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Pages
-

SmartMedCN

Schlagwort: ‘Reimbursement’

Medical Insurance Card Misused in China

January 11th, 2013 | by

It’s reported that some pharmacies start to offer food and household items in their stores, so that people can use the health insurance card to buy the “non-medical” products, and insurance card turns to be debt card in China where people can use it to buy food and other stuffs also.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ystem, the monthly payment for public health insurance is saved in the insurance card, and people can’t get the cash back, because this money is saved for future medical treatment and drugs, usually the insurance card can only be used for medical purpose

医保药房乱象:医保卡成“消费卡”可买米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医药卫生网

家里没米或油了,不用去市场或超市,到某些定点药房竟然也能买到。近日,南京市民曹先生因感冒去一家医保定点药店买药时,发现药店除了卖药外,还卖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而且都可用医保卡支付。
记者随即暗访发现,这种做法如今在不少医保定点药店都存在,特别是临近年底,突击花医保卡钱买生活用品的现象较突出。
昨天上午的南京广州路某药房,收银台旁边摆放着水壶、尿不湿、卷纸等十余种生活用品,还有几种品牌的食用油和大米。“可以用医保卡买油买米吗?”记者 问,导购略微迟疑后回答:“如果买了价值超过500元的物品,我们可以代刷医保,药店内所有物品都可以算进去,包括生活用品。”
新街口某大药房门口堂而皇之放着广告牌:“蜂蜜,可刷医保。”药架上还摆着很多理疗器械。营业员告诉记者,这些东西都能使用医保卡支付。在位于珠江路的 某连锁药店,一位约50岁的营业员先回答有食用油卖,在柜子里。但当记者问能不能用医保卡支付时,营业员警觉地问:“你是来干什么的?没有,不卖!”
据了解,每到年底,许多持医保卡的市民就会扎堆开药、买东西,开出的药一些人会再以3-4折卖给药贩子。他们认为,虽然这种做法有骗保之嫌,但医保卡里的钱是扣自己工资的,取也取不出来,不花也浪费了,还不如去药店换点实惠回来。
据知情人士介绍,市民只要到医院证明自己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办个“门慢”,一年中除将自己卡中的钱用完外,还可报销几千元,相当多的人都深知这一门道,从医保基金中赚便宜。于是有的药店就瞅准这一“商机”,顺便销售米、油、酒、化妆品等,甚至还卖手机、小家电等。
知情人士说,持医保卡买日用品的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去消费的话店方一般比较警惕,而且持卡买米、油的多在晚上进行,越靠近社区的药房,交易越多,业主只要一次消费不超1000块钱就行。尽管到手的是生活日常用品,但药店有办法将它们变成“药品”清单,以应付上面检查。
医保卡里的钱是用来救命的,怎么变成了“消费卡”?
“如果只为眼前利益而用医保卡买其它用品,一旦持卡人以后生了大病,医保卡里钱不够,还是要自己拿现金付款。”省医保中心主任胡大洋说,医疗保险的目的 是建立“无病积蓄、有病治疗”统筹机制,医保卡上的资金可以逐年累积下去,别人拿不走,最终受益的还是参保人。医保卡中的钱属个人,但这个钱是经过严密测 算的,每个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在一定时间内用完就没有了。
《社保法》明确规定,只允许用医保卡在药房内购买药品,医保收的钱是专款专用,各类药房不得帮助顾客使用医保卡购买非药品类商品,各家医保定点药房都与医保中心签过协议,违者可处暂停医保划卡结算3个月的处理,严重者将直接取消医保定点资格。
不过,胡大洋坦言,南京有100多家医保定点药房,而监管人员只有几个人,市民在药店里用医保卡买日用品这种现象时常会有,医保中心也经常在检查,但要完全杜绝还存在很大难度。
据了解,南京正在抓紧建设医保定点药房“电子联网监控系统”。目前,省内无锡、苏州两地该网络已经建成,效果非常好,定点药房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持卡买日常生活用品的现象几乎绝迹。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卫生管理教授陈家应认为,用医保卡买日用品这种现象早几年就出现苗头,但被查处的药店不多,被处罚关门的更没有。一项好的制度要落实好,除了制度本身需要完善外,还需要社会各方包括广大居民都来自觉遵守和呵护。

Haihong Partners Health Insurance Center in Management Platform

November 14th, 2012 | by

Haihong Group, IT service provider of centralized drug bidding platform, has recently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Hangzhou Medical Insurance Center, committing to help local medical insurance center to develop a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latform, so that they can better control and supervise the public insurance fund.

海虹药业签约杭州医保控费添模式

www.PharmNet.com.cn 医药网

曾经为全国医院提供招标平台的海虹控股近日再次引起了业界的深度关注:10月中,一则《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医疗福利管理业务进展公告》(以下称《公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主要内容是海虹与杭州市医疗保险服务局签署《杭州市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共建协议》。

《公告》称,所谓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是面向医疗保险基金管理部门设计的智能系统,旨在加强医保审核效率和客观性,提高医保基金管理水平,实现更有效的医疗行为监督和管理。

专家分析认为,杭州医保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医保控费。这将是商业保险机构介入大病医保之外,又一种通过医保资金管理改革实现医保控费的模式,而对医药行业终端效应的实现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

PBM旨在医保控费?

医疗福利管理业务简称PBM业务,是美国商业保险公司对医保资金进行控制的主流模式。海虹的PBM业务开始于2009年,主要是海虹与美国ESI集团共同投资成立益虹国际,由益虹国际在中国开展业务。

为了规避相关法规的限制,2012年7月23日,美国ESI集团将其持有的益虹国际294万股股份以每股1美元的对价转让给海虹,海虹控股持有益虹100%的股份。

在与ESI股权转让完成后,海虹与杭州市医保局在试点期满的基础上签署了上述协议。目前除了杭州,海虹还与全国8个地市政府签署了试用协议,包括广西柳州、广东佛山等。

海虹在公告中表示,双方正式开始通过合作共建方式完成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的有关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公司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中临床知识库的独特作用,不断提升医保机构审核的科学性,建立实时、全程、高效的医保审核体系。

对于杭州市医保局与海虹签署该协议的具体目的,以及协议更详尽的内容,记者未能联系到杭州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但关注此事的某保险公司广东公司负责人 认为,杭州此举意在进行医保费用的控制。“实际上,在医保资金吃紧、全民医保、大病医保等政策压力下,加上过去医保资金运营确实存在效率和专业性、人员编 制等方面的问题,一部分比较开明的地方医保局有意放权,希望通过第三方机构的介入实现多方面的利益诉求。”该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

记者也了解到,在医保水平和医保覆盖面大幅提升后,医保人口红利已经逐渐走向尾声,医保控费目前已经成为医药健康行业探讨的主要话题之一。

此前国家已经在医院等 医疗终端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以及总额预付等多方面的支付方式改革。而在大病医保以及部分地区的医保资金托管业务中,相关的商业保险机构介入医 保资金管理和医院监督,以及海虹与杭州医保局的本次合作,则是第三方机构介入医保资金监督管理的另一种改革模式,但总的目的仍是医保控费。

终端效应值得关注

记者了解到,业内很多企业负责人和有关研究专家很早就关注海虹的PBM模式,而关注度在上述公告下发之后更是快速提升。

海虹董秘办公室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平台的运作模式,包括具体业务模块,如何与医院、医保定点药店等终端对接、收费模式等内容,目前仍未最终落定,海虹公司与杭州市医保局尚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总结。

但据有关报道,美国PBM主要以建立信息共享的数据平台等手段和方式,来优化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安全性并降低医疗成本,包括福利计划设计、医药费用审核、保险理赔和费用支付管理,以及药品报销种类管理、临床医疗管理、费用支付模式管理等,还包括帮助医保部门或商业保险公司与医院签订更合理的医疗服务合同、网络安全管理等服务内容。

业内关注的是,这一业务是否会对现有基本药品供应、规范医疗服务、确保合理诊疗以及合理安全用药等发挥作用。另外,该业务是否会改变目前医院和医保局资金结算模式,从而影响医院和商业公司的结算等,将决定于这种合作模式的深度和广度。

九州通业务副总裁耿鸿武等多位企业负责人也在关注该模式的后续进展,认为它可能会对现有的医保改革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但短期内该业务仍将停留在对平 台的后台技术及管理维护的层面,如国外PBM业务中,延伸至医院诊疗处方的监督、药品采购、医疗检查等方面的功能的实现,仍需要获得更广泛的认可,以及公 立医院改革各项措施的配套才能实现,但后续终端效应值得持续关注。(作者:杨俊坚)

Involvoment of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Firms May Help with Cost Reduction

October 29th, 2012 | by

The growth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  is expected to help China with better controlling the public medical expense. Comparing to state health insurance center, commercial companies are profit-driven, so they are usually more motivated and have experiences with cost reduction.

大病商保“倒逼”医院降本增效

来源:慧聪制药工业网

我国农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工作从2010年开始试点,首先是从14岁以下农村儿童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心病开始,然后逐步扩展到8种病。到目前为止,共涉及白血病、肺癌等20种病被纳入保障范围。

被称为“医保最重大新政”的大病保险终于在众首翘盼中落地,尽管相关的实施细则尚未发布,但参保人、医院、商业保险等对该项新政的关注度已日趋热烈。

大病保险是整个医保体系里的“短板”,这块“短板”的补齐所带来的能量,将传递至整个医疗产业链。对于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医院而 言,第三方商业保险公司的介入,或将改变过去由政府社保部门一手管办的运行机制,而由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和支付,这无疑对医院的管理和诊疗 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管理精细化

将商业保险引入医疗保险领 域是此次大病医保新政的最大亮点和重大突破。其告别了传统的由政府管办,改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并要求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即通过行政机制 和市场机制的对接,由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有效结合政府的规制监管优势和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风险管理能力。

“由第三方商业保险机构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是国际上一种较为成功的医保基金管理方式。对医院而言,或早或迟都必须接受这样的体系和管理模式。医院以后跟保险公司打交道会比较多,因此要及早做好准备。”北京市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教授表示。

事实上,商业保险参与医疗保障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模式。如美国让保险机构竞争政府医疗保障合同;英国是由政府向商业保险公司外包服务;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引入相互竞争机制;瑞士则强制参加商业保险,实现全民医保。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是走向“有管理的竞争”,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管理,适应了改革医疗保障管理治理结构、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要求。

而从当前国内部分地区的实践来看,保险公司和医院还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

在中国,目前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中,政府作为出资方和医院的监管者,对付费、报销、医院遴选具有绝对 的话语权,也是最为有效的风险控制方。而保险公司的优势在于风险控制流程的专业性和对医疗服务监管的能力。相比而言,商业保险机构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 保险,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特点,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费用的制约。

“保险公司对医保资金的管理不同于过往政府社保部门的管理方式,医院必须在新的运作条件下,适应新的沟通交流和管理方法。这对医院 来说是个新课题。保险公司的核保部门对医保资金的管理要比政府核保部门的管理要细致得多。从医院管理的角度看,更需要精细化和专业化。”周生来指出,从资 金的筹措、管理到医院对资金的使用等方面,大病医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医院要及早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营运管理效率,如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并发症、提 高整体治疗效果等。

规范诊疗行为

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与基本医疗保险协同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按照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

商业保险机构要切实加强管理,控制风险,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加快结算速度,依规及时、合理向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

对此,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指出,商保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可以制约医疗机构行为和医疗费用,提高投保金的使用度,放 大保障效应。“其实,在推行大病保险的同时,我们有没有能力减少‘无效医疗’和‘过度医疗’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判断‘无效医疗’和‘过度医疗’需要有 一个标准,尤其是当我们的意愿与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又该如何解决?”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系主任陈家应教授则认为,大病医保的资金交由商业保险公司进行管理和支付,政策依然是由政府来制定 的,支付的标准由保险公司和医院进行谈判商定。“这可能需要结合目前常用的诊疗手段,按规范的临床路径治疗所需的服务及其价格、过去已发生的救治人数和实 际支付水平等因素来确定支付的标准。”

实际上,支付标准的制定本身并不难,难点在于双方对于大病医保资金安全和利益的博弈。

陈家应指出,开展大病医保以后,由于支付限额和规范临床路径的应用,可能会对院方过去的习惯性用药和治疗手段有所限制。其中的关键 是支付限额,它是个平均值,但每个病人的实际费用不同。而落实到医院方面,可能会对每一个病人都按该支付限额进行控制,这容易导致医院可能在面对病情复 杂、费用较多的病人时“偷工减料”。

“保险公司的支付限额将对医院合理运用治疗手段带来影响。保险机构应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合理性方面加强监管。院方要本着对患者 负责的态度,提供合理、必须的服务。不能一味地按照过去已经习惯的临床路径进行诊疗。首先要保证治疗措施的合理使用,保证诊疗质量;根据疾病的研究新进 展,合理地应用相关手段。”陈家应表示。

责任编辑:张弛

Health Medical Center Reimburse Drug Repackaging Fee

April 13th, 2012 | by

Medical institutes in Jiangsu province are now allowed to charge handling fee for medicine repackaging, which will be reimbused by the health insurance company. 10 cents can be charged each time when pharmacist or nurse needs to repackage drugs into a small bag. Currently this fee is only applicable to limited drug categories: repacking for drugs lower than 3 cents a pill, and have more than 50 pills in a bottle etc.

 

“小纸包药”拆零费纳入医保报销

作者:黄伟文 Tags:公立医院 医院绩效

此前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廉价药拆零服务费的相关规定,大剂量的廉价药可拆零成“小纸包”药卖,医疗机构可收取每次1毛钱的服务费。而这笔拆零费用目前已正式确定收费编码,可纳入医保报销。

根据江苏省相关规定,小纸包药主要是针对大剂量的廉价药,剂型为片剂、胶囊,包装数量在50片/粒以上、单片(粒)中标价格低于3分钱且服用疗程在3天内的基本药物,医院可在提供一次性包装袋并注明药品服用方法的前提下,收取0.1元/次的拆零服务费。

而关系江苏全省3000多万参保者用药选择的《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库》今年第一次维护更新,昨天正式向社会公示。记者 发现,与之前执行的药品目录库相比,新目录库增加了90条西药、71条中成药。如果公示后各方没意见,那就意味着从下月起全省都将执行新的药品目录库。

现公示的新药品目录库中包含西药29941条,中成药10408条,中药饮片2676条,医院制剂4957条。

跟原来的药品目录库相比,此次调整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增了90条西药,71条中成药,对于中药饮片和医院制 剂则没有做调整。新增的90条西药,主要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冻干),为乙类药,参保人员在购买这类药品时,要先自付一定比例的药费,剩下的药 费再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按规定比例支付。另外,这些药还限定了支付范围,即限重度感染,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重度感染,那么使用这些药医保就不给报销。 新增的71条中成药,主要是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等甲类药的供应商、生产企业或者规格稍有调整。

释疑>>>

1、药的单位为什么是“条”?

省医保中心人士解释:之所以用“条”来统计,是因为全国有各种包装、各种规格的药品,医保报销很难操作,所以江苏就细化到药品的商品名,比如青霉 素,在《药品目录库》中就出现了57条,有粉针剂、有注射剂,有按支装的、有按瓶装的等等。现在全省统一药品名称后,一种药只有一个全省统一的名称,各地 不得调整或另行制定。

2、维护更新后,药价会降吗?

记者留意到,本次调整后的药价跟之前的药价相比并没有明显变化,同时标注了最高零售价、中标价以及中标零售价。可登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网址是http://www.jshrss.gov.cn,点击“公告通知”查询。

Shanghai Health Insurance Center Takes Over Drug Centralized Bidding

February 9th, 2012 | by

Shanghai Medical Insurance Bureau has officially taken over the centralized drug bidding from the local Health Department, those who pay should take the control, and aim is again to reduce the drug price. Whether the Insurance Bureau is capable for handling the bidding process remains however an open question.

医保接手基本药物招标或是烫手山芋

作者:廖海金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媒体报道,从今年起,上海市医保局正式接手基本药物的集中招标,今后还可能进一步扩大至医保目录药品。消息传出,引来了世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尽管这个被视 为“谁出钱谁招标”的药品招标改革方向早已初露端倪,但“东家”易主的方式是否能从根本上理顺药品招标制度,根除以药养医积弊?对此,业界既有肯定,也有 担忧,但更多的还是观望。

 

毋庸置疑,药品招标从卫生行政部门剥离,是医改方案早已明确的既定步骤。但从现实而言,由医保局负责药品招标这一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将会存在各种困难。客观 地讲,药品招标工作非常繁杂,医保是不可能全部拿下的,况且有些专业性强、使用量小的特殊药物,也是不可能交由医保招标的,医院作为办医主体来集中招标也 是需要的。因此,笔者以为,在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下,医保接手药品招标很有可能是“烫手山芋”。

 

药价虚高一直是社会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也是导致“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前不久,药品出厂价与医院零售价之间差价畸高的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央视曝光最高利 润是6500%,而广东媒体曝光的最高利润更是高达9137.5%,药品利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药价虚高问题一次次地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药品利 润如此之高,药厂却并非最大受益者,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院、医生分别攫取了更大的利润。因此,专家指出,只要医药公司、医院、医生包括药品招投标管理 部门等各个环节利益均沾的“潜规则”不改变,药品中标价就很难回归合理范围。

 

更有媒体评论直言“治药价虚高,要拿中间环节开刀”。此话不无道理。按照我国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办法,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必须竞价采购,价格由当地的 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审定公布。这个审定公布的价格也叫中标价,中标价是医院采购药品的最高限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竞标价的制定成为影响药价 的决定性因素。

 

可以肯定,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的腐败乱象,才是药价虚高的关键环节所在。近年来,一些地方围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进行了改革创新,但这些改革都没有脱离卫生部门统一代表医疗机构进行招标的老套路,依然没有摆脱药价越招越高的困局。

 

药品招标制度实行10年来,药品暴利现象仍然难以根除,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将定价权下放给具体的市场交易主体,由患者、医保机构和医院、药企、经销商来 决定。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显然,上海此举是一种进步。由作为支付方的医保来负责药品招 标,一个显见的好处就是更有利于费用控制。因为作为支付方,医保部门具有强烈的动机,医保目录中廉价和有效的药品就有希望进入医疗机构使用,并且还有实力 与医药企业议价,从而进一步压低药品价格。

 

不过,在药品使用环节中,药品招标仅仅是解决了省级行政区内的准入问题,真正的采购仍必须由医疗机构来完成。也就是说,即便医保部门有了药品招标的权限, 但实质上仍算不上是作为支付方来买药,医保部门仅是起到“付款”的功能,是否使用以及用多少中标药品,依旧由医疗机构决定。为此,医疗机构将可能会与药品 供应商进行“二次议价”。这就更加令人担忧。

 

一方面,医保局作为“付款方”,可能会为了省钱,而尽让那些低价且效果并非最佳的药品进入招标“盘子”中,另一方面,从目前招标的实际情况来看,“二次议 价”极有可能会变成“暗箱操作”,进而产生腐败现象,最终是药价确实降下来了,但会出现虚低现象,对药企而言有“压价”之忧,这就有可能导致相关药企弃 标,直接影响到当地药品的使用。业内人士直言,如果上海医保局负责药品招标后采取“二次议价”的方式,则有可能因各医院采购的量不同,最终达成的采购价也 不尽相同,最后造成同一种药“同城不同价”,从而引起负面效应。

从根本上说,让医保部门成为药品招标的主体是否真能达到最终降低药价的目的呢?不可否认的是,仅靠招标采购环节的改革,仍难以彻底切断“医”和“药”之间 的利益链条。事实上,要真正做到医药分开,转变补偿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包括药师)积极性等综合改革配套措施必须跟上,如果仅从一方面着手恐怕仍是停留在 治标不治本的层面上。上海医保接手药品招标这一改革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Wuhu Becomes First City for Drug Price Zero Markup

November 15th, 2011 | by

Wuhu City (in Anhui Province) becomes the first city in China where “Zero Price Margin” is fully implemented, in all local public hospitals are not allowed to have price adding for drugs, except few special drugs like narcotics. Furthermore,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select only three distributors for the hospital distribution services.

The loss for hospital could be made up by reducing the purchasing price and increasing the costs of medical treatment etc,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also compensate them for the rest loss.

芜湖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 配送模式改革

责任编辑:海峡医界网

作为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芜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芜湖刚刚出了新规定,现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只允许招3家配送商,并已指定,企业反映较大。”安徽省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生产企业负责人日前向记者透露。
10月13日,芜湖市卫生局发布《芜湖市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的问题解答》,指出”从2011年10月1日零点起,芜湖市及市辖4县16所公立医院的药品实行零加成销售”,并称”芜湖市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一座在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的城市”。
事实上,对于配送模式的改革,正是芜湖此次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引发各利益方的冲突与博弈。
公立医院零差率全面推行
按照芜湖市的相关规定,芜湖市市属8家公立医院和芜湖、繁昌、南陵、无为4个县的8家公立医院于10月1日起同时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
2008年,该市在公立医院实行降低5个点的药品加成率。
据了解,目前《芜湖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内2274个品种规格的药品以及县级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全部实行零加成,只有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等特殊 管理药品,以及为某一患者特定治疗需要临时申请采购的目录外药品不执行零加成,仍加成10个百分点销售。而《芜湖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是由芜湖市属下的8 家公立医院药品目录汇总而成。
芜湖市表示,实施药品零加成销售后,医院减少的收入将通过降低药品批发价、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政府补助等多渠道予以补偿,确保公立医院应 得收入不受影响。”这三个补偿渠道如果还有不足,将由政府财政兜底,确保把15个点的药品差率补给医院。”芜湖市副市长曹云霞强调。而据芜湖市相关部门负 责人介绍,通过药品供应链增值服务费可弥补医院10%至15%的收入,以提高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等方式可补偿2%。
在芜湖市看来,”药品零差率销售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既是深化医药分开的重大举措,又是让利百姓的实在服务。”按去年全市公立医院药品销售总额计算,一年至少可节省药费4000万元。
但零差率改革显然未得到业界的全面认可,”如果把零差率也当作医药分开的一种模式的话,那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对医院来讲,实施零差率后表面上加成收入是没 有了,但开处方的笔还在医生手上,依然不能阻碍医生对高价回扣药的’喜爱’,而医院更没有管理回扣行为的动机了。”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其微博上指 出。
而卫生部近日也公开表示:”医药分开不等于药品零加成。”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医院运行监管处处长钟东波指出:”在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 下,药费收入与机构本身利益无关,激励中性化,医院会根据医疗常规、病人病情来使用药物。但是,这两种方式无法解决对医生的激励问题,很容易出现’大锅饭 ‘现象,也难以解决医药企业对医生个人的回扣问题。而在药房独立模式下,尽管药品的差价收入由政府统筹来还补给医院,但药房独立后,医院的合理用药等工作 受到了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在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的同时,芜湖市还对试行3年多的医药分开模式进行了调整:将原划归市药管中心管辖的各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划回医院,接受药管中心和医院的双重领导。其内部人士感叹:”划出去的药房和资产又划回来了。医改之路,总是很难。”
配送变革
据了解,为了配合零差率的推行,芜湖进行了配送方面的变革,制订了新的药品零加成配送企业遴选方案。”政府把芜湖市的所有二级医院合在一起,分成3个包, 然后采取政府邀请招标的方式选择3家配送商,配送商招标有很多指标,其中包括让利、现代物流技术等。”知情人士透露。
最终情况是,国药控股、九州通、上海医药旗下的3家企业中标,成为全市药品配送企业,此前在芜湖势力强大的南京医药出局。这一结果同时引来不少反对之 声。”配送商太少,现在这几家商业的话语权太强,生产企业选择不多,别的商业企业生存空间丧失。”对此,九州通内部人士表示:”我们不方便评价,都是按照 政府的规定做的。”
而在芜湖方面看来,配送商的集中只是一个开始,同时还启动了建设市药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院、配送商和药管中心互联互通,实现药品采购和供应活动 程序化、自动化,最大程度降低药品库存,以提升药品管理效率,降低药品管理成本。就在近日,芜湖市还组织相关负责人到上海闵行学习取经。可以预见,在各地 公立医院改革中,大的商业企业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势必加剧商业巨头们在延伸医院物流领域的竞争。
有熟悉芜湖模式的观察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机制设计上看,芜湖市通过供应链延伸,并压缩药品供应商和配送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院取消15%的药品加 成后政府补偿不足的困境。对比闵行和芜湖模式,有相似的地方,这样的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模式在全国其他省市推广有一定的基础。”但他同时指出:”芜湖的这一 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部分,本次对于药品配送的改革并未触及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

China Expands Outpatient Reimbursement

August 29th, 2011 | by

Along with the Health Reform in China, in some first tier cities like Shanghai, Beijing and Guangzhou etc, the medical costs for outpatients can also be reimbursed by the insurance company.  It’s said that more patients will therefore choose to go visit hospital and drugs from hospital pharmacies, whereas this change could bring some new challenges for society drug stores.

药店难替药房 药店生存维艰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大 | 中 | 小

核心提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已经放开医保的“门诊统筹”,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不仅可以享受住院报销,到医院门诊看病也可以直接报销了。但这一惠民政策的推广,却因为忽略了对零售药店体系的考虑而导致零售药店生存维艰。

随着新医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医保报销比例的提高,过去“小病上药店”的人们开始“小病进社区”,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过去靠“卖药”为生的零售药店开始面临生存挑战。

药店难替药房

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已经放开医保的“门诊统筹”,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不仅可以享受住院报销,到医院门诊看病也可以直接报销了。但这一惠民政策的推广,却因为忽略了对零售药店体系的考虑而导致零售药店生存维艰。

7月初,《广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办法》出台,在社区医院看病,只要在医保覆盖的医疗项目和药品目录内,看个小病花费100元可直接报销75元。

这本来是惠民措施,但随着新医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和报销范围的扩大,以及报销比例的提高,过去“小病上药店”的人们开始“小病进社区”,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过去靠“卖药”为生的零售药店开始面临生存挑战。

而据广东药店联盟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社会零售药店整体收入降幅在10%~15%之间。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为2149家,下辖门店13.5万多家,零售单体药店25.3万多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38.8万多家。

在中国药品市场的分布格局中,由于医药不分家和以药养医的体制,医疗机构销售的药品占了七成,零售药店只有三成。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药店终端市场总规模达1761亿元,增长率为15%,相对之前,增速放缓非常明显;而2010年医院终端市场总规模为5283 亿元,增长21%,连续三年增长高于药店终端。2010年,药店终端在药品终端市场占比回落至25%,为近五年来的最低点。

广东金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浩涛告诉记者,在医改政策中涉及到的医疗健康领域的方方面面几乎见不到对零售药店有所提及。“政策上不一视同仁,自然导致了零售药店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

“零差率”冲击药店

正在实施的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院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凡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定价,地方政府执行地方中标价,取消医院 15%药品加成之后,基层医院享受财政补贴。不过,销售同种药品的零售药店却享受不了这个待遇。“卖基本药物,药店不赚钱,还可能贴钱。”江西开心人大药 房董事长梁永强告诉本报记者。

另外,根据现行的医保报销政策,即便医保定点药店能享受基本药物“零差率”的财政补贴,病人在药店刷医保卡也仅仅是个人账户基金而不是统筹账户基金。比如 在广州,病人在基层医院买10块钱的基本药物,只需个人掏2.5元,但到医保定点药店买同样的药品,即便刷医保卡基金也需要掏10元。

不久前,在一次行业论坛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目前,医保定点药店仅占全国零售药店总数的34%。“如果在未来,政府选择了持续扩充医保定点药店的数量,选择了充分发挥零售药店在药品供应方面的作用,也就是选择了”便民”。”

而商务部市场秩序司药品流通处处长王胜利则在近日“广东药店联盟成立大会”上提出了他的看法:“药店零售终端应该和基层医疗机构一样享受医保报销费用,在那里购药享受同比例的报销,至少大家有一个选择,也有一种制衡。”

不过,从现实来看,放开零售药店医保报销,解决社区医院药房与零售药店竞争的问题,给零售药店体系生产发展空间,这条路还很长。去年5月,商务部曾在其公布的《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社区医疗机构药房和现在的零售药店要一体化,有零售药店的地方,社区医疗机构不应再建药房。”

但在今年5月5日正式公布的《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原来“药店代替药房”的提法却已经消失,只是提及“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和医药分开的逐步实施,鼓励连锁药店积极承接医疗机构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

业内普遍认为,即便这一政策能顺利落地,零售药店依然面临医保报销方面的劣势。郑浩涛认为,应该把医保门诊统筹基金的一部分放到医保定点药店来,让参保人在医院和药店享受同样的报销政策,同时药店行业也能得到新的发展空间。

中小连锁药店转型刻不容缓

由于深受新医改政策冲击,现在零售药店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梁永强向记者透露,除了海王星辰等大公司的毛利率还能保持在40%上,一般连锁药店的毛利率只有25%~30%。

同时,商务部“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也在积极推动零售药店业的整合,王胜利向本报记者提及,“十二五”药品零售行业连锁百强的市场份额要达到60%以上,而现在只有39%。

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零售药店业呈现出两种趋势:大公司全国扩张或区域扩张,中小连锁药店区域结盟。

“现在连锁药店业大公司正在通过收购兼并继续扩大,但对于一般的中小连锁药店而言转型刻不容缓。”郑浩涛认为,多元化经营是中小连锁药店转型的必由之路。

而记者也注意到,近两年中小连锁药店纷纷往多元化经营转型,除药品之外还开发了药妆、保健食品等大健康品类。

Health Insurance Card Misused in China

August 15th, 2011 | by

Some people borrow the insurance card from other people in order to save their medical costs, although this is absolutely forbidden by the regulation. In addition, it will cause more problems in terms of medical records, e.g.  if someone who has been used the insurance card from a third person, dies at last, then the living person will be recorded as dead and the dead one cannot get his dead documentation. Experts are thus calling for a better solution to reduce the misuse of insurance card.

 

出借医保卡活人变“死人” 医保卡乱象何时止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医药卫生网

薄薄一张医保卡,原本是张“救命卡”,现在却成了“公用卡”,还上演了一出“活人变死人”的荒唐剧。这出闹剧引起了网民的关注,也折射出医保卡管理的乱象。

活人变“死人”医保卡乱象何其多

在上海市某三级医院住院治疗的许某,因肝癌病情加重,医治无效死亡。在家人为其办理死亡证明时,却遇到了麻烦,因为许某住院登记时用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上海市参保人员沈某的名字。病历上记录的是沈某死亡,许某家属却要求院方出具许某的死亡证明。

医生根据相关规定,拒绝了家属的要求。家属不得不承认许某为贪图少付医疗费用,借用了沈某的医保卡住院治疗。同时,沈某则因出借医保卡给他人使用,转眼 间变成一个“死人”。为拿到死亡证明,许某家属只好到医保管理部门,请求更改医保就医记录,将沈某从“死人”变成活人。

上海市医保监督检查所在查实有关情况后,责令沈某退回因出借医保卡被冒用的医保基金3543元,并对其给予了行政罚款1000元。同时告诫相关医院,加强对就医参保人的医保卡信息核对工作,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事实上,由于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医保违法违规案件层出不穷,医保基金屡屡遭遇“蚕食”。今年1-4月,上海市医保监管部门与公安等部门联合,已先后查 处医保违规违法案件达1336件,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个人贪小利、好心或不知情出借医保卡,个人伪造医疗报销凭证,医疗机构及医师伪造凭证,医师贪利违规 操作等方面。

上海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保卡是参保人员的就医凭证,也是医疗费用结算凭证。冒用他人医保卡,不仅会造成医保基金的损失,也干扰了参保人员的正常就医,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利益。

医保卡诈骗“三方”构成利益链

记者调查发现,在医保卡诈骗案件中,参保人员、黄牛、医院各得其利,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

处于利益链源头的是参保人员。“医保卡公用现象很常见。”上海一家药店的收银员告诉记者,三代人合用一张医保卡、保姆用主人家的医保卡、亲戚朋友间借用医保卡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有人把医保卡当成“人情”送于他人,或者租给黄牛党。

黄牛则是这条利益链的第二环。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的法官肖波曾审理过多起医保诈骗案,他介绍说,不少黄牛往往采用小恩小惠,或按次或按月付费的方式,从参保人员那里收集多张医保卡,到多家定点医院通过代配药的方式大肆开药,再低价转卖给药贩子牟利,骗取医保基金。

在他审理的一起案件中,黄牛傅某于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通过“运作”44张医保卡,骗取医保基金近50万元,目前已被浦东新区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罚金2万元。

而与黄牛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医院正是这条利益链的末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医生完全无视诊疗常规和医保门诊就医管理规定,对持多张医保卡就医开药的异常 行为视而不见,在本应记录诊疗情况的就医记录册上未写一字,为黄牛骗保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在这起医保诈骗案中,傅某就曾一次持10张医保卡到某位医生 处开药,从挂号到结算竟不超过2分钟。

此外,“假出院”也是典型的医院伪造病史记录结算医保费用的违规行为。上海市医保管理部门表示,某些医院擅自为尚未出院的参保病人办理虚假出院手续,并将其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冒用其亲属医保卡和伪造住院病史的方式进行结算以谋取利益。

斩断“利益链”需打“组合拳”

医保基金作为一项公共基金,关系到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那么,如何斩断医保卡诈骗“利益链”?如何对医院及医务人员实行有效监管?在强监管下如何兼 顾参保人员看病的便利性?专家建议,从近期看,应从三方面入手加大监管力度以斩断利益链,从长期看,则要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保障水 平。

一、规范门急诊就医管理,应对处方用药、门诊委托代配药、就医记录册管理等问题进行规范,要求定点医院在参保人员挂号、就诊等环节应当严格核验“一卡一册”(医保卡和就医记录册)。对代为他人配药的,定点医院要按代配药制度进行登记。

二、为就医次数和就医费用设计科学便民的网上监控系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梁鸿表示,让医生对病人逐个核对身份证不太现实,也会大大增加病人的就医时间,应建立科学的医保信息系统,对不正常的医保卡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比如在限定时间内超过某次数上限,或者就医费用超过某额度,就对该账号进行停用和审查。而在上限次数和额度的设定上要经过反复研究,上限太高,不利于保障医保资金安全,太低则会影响参保者使用医保卡的便利性。”梁鸿表示。

据悉,上海市医保监管部门已形成对参保人员就医行为进行网上实时监控、定期锁定调查对象重点审核和宣传预防教育相结合的系统管理模式,对认定有违规行为的参保人员,按规定作出行政处理,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最急迫和重要的是建立医疗保险诚信监控机制。”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犇表示,在医保改革中,一方面要建立参保人诚信监控体系,另一方面要 制定包括执业医师、药师在内的医保信用管理制度。“对于严重违反医保管理规定的人员,将其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增加违规人员的违规成本,从而促使大家自 觉遵守医保规定,维护医保基金利益。”王大犇说。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医保诈骗案也折射出我国目前医疗保障水平不足等问题。对此,梁鸿表示,近年来我国在医保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保障水平仍相对较低,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要进一步“提质扩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华社上海8月8日电)

Pilot Program of DRG-based Reimbursement Starts in Beijing

May 31st, 2011 | by

Six public hospitals in Beijing city, including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The Third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Friendship Hospital, Chaoyang Hospital and Xuanwu Hospital, are taking part in a trial project regarding reimbursement based on DRG system. DRG (Diagnosis-related group) is a system to classify hospital cases into several categories. In the trail program, patients get different reimbursement rate based on which category their diagnoses belong.

北京试点按病种付费 医院绩效考核是关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我们发现,在目前已经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国家,确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毛羽说,“在北美地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医保支出增长过快,而在欧洲地区的问题则是,预约等待的时间过长。”“鉴于此,我们的按病种付费制度绝不是照搬国外的经验,而且为了避免弯路的出现,推行按病种付费的关键是改革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 毛羽说。

新医改进入第三年,亟需在改革攻坚上取得新的突破。

“北京市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很快将正式启动。”5月18日,在北京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透露了这一信息。

按病种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简称DRGs)目前是国际上公认的控制医疗费用的方式之一,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今年4月初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这一付费制度改革。

北京市对此研究已有数年之久,实行按病种付费改革相对其它地区而言条件也更为充分。毛羽表示,推行按病种付费改革,避免弯路出现的关键是医院绩效考核机制的改革。

从按项目到按病种

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是新医改的目标之一。药占比重过高、重复检查、过度服务等现象是造成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而目前普遍实行的按项目付费方式则是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

实行按项目付费,意味着增加患者的检查项目、药物剂量等可以增加医院和医生的收益。而医保部门是事后结算,很难起到对医疗机构在收费方面的监督作用。

按病种付费则是一种打包付费制度,医保部门可以设定疾病的付费标准,一旦诊疗费用超过了医保部门设定的标准,医院自身将承担额外的费用。

但这种付费方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医院减少必要的服务项目而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毛羽表示,医院需要进行的必要准备是建立临床路径的监管体系。

由于处在起步阶段,应用于临床路径的疾病是诊疗手段清晰、治疗效果明确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改委和卫生部遴选了104个病种,供各地开展按病种收费方式改革试点时参考。

另外,施行临床路径,带有强制性的操作程序使医生的工作量大为增加,如何监督成为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先期的探索中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建立学习型临床路径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将整个工作流程信息化;另一方面,在诊疗事前、事中、事后设立了88个质控点,对医生进行监督。

改革绩效考核方式

实行临床路径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医生给患者提供的医药服务内容,以此来控制医疗费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制度仍然存在问题。

一方面,医院可能会诱导患者住院,或者通过分次诊疗的办法来获取不当利益。这种制度将极大减少医生因提供医疗服务所获得收益,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医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调动医生的积极性。

“我们发现,在目前已经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国家,确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毛羽说,“在北美地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医保支出增长过快,而在欧洲地区的问题则是,预约等待的时间过长。”

“鉴于此,我们的按病种付费制度绝不是照搬国外的经验,而且为了避免弯路的出现,推行按病种付费的关键是改革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毛羽说。

在这方面,北京市按病种付费试点之一的北大人民医院已经进行了相应改革探索。

北大人民医院的改革思路是,逐步试行与收支结余脱钩的绩效奖励措施,消除因逐利行为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长或质量下降;鼓励科室收治疑难重症患者,体现大学附属医院的价值,发挥三级医院应有的作用;同时缩短各类检查预约时间,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毛羽表示,北京市确定首批按病种付费的是六家公立医院,包括北大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宣武医院等。(刘涌)
(责任编辑:肖贺)

Sichuan Hospitals Committed Insurance Fraud by Overtreatment

March 25th, 2011 | by

2011-03-25

CCTV exposed that some hospitals in Sichuan Province committed medical insurance fraud by extending unneccessary inpatient treatments, for the longer the patients stay in hospital, the more reimbursement they can get from the medical insurance center.

四川宜宾部分医院弄虚作假 骗取国家医保基金

焦点访谈视频
http://news.hxyjw.com/news/1007887/

演播室主持人 张羽:医保是国家为百姓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救命钱,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安全。然而有人却打起了医保基金的主意,想方设法钻空子,套取 医保基金。前不久,《焦点访谈》栏目接到群众的举报,反映他们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着弄虚作假、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记者进行了调查。

解说:黄俊国老人家住在宜宾市马鞍石社区,由于有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他经常要在家附近的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住院治疗。在老人家里,记者看到了一张马 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出具的住院费用结算单。结算单显示,老人曾经于2010年元月14日到元月22日在这个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住院治疗。

黄军国 宜宾市马鞍石社区居民: 我实际上只住了8天。

解说:结算单上清楚的写着,黄俊国老人这次共在这家社区医院住院8天,医保统筹部分支付998.3元。按照规定,病人住院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中,自费部分由病人支付给医院,统筹部分由医保部门支付给医院。

根据这张结算单,医保局向医院拨付的应该是统筹部分的998.3元。那实际上,黄俊国这次住院,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到底从医保局拿到了多少钱呢?

在宜宾市,医保局记者找到了当时黄俊国的住院报销记录。

宜宾市医保局:2010年有。

记者:元月14日到元月31日,是吧?

宜宾市医保局:对。

记者:然后医院报的是?

宜宾市医保局:医院申报的是2510元,我们拨了2202元。

解说:明明住院的时间是8天,但上报到医保局却变成了17天。明明应该结算的医保金只有998.3元,但实际上医院却从医保局拿走了2202元,比实际开销高出了一倍还多。

记者:已经拨付给医院了?

宜宾市医保局:拨给医院了。

解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找到了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面对记者的采访,两位负责人一再表示,他们的医院是一家讲诚信、讲信誉的医院。

沈庆泉 四川省宜宾市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法人代表、院长:

我们医院作为我来说,我们办医院有三个诚信:第一个对病人诚信,没有话说的。第二个是对政府诚信,对政府诚信就是说,我所有的病人是真实的,我不搞假。第三个是对我的职工诚信。

陈敏翼 四川省宜宾市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我们医院的信誉在社保是最好的。

解说:那么,难道这次医保费用被虚报只是一次偶然的工作失误吗?记者在宜宾市医保局抽取了一些曾经在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住过院,医保局已经结算过医保金的病人的相关资料展开了调查。

宜宾市医保局的结算记录显示:一名叫张胜聪的病人从2009年9月1日开始在马鞍石社区医院住院治疗共21天,医保局为此向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支付了 1785元。我们找到了张胜聪,见到了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给病人出具的费用结算单,单子上清楚的显示,这次住院的实际天数是14天,统筹支付部分实际上 是1082.6元。

张胜聪的女儿:相当于多了一个星期,多填7天的差距。

解说:天数被延长了7天,金额被多报了702.4元,比实际费用多报销了65%,多出来的这笔钱自然就进了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腰包。除了像这种虚报天数的现象之外,在调查中记者又发现了别的问题。

这是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申报到医保局的一份医保报销材料,材料上显示:病人李君兰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住院。

袁家强 四川省宜宾市医保局医疗统筹科科长:

她入院时间是2011年1月4日,出院时间是2011年1月18日,共住院14天。

解说:记者找到了李君兰,据她回忆,今年1月份,她的确因为喉咙疼去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看过门诊,但自己并没有住院治疗。

李君兰 宜宾市马鞍石社区居民:

等于就用了4天,输了4天。

记者:输了4天的液?

李君兰:嗯,门诊看的。

记者:门诊看的?没有住院是吧?

李君兰:嗯。

解说:只在门诊输了4天液,就被虚报成住院14天。根据宜宾市医保局的规定,普通门诊费用按30%比例报销,而住院报销费用的比例可以达到85%到90%。把门诊变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了,医院就能从医保局多套取一笔钱。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了第三种不正常的现象。宜宾市医保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4月27日到5月8日,严宏因为急性扁桃体炎,在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住院11天。宜宾市医保局向马鞍石社区卫生服务站拨付了医保金518元。

严宏 宜宾天竹公司职工:反正我没在这儿住过院,绝对应该有问题,这是说老实话。

解说:面对大量的事实,那名信誓旦旦的沈院长才不得不承认了骗取医保的事实。

沈庆泉:延长病人住院时间,有这个情况。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就是(为了)骗取医保。

记者:造假病人骗取医保,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沈庆泉:2007年。