基本药物制度开始实施,平均降价幅度达40%,成为入选基本药物目录的“先行者”。

此时,国内医药行业却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外资企业原研药的价格,是否也该调调了?当此次外资价格下调后,市场传出:“这是外资为进入医药基本目录所做的准备”。

对此,赵冰对时代周报记者否认了这一观点:“大众版的基本药物目录涉及的中高档产品并不多,他们不做这块市场的。”而边晨光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外资进入基本药物目录而言,基本药物对于化学药而言肯定是仿制药,专利药价格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降价。”

那么,发改委缘何在此时针对外资进行限价,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医改要解决看病贵即价格问题。发改委可能觉得现在医改成效并不好,觉得外资药品价格该动动了。另一方面此次降价可能也是一种试探,看看外资的反应再采取后续的行动”。

2005年,国家发改委对特定企业,包括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药品实行优质优价,即单独定价权利。掌握较为先进技术的原研药顺势高开高卖。据中国药学医药政策研究中心的统计:外资基本药物的价格平均超出国家限价12倍。

关于此次部分药品降价的理由,发改委表示:“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为此,根据有关药品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分期分批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

但就目前此次调价后的各方反应看来,这次医药价格下调所带来的影响,并未符合发改委初衷。

“发改委降价已经26次。但药这种特殊产品是市场流通的,行政干预价格方法并不合适,降价已经很多次了,其实效果并不大,如果要想政策起作用,只有一个前 提—公立院的体制改革真正实施起来。若打着幌子挂羊头卖狗肉,政策永远只能是一时的”。边晨光最后对时代周报记者称。作者:梅岭

Price Reduction for 17 Drug Categories

December 1st, 2010 | by

2010-12-01

The Chines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nouced a price reduction for 17 drug categories including antibiotics this morning. The price cut is up to 19%. The government estimated that they can save patients about 2 billion Yuan in the comming year by this regualtion.

 

抗生素等17大类药品降价19% 市民减负近20亿

2010-12-01
北京日报讯(记者 孟为)国家发改委从12月12日起,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此番降价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十七大类药品。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19%,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20亿元。

记者获悉,一些常用药品零售价格水平明显下调,群众将切实感受到实际价格的降低。如,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卡托普利(商品名:开博 通,12.5mg×20片)价格从34元降到22.1元,降幅35%;罗氏公司生产的头孢曲松(商品名:罗氏芬,1g注射剂)价格从93.8元降到 65.7元,降幅30%。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为此,国家发改委决定根据有关药品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分期分批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以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Biggest Privat-owned B2B Platform in Chongqing

November 11th, 2010 | by

2010-11-11

Over 30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Chongqing city have jointly established a B2B platform called “Enkang Platform”,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Biggest private-owned E-commerce platform in the area. Now it has partnered with more than 4600 local manufacturers, from whom hospitals can directly buy drugs, and  no intermediate is necessary. It’s estimated that with the help of this platform,  hospitals can reduce up to 10% of costs in drug procurements.

 

重庆第三大医药航母

被业界称为“重庆第三大医药航母”,由30多家本土知名药企联合打造的重庆最大民营药品采购平台——恩康药业挂牌运营,全国近300家医药生产企业成为恩 康首批合作伙伴。通过恩康平台,这些药厂产品进入医院与药房不再需要中间渠道,将大幅挤压药品中间环节价格水分。业内人士预测,仅此一项就可为医院节省 10%采购费用,对实行零差率的社区医院,优惠将直接落到市民头上。

31家股东组建医药航母

半年前,国家商务部高调接管医药流通,并立即着手制定《全国药品流通发展规划(2011-2015)》和《医药商业企业分级管理标准和办法》。坊间纷纷预言,医药流通领域即将面临一场大洗牌——打破散小旧局。

几乎与此同时,重庆恩康医药有限公司开始筹备。1月17日,华烨、全兴、万鑫、新力、昌野、同泰、和济、安通8家民营医药公司联合科瑞制药成立重庆恩康医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八大民营药企各出资110万元,科瑞出资120万元。

3个月内,恩康注册资金翻了一倍,股东人数翻了两倍,迄今已有31个股东,56家医药公司加入,注册资金2200万元。目前,恩康销售网络在医院方面能 配送整个重庆区域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药店终端方面,恩康共有直营药店近600家,加盟药店近4000家。各股东单位2009年共实现销售额65亿元, 仅次于重庆医药股份与重庆桐君阁(000591)。

民营公司做了一级代理

昨日,包括哈药、太极在内的约300家医药工业企业参加了恩康的开业庆典,民营医药公司首次得到知名药厂一级代理资格,这意味着民营医药商业公司的进药成本大幅降低。

据了解,药品一级代理与二级代理间返点相差近2个百分点,恩康股东单位一年65亿采购量,返点费收入可增加上亿元。

全国鼻炎药品老大、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泽昨日称,已授予恩康一级代理商资格,当天参会的300家医药工业企业大多数都给了恩康一级代理资格。

杨泽透露,组成恩康的股东中,此前只有科瑞一家是他们的一级代理商,这次所有企业都可以享受这个待遇。杨表示,“给予恩康一级代理资格,看重的是这个平台庞大的采购量,如果只是几家公司单独组建这样的平台,我们根本不会来”。

恩康平台,最大的作用就是降低医药中间环节费用。恩康总经理张林昨日告诉记者,物流环节在药品采购成本中要占据20%以上份额,恩康公司主要通过压缩物流成本方式挤药品中间环节的价格水分,给老百姓“廉价药品”。

如何压缩,张林举了一个浅显直白的例子:现有A、B、C三家医药流通公司,A公司原本有30种药品的低价进货资源,B公司有20种,C公司有15种,按 照一般人的思路,会先到A公司进货,之后再依次到B公司和C公司补充进货,通过三步完成整个采购流程;但若是B公司和C公司联合在一起,形成拥有35种药 物的平台,其竞争力则大大超过了A公司,且把客户的采购过程简化为两步。诸如B、C公司这样的企业越多,联合起来创造的平台越大,降低的中间费用也就越 多。

除了物流,恩康平台的仓储与药品采购本身也能挤掉不少药价水分。恩康旗下的所有公司将使用统一的仓库和仓库管理方法,医药配送公 司将实现零库存。就在今年的4月,恩康公司刚刚和西南药业(600666)达成一项8000万的普药采购低价协议。张林表示,节省费用中的大部分均将回馈 最终客户。

药价、物流和仓储是构成药品终端价格的三大主要因素,业内人士预测,上述三项,至少能为医院与药房节省10%的药品采购费 用,部分品种药品降价比例甚至可能达到50%。恩康平台目前的出货方主要是社区医院与民营药房,很多社区医院政府要求药价零差率,降低的采购成本将直接体 现在医院最终药价上。

One City One Price for 6205 Drugs

November 1st, 2010 | by

2010-11-01

Beijing local government announced the results of drug bidding process in 2010, altogether 6250 joined the bidding, and the bidding price will become the unified procurement price for hospitals in Beijing area. With low bidding price, the government expects to save patients up to 3 billion Yuan in the coming year. Moreover, manufacturers are now eligible to attend the bidding directly, so that the intermediate costs can be reduced too.

 

6205种药品将实现“同城同价” 新版招标零中介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6205种药品将实现“同城同价”,中标药品价格整体下降16%,未来一年为患者节省药费30亿元。这一连串让人“惊心动魄”的数字背后,新药品招标机制带来的曙光似乎已经照到了这座城市。

但事实上建立政府集中采购交易平台的药品招标办法却早在2009年4月就已要求实行。然而,招标“新”规为什么在事隔一年多之后才见成效?据广发证券一位分析人士认为,药品销售利益链关系到部分区域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势必会为了地区稳定和财政收入对集中采购制度加以抵抗,以此保护部分企业的利益”。

“同城同价”挤药价水分

8月23日,北京市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宣布,北京市2010年药品公开招标完成,共有6205种医疗机构用药中标。

据了解,为了实现中标药品在北京二级及以上的公立医院及医保定点单位的“同城同价”,相关部门共收集整理了驻京部队、药品经营企业、全国中标价格三个系统的80余万条药品价格信息,对投标药品制定了投标报价上限和成交参考价,形成两次限价。

药品集中采购办公室统计显示,除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的中药、疫苗和麻醉类管制药品外,中标药品占到医院所有用药的80%。通过这次招标,许多常用药价格得到下调,如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粉针,降价幅度达到52%,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舒血宁注射液,降20.65%。

“业内众所周知的规则是,厂家挣药品利润的10%,医院挣13%,剩下的部分全部让中间环节赚走。”曾参与全国医改方案讨论的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表示,采取统一采购的方式实现药品同城同价,可以有效挤掉药品购销渠道的水分,未来北京药品价格定会降低。

招标中介暴利时代结束

“药品招标采购中间环节过多,是公众抱怨药价虚高的症结所在。”多年主管北京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市卫生局副巡视员郭晋和告诉记者。

为此,这次招标首次采用了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直接报价的方式,取消了原有的中介代理模式,并取消了所有收费项目。用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药品流通中间环节,引导企业降低价格,挤掉药价水分。”

此前,北京市药品招标采购一直是由专门的中介机构组织。据郭晋和表示,政府确立由中介机构组织招标的初衷,本是希望借助招标中介的专业性,平衡药厂、医 院和老百姓之间的利益,以彻底消除过去地方和医疗机构单独招标采购的乱象。但没想到仅药企需要支付中介的费用,就成了药企的沉重负担。而最终,这部分费用 还是要“转嫁”到中标的药价上。

北京一位药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招标中介在组织招标时会收取各种费用,比如每个品规要交纳报名费,如果中标,每个品规还须交纳中标费。此外,还有标书费、履约保证金、中标服务费等等。他们企业曾经仅一年的招标中介费用就交过近4000万。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专业招标中介组织招标,一般要收取药企3%的中介费用。按照近两年北京医疗机构用药招标采购总额240个亿左右来计算,这其中就有近7亿元是中介费用。尽管上述药企负责人表示,很多中介和投标药企达成合作默契,实际收取的中介费用低于3%,但仍有不低的费用负担。

另外,由招标中介组织的药品采购平台接受药品批发、代理企业投标。而这些批发、代理企业的投标价格,一般包含着药品从生产线到经销商的中间环节加价,药价自然就会高出许多。

招标新规博弈地方利益

尽管北京市采用的新招标机制完成药品招标,并博得了“满堂彩”,但事实上,建立政府集中采购交易平台的药品招标办法却是早已开始实行的。

2009年4月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明确要求,各地将建立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要求药企、地方及各级医院在公正透明的前提下卖药、购药。而据记者调查,去年年底,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地已经普遍建立了这种采购模式。

然而,招标新规之所以在事隔一年多之后才见成效,据业内专家分析,显然是因为部分地区没有真正贯彻执行医改方案,或者说执行得不到位。“如果各地建立了省级采购平台,并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购药,怎么会出现‘天价芦荟片’1300%的惊人利润率呢?”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长期存在的药品销售利益链条,让药价一直很难真正降下来,各地分销商的盈利有可能是一个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北京一家医药健康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先生感叹道。

不仅分销企业如此,药企、医院都因此而影响了利润。一家外资药企负责人表示,在北京刚刚结束的药品招标上,对于有竞争的投标品种,一般都喊出20%至30%的降价要求。为确保北京巨大的市场份额,公司的药品绝大多数做了降价,这直接压缩了企业本身的利润。北京几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也都表示,药价下降后,医院的总收入肯定会受一定影响。

广发证券一位分析人士认为,药品销售利益链关系到部分区域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势必会为了地区稳定和财政收入对集中采购制度加以抵抗,以此保护部分企业的利益。”而鉴于公立医院15%的药品加价率一直存在,即使廉价药拥有“高人一等”的采购平台,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依然会有不少医院选择给患者开具价格高的药品,导致只有在社区医院和药店才能买到廉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